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收徒第四期可以預約報名了,社群里的老板可以私信跟老陳預約報名。學習產品技術和運營模式,跟老陳開一家小而美的甜品店。
這段時間,社群里有兩位老板分享了他們出攤的經歷,看看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收獲了什么:
不要我認為,顧客也一樣認為
從擺攤到現在已經五天了,擺攤三天,休息兩天,說說自己的感受與體會。
第一,車子太大。因為是擺攤,三輪車是必不可少的。買三輪車如果拿不定主意,個人建議買小一號。小了可以通過點焊改裝,加長加高都可以。
第二,同行做的好,不要以為你剛開始也不會差。做之前觀察過同行幾天,他們每天可以掙到五百左右。他師傅在這里做了一年多,現在不做了,把技術和車子都給他了。我的味道比他好,東西比他多,認為第一天掙二百多沒什么問題。誰知第一天只賣了十份,其中有五份是別的攤主為了嘗鮮買的(這里提示一下剛開始擺攤的老板,其他攤主來嘗鮮,可以客套客套說不要錢,最后只收成本價就可以了)。
第三,對調料把握不到位。第一天偏苦,第二天偏咸,第三天偏甜。第四天調好醬嘗嘗,有點油膩,果斷不出攤。買了個精確到克的電子秤,做好筆記。然后找人過來嘗嘗味道,最好每次做好,讓同一批人嘗,可以指出與上次的不同。
第四,就是要放下所謂的面子。由于市場管理嚴格,不讓使用喇叭,剛開始做,又不好意思叫賣,錯過了不少客人。
第五,不要有“我以為,別人也這么認為”的想法。我是做花甲的,我想著碗就這么大,隔壁弄了好多配菜,花甲肯定少。而我里面都是花甲,不放配菜。客人來了以后,看看沒有配菜,直接就走掉了。
最后說說我的感受吧!如果沒有餐飲經驗的老板,最好買個秤,每次用多少調料要精確到克,并做好筆記。如果每次味道不一樣,一定要先暫停擺攤,調制好再開始。要不然生意就做死了,以后就很難了。還有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做好頭兩個月賠本的打算。
籌備三個月,依舊手忙腳亂
老陳,你好!連學手藝加準備,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今天早上終于出攤了,感慨萬千呀!最下圖就是我的小攤:
作為一名新手,像什么踩點,進設備,買原料,趕早做產品……這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在這也不多贅述了!說說今天所遇到的問題吧:
一、準備不夠充分。平時自己練手,小批量地做還好,今天突然大批量的做,手忙腳亂的,三點起床,準備5:30出攤,最后拖到6:10才出門。因為時間趕,所以用來擺豆漿的桌子忘記拿了,最后豆漿擠在那么小的操作臺上,連收款碼和活動海報都遮住了,很不方便!豆漿桶也沒有用繩子固定住,導致在推車的路上掉了,灑了很多!
二、備料過多了。其實自己也知道第一次出攤,產品盡可能的往少了準備,可當自己在準備材料的時候,腦袋一熱,想著今天要賣多少個糯米飯、送多少杯豆漿,然后賺多少錢,所以最后下意識的多加了幾斤米,后面收攤還剩了一大半,愁死了!這就好比老陳說的,我這是思維就是屁股決定腦袋,把自己腦海中的需求當成顧客的實際需求!
三、過于理想化。本以為,只要把產品弄出來,弄好,就一定會有市場,就會有錢賺;只要把一個新鮮東西放在一個空白市場,就一定能吸引到人流。可是,現實完全不是這樣子的。經過今天這一出,我才發現,現在甚至是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所做的,其實也就是把這門生意各個零部件做了一個簡單的拼接,完全沒有系統化的運營思維。想問題過于簡單了,市場調研也過于隨意,行動起來更是過于粗糙!
四、活動幾乎沒效果。有加微信好友送豆漿和現場拍照集贊10個送明天豆漿兩個活動。一看沒效果,最后干脆說買糯米飯送豆漿,效果還是很差!還有就是,因為桌子沒帶,所以活動廣告也被豆漿遮住了! 今天回來,算了下,不包人工,光原材料成本就有85,加上水電氣,支出成本起碼也得100,而自己今天總共進賬也只有57元(10個糯米飯,13杯豆漿),慘的可憐!
老陳收徒第四期可以預約報名了,社群里的老板可以私信跟老陳預約報名。學習產品技術和運營模式,跟老陳開一家小而美的甜品店。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學頂層設計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可以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10000多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