•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國慶節期間,不少消費者都大吃大喝,節后便不太想食用太多油膩的肉類菜品,此時,餐廳若能推出一些素菜,正好能滿足顧客的需求。且菜單上常備一兩款素菜,也能平衡菜單結構,提高一些毛利。

    你的餐廳菜單上,有沒有準備好一兩款素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數款素菜制作,大家看看,有沒有適合你餐廳的?

    來源:東方美食烹飪藝術家 |公眾號:dongfangmeishiprys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今,越來越多的顧客青睞素食,但是要想把素菜做好并不容易,素食與葷食在食材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海鮮、肉葷原料,基本是以新鮮蔬菜、可食用菌類、豆類食材、薯類等為主,這些食材大都不需要腌制,因此烹調素菜有著與葷菜不同的技術要求。

    下面,我們就從焯水、滑油、烹炒三方面跟廚友們分享一些經驗,讓大家做出更美味的健康素菜。

    4類食材,焯水要求大不同

    1.豆類

    毛豆、蠶豆、菜豆、扁豆等豆類食材,烹炒不熟時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所以在烹調前一要焯透,炒熟后方可食用。

    2.薯類

    薯類需先浸泡再焯熟,不宜生食,因為含有毒的苷類物質。例如發芽的土豆含有大量的龍葵素,所以挑選時要格外注意。木薯根中有生氰苷類,未煮熟,食后會發生氰氫酸中毒。

    3.含草酸較多的蔬菜

    例如菠菜、竹筍、茭白等,涼拌也要先用開水焯透,以除去蔬菜中的部分草酸。

    4.菌菇類

    可食用的蘑菇,采用清洗 -浸泡 -焯水后炸制或炒制即可。

    烹調用好4技術

    關鍵1:生炒VS熟炒炒分為兩類,一類是生炒,另一類是熟炒。

    1.生炒,是以不掛糊、不焯水、不滑油的原料為主,先將主料放入熱油鍋中炒至五六成熟,再放入配料(配料易熟的可遲放,不易熟的與主料一起放入),調味后迅速翻炒至斷生即可。比如韭菜、韭黃、豆芽、豆苗、金不換等水分含量比較多的蔬菜,或者是非常易熟的葉類蔬菜,都比較適合采用生炒的方法來烹調。

    2.熟炒是先將原料加工至全熟或半熟,切成塊、絲、片等形狀,再放入有底油的鍋中略炒,依次加入調料、配料或湯汁翻炒均勻后,勾芡或直接翻炒入味。

    關鍵2:爆鍋增香氣爆鍋也叫熗鍋,蔬菜本身多清淡無味,所以炒制時會加入姜片或香料爆鍋,增加香氣。

    關鍵3:勾好芡顏色亮勾芡是一門技術,蔬菜和肉類的勾芡要求不同,蔬菜的芡汁一定要薄,突出菜的清亮爽口,如果芡汁較濃,會蓋過菜的自然顏色,使原料粘連糊嘴,影響成菜的賣相。

    蔬菜類原料炒制后容易出水,所以必須經過勾芡,才能保持“良好狀態”。

    勾芡時要掌握兩點:一是要掌握好勾芡的時間,以清炒廣東菜心為例簡單說一下,菜心炒至八九分熟,下入濕淀粉勾芡為宜,若菜心全部熟透再勾芡,就過了;二是要注意濕淀粉的用量,濕淀粉太多炒出的菜太粘稠,太少則菜肴上桌后容易出湯,所以一般濕淀粉的用量是肉類勾芡的1/3為宜。

    關鍵4:素高湯+料油素菜炒出好滋味的兩個要點,是使用素高湯和復合料油,這兩者可以幫助蔬菜原料釋放出本身的鮮甜味;料油是炒素菜最基礎的調味品,不同的料油可為菜肴增加不同的風味,如松露油、蒜油。

    炒蔬菜6個小妙招

    1.蔬菜應先洗后切,盡量切大塊,切得越細蔬菜中的維生素損失就越多。
    2.烹調蔬菜時,淋濕淀粉勾芡,能鎖住食材水分不流失,而且由于淀粉含谷胱甘肽,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且成菜鮮艷,味道濃厚,質地軟嫩。
    3.蔬菜宜采用旺火快炒,可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4.蔬菜應做到現炒現吃,避免長時間保溫及多次加熱。
    5.烹調豆類或豆制品食材時,需后放鹽,否則蛋白質易凝固,無法吸水膨松,不宜熟透。
    6.凡需要加醋的熱菜,在起鍋前,將醋沿鍋邊淋入最佳。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素食菜式:

