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牛排變得街頭,不再高雅。。。 | 開店筆記

    前段時間,有位老板在社群里分享了她看到的一家街頭牛排店:

    今天在一條小吃街吃東西,一排六家店,前面五家的生意都很好,分別是烤豬蹄,兔頭,手工冰粉,臭豆腐,酸辣粉。最后一家牛排店老板都無聊到刷起來手機,到現在一個買的人都沒有。牛排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在路邊攤吃的。環境和產品消費場景不一致情況很嚴重。真的很心疼老板,看出來用了心的,宣傳圖片有,喇叭也在喊。感覺如果把主打牛排換成烤牛肉串串這種更適合夜市的品種,應該會好很多。

    我昨天剛好看到了一家街頭牛排,體驗了一把。

    門頭上寫著大大的網紅街頭牛排,看得出來是加盟的一個品牌。我不喜歡網紅這個詞,網紅就意味著來得快去得也快。而我們開店,做生意,都是希望長長久久的。

    點了一個戰斧牛排,68塊,還有小份的52塊,怕吃不飽,點了大份的。這價格稍微超出了我的預期,我開始以為人均40-50塊之間,既然是街頭,價格也應該街頭嘛。

    牛排以前是西餐廳的一道菜,是西餐里的主力產品,這些年有人就把這道菜單獨拿出來開店了,前幾年一般是開在商場里,這一兩年街頭也有了,而且干脆取了個“街頭牛排”更加接地氣的品類名字。被搞快招的加盟公司一盯上,抖音或快手里就會開始炒作起來。

    很多老板會糾結項目的選擇,其實街頭牛排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就是把大店里的某道名菜拿出來單獨開店,開成單品店甚至做成一個單獨品類,比如酸菜魚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前段時間,我還吃過一個外賣,店里主打小炒肉,每份外賣可以搭一個其他的菜,比如番茄炒蛋,比如干煸豆角。小炒肉就是中餐館里的一道名菜,大眾,接受度高。

    等了十分鐘左右,牛排上來了,味道還可以,份量稍微少了點,大份居然沒吃飽。當我拿起刀叉切牛排的的時候,感覺太不和諧了,在西餐廳明明可以很優雅的動作,怎么突然感覺那么土呢。旁邊就是一龍蝦店,門口坐滿了人,而牛排店這邊就我一人,看著他們拿著手套剝龍蝦,感覺好親切啊。

    把原本高大上的東西變得更加接地氣,更加大眾,是一個開拓新項目的思路,估計那些開街頭牛排的老板也是這樣想的:吃個牛排為什么一定要到西餐廳呢,貴啊,而且不方便;街頭吃得到不更好么,便宜也方便。但是,這個邏輯通不通呢?

    這里要思考文章開頭那位老板提的問題:產品和消費場景是不是沖突了。她覺得無論如何是不會到一個路邊攤上吃牛排。中國人吃牛排,一般朋友聚餐吃,高大大氣上檔次;或者帶著一家老小去西餐廳,小孩子吃披薩,薯條,大人可能還加一個披薩,讓家里老人孩子體驗不同國家的食物。把牛排放在街頭賣,你覺得可持續么?

    不過,讓我更加擔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我看街頭牛排店都是開在很接地氣的地方,旁邊一般是小吃店,燒烤店,龍蝦店,快餐店。跟小吃店快餐店價格沒法比,他們價格都是20-30塊,而牛排人均到了50塊了;跟燒烤店龍蝦店社交屬性又沒法比,大家吹牛需要時間,需要酒,需要氣氛,用打叉略顯尷尬。新生的品類總會有各種困境,希望加盟開店的老板都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路,而不是被加盟商忽悠。

    想起了三四年前我經常說的牛排杯,那一兩年很火,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了。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學頂層設計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可以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10000多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24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1日 14:30
    下一篇 2020年8月11日 16: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