    石板釀茄子香兒

    制作:昆明百合天心行政總廚 張傳洲

    創意:

    此菜外形上極似紅燒肉,綿中帶脆,搭配秘制醬料及迷迭香,使菜品層次分明,鮮香并存,回味無窮。

    原料:

    紫茄250克,山藥100克,迷迭香10克。

    調料:

    A料(生抽、白糖各10克,黑胡椒醬15克,蘑菇粉6克,芝麻油3克)

    脆漿糊50克,濕淀粉10克,色拉油1千克。

    制作:

    1.紫茄切成8厘米長的段,改刀成圓柱形狀,中心挖空;山藥切成8厘米長的條,放入茄子內。

    2.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茄子裹勻脆漿糊,放入鍋內炸至色澤金黃取出。

    3.鍋內留底油燒熱,放入迷迭香、A料炒香,倒入清水200克燒開,放入茄子小火煨10分鐘,淋濕淀粉勾薄芡,盛入燒熱的鐵板上即可。

    黑胡椒醬:

    鍋內倒入素高湯100克燒沸,加入黑胡椒粉15克、黑胡椒粒10克、番茄沙司25克、油膏30克,小火慢熬至濃稠即可。

    梅干菜蒸千張肉

    制作:昆明百合天心行政總廚 張傳洲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我選用云南當地冬瓜,肉厚軟糯,嵌入大豆蛋白生炸成形,配以杭州梅干菜、天目山扁尖筍制成的筍干菜打底蒸制,口感細膩綿軟。

    原料:

    冬瓜500克,大豆蛋白100克,洗凈的梅干菜60克,筍干菜30克。

    調料:

    A料(北京醬油80克,五香粉10克)

    B料(素蠔油3克,白砂糖2克,鹽1克)

    蔥花3克,淀粉30克,色拉油1千克。

    制作:

    1.冬瓜去皮,切成1.2厘米厚的片,再改刀成夾刀片;大豆蛋白切成0.5厘米厚的片。

    2.冬瓜片加入A料抹均勻,腌制6分鐘;取一片冬瓜夾一片大豆蛋白,開口處裹勻淀粉。

    3.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加工好的冬瓜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4.鍋內留底油,燒至四成熱時,倒入梅干菜、筍干菜煸炒,加入B料、水100克大火燒沸,小火收緊湯汁后用作底料。

    5.取圓碗一個,將冬瓜整齊重疊擺放,上面鋪上炒好的底料,用保鮮膜封好入蒸箱蒸6分鐘取出,菜肴倒扣入盤中,湯汁收濃澆在菜肴上,蔥花點綴即可。

    黑松露芙蓉糕

    制作:昆明百合天心行政總廚 張傳洲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這款菜以南瓜子為主料蒸制而成,配以麗江新鮮黑松露,口感更加鮮美豐富。

    原料:

    南瓜子仁900克,黑松露片10克,日本小金瓜60克。

    調料:

    鹽、蒸魚豉油各20克,橄欖油30克,草果粉5克。

    制作:

    1.南瓜子仁用打碎機打成粉;小金瓜去皮切片,蒸熟后打成蓉。

    2.南瓜子仁粉、金瓜蓉混合后加入鹽、橄欖油、草果粉拌均勻。

    3.每份90克裝盤,入蒸箱蒸20分鐘取出,淋上蒸魚豉油,將黑松露片擺面上即可。

    關鍵:

    蒸的時間太長會導致表面不夠光滑,蒸制時密封保鮮膜為佳,防止水蒸氣進入。

    軟炸海苔

    制作:靜蓮齋(慈云寺店)主廚 楊平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我把浙江細海苔用軟炸的烹飪手法,菜品口感酥香,健康美味,成本低,是本店桌桌必點的菜肴。

    原料:

    浙江干海苔50克。

    調料:

    A料(面粉200克,生粉、玉米淀粉各15克,吉士粉6克,泡打粉2克)

    椒鹽15克,色拉油1千克。

    制作:

    1.干海苔泡制30分鐘,洗凈控水。

    2.A料加水200克、色拉油10克,調成軟炸糊。

    3.海苔撕成5厘米長段,均勻裹上糊。

    4.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海苔炸至定形撈出,油溫升至六成熱時下入海苔,復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裝盤,配上椒鹽即可。

    關鍵:

    第一次炸海苔油溫不能太高,只需定形,復炸后菜品更加酥香;浙江細海苔不易清洗,要把里面沙子、浮游生物等清洗干凈。

    避風塘野菜丸子

    制作:北京蓮花空間行政總廚張俊龍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這本來是一款農村過年食品,現在我加上避風塘炒制后,無論造型和口感上都大大提高了菜品的檔次。

    原料:

    胡蘿卜120克,野菜碎160克,豆腐泥80克。

    調料:

    A料(鹽1克,蘑菇粉3克,五香粉、十三香各2克)

    蔥末、姜末各5克,鹽4克,紅薯粉、面粉各20克,避風塘料50克,干辣椒6克,豆豉12克,色拉油900克。

    制作:

    1.胡蘿卜刨成細絲,加鹽腌軟,沖水瀝干,加入蔥末、姜末,拌入紅薯粉、面粉、清水15克拌勻,再加入野菜碎、豆腐泥,用A料調味拌勻即成野菜丸子。

    2.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野菜丸炸至金黃色撈出。

    3.鍋內留底油燒熱,放入豆豉、辣椒干煸香,加入避風塘料、野菜丸炒勻,盛入盤內即可。

    避風塘料:

    鍋內倒入色拉油3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蓉80克,炸至微黃撈出,用吸油紙吸干油脂,加入烤好的面包糠100克,大蒜粉40克,白糖10克,蘑菇粉20克拌勻即可。

    避風塘漁家山藥

    制作:慈香居主廚 徐磊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山藥拍粉炸至金黃,外酥里嫩,加入了黑胡椒碎煸炒,區別于傳統避風塘菜品,口感更有層次,回味無窮。

    原料:

    鐵棍山藥300克,香芹段50克,青、紅椒粒各8克。

    調料:

    A料(豆豉10克,鹽、蘑菇粉各3克,黑胡椒碎6克,干辣椒段、白糖各4克)

    姜片5克,淀粉20克,色拉油1千克。

    制作:

    1.山藥去皮,切滾刀塊,拍干淀粉。

    2.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山藥炸至金黃色撈出。

    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姜片爆香,放入A料炒香,倒入原料,大火快速翻炒出鍋即可。

    關鍵:

    此菜油溫很關鍵,油溫太低山藥容易浸油,太高炸不透就上色;山藥不用焯水,拍干淀粉直接炸口感會更酥香。

    翡翠瓜香

    制作:自然林素食坊首席研發師 文光輝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我用冬瓜釀入鮮菌菇餡,加入自制素湯小火蒸制成菜,入口即化、開胃健脾、菌香濃郁,點擊率超高。

    原料:

    A料(香菇80克,白玉菇50克,蟹味菇40克)

    冬瓜300克,小油菜80克。

    調料:

    B料(鹽1克,蘑菇粉2克)

    濕淀粉15克,自制素湯300克。

    制作:

    1.將冬瓜去皮,修成正方形,用剪刀在冬瓜中間戳兩個孔。

    2.A料洗凈去根后焯水,剁碎后加入B料調味,順時針攪拌均勻后釀入冬瓜孔中;剩余的菌餡加入濕淀粉8克汆成菌香丸子。

    3.將加工好的冬瓜、菌香丸子,加入自制素湯一起上籠蒸20分鐘,取出裝盤。

    4.小油菜焯水圍邊,原汁勾濕淀粉7克淋在冬瓜上即可。

    自制素湯:

    鍋內倒入菜子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下入姜片20克,炸至金黃色,倒入2千克水,依次下入黃豆芽300克,胡蘿卜片200克,芹菜段50克,泡好的香菇、海帶各40克,老豆腐250克,大火燒沸,小火熬制1小時關火,濾除殘渣即可。

    蟲草花燜地參

    制作:北京素直(南倉店)主廚 李樹山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此菜為象形養生素菜,白蘿卜修成人參形狀,與蟲草花搭配,無論從色調搭配還是營養上都可稱作一款養生菜品,成本低廉,在我們店銷量很好。

    原料:

    白蘿卜500克,蟲草花15克,花旗參8克。

    調料:

    A料(素蠔油8克,鹽、蘑菇粉各2克,南乳汁10克)

    姜片5克,色拉油10克。

    制作:

    1.白蘿卜刻成人參形狀;蟲草花、花旗參泡水。

    2.鍋內加入500克水燒沸,倒入白蘿卜煮20分鐘撈出。

    3.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姜片煸香,加入A料、水200克燒沸,倒入加工好的白蘿卜,小火煨5分鐘,放入蟲草花、花旗參,自然收汁出鍋即可。

    雜糧豌豆尖

    制作:靜蓮齋(慈云寺店)主廚 楊平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我將蔬菜與小米粥搭配,豌豆尖的脆爽、小米粥的軟糯相融合;蔬菜與雜糧碰出火花,讓人食欲大增。

    原料:

    豌豆尖250克,小米50克,鮮松茸菌40克。

    調料:

    A料(南瓜汁40克,鹽2克,蘑菇粉3克),色拉油30克。

    制作:

    1.小米加入清水500克小火煮30分鐘熬制成小米粥后,離火。

    2.豌豆尖擇洗干凈,焯水,放入容器內墊底;松茸菌切片。

    3.鍋內倒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將松茸菌放入鍋內煎至金黃色取出。

    4.小米粥加入A料調味,攪拌均勻小火熬香澆在豌豆尖上,煎香的松茸菌片擺上面即可。

    香菇賽烏龍

    制作:不二禪院茶藝餐廳總廚 劉彥波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香菇是大眾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一般都是清炒或加入肉類原料燉制,但此菜我將香菇炸香后烹炒,外形極似黃鱔,因此又名響油鱔條。

    原料:

    干香菇50克,彩椒條6克。

    調料:

    A料(素蠔油3克,東古醬油、蘑菇粉、白糖各2克)

    干淀粉30克,濕淀粉15克,大豆油1千克。

    制作:

    1.干香菇泡發半小時,用流水沖去泥沙,去根后用剪刀剪成條,拍干淀粉抓勻。

    2.鍋內放入大豆油,燒至四成熱時,入香菇炸至金黃色,再下入彩椒滑油,一并撈出。

    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A料加水15克燒熱,再下入香菇、彩椒翻炒均勻,用濕淀粉勾薄芡,起鍋裝盤即可。

    關鍵:

    香菇的選購最好是福建產地為佳,這個地區的香菇味道更加濃郁、厚度適中。炸香菇時油溫不能太高,炸的太干沒有水分影響口感。

    菌汁煎松茸

    制作:北京素直(麗都店)主廚 常文光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創意:

    我把松茸菌用煎的烹調方法,搭配蘆筍的清香及秘制的菌汁調味,體現出食材的原汁原味。

    原料:

    云南野生松茸250克,青豆30克,削皮的蘆筍20克。

    調料:

    A料(菌菇汁1克,紅燒素肉醬、素燒汁、草菇老抽各2克,熟白芝麻5克)

    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

    制作:

    1.青豆、蘆筍分別焯水。

    2.松茸切成0.5厘米厚的片,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煎至金黃色;A料調勻做成菌汁。

    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松茸片翻炒,淋做好的菌汁翻勻出鍋,用鋼圈擺出造型,蘆筍、青豆裝飾即可。

    2021年《烹飪藝術家》開始訂閱

    只需360元

    可得5558元+大禮包!

    最超值的優惠你值得擁有!

    現在預訂,即刻擁有:1.最高價值378元的圖書;2.價值5000元的學習券;3.精選圖書優惠購;4.免費獲得《中華餐飲捧手禮》掛圖……至少享5558元超值大禮,全年最優惠,千萬千萬不要錯過!

    2021年《烹飪藝術家》

    掃碼直接訂閱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節后調整餐廳菜單,一定要安排幾款素菜!

    基礎套餐360元掃碼直接訂閱

    選擇贈品和其他套餐 請聯系

    電話/微信:18901061720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191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9日 12:30
    下一篇 2020年10月9日 13:3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