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生鮮店如何跟菜市場競爭? | 開店筆記

    社區生鮮店最開始是因為很多小區離菜市場遠,才有了生存空間,為社區的居民提供的不僅僅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更是一種便利性。

    就因為這種便利性,即使店里的蔬菜一般比菜市場要貴得多,顧客也可以接受,而且對價格超級敏感的老頭老太太也會無奈接受。

    但是,如果僅僅把社區生鮮店的存在價值理解為便利性的話,那就把事情簡單化了,而且可能會因為這種不全面的認識失去發現生意的機會,或者開不好一個社區生鮮店。

    因為我住的小區,菜市場就在小區旁邊,走路也就5分鐘,但是有一家生鮮店生意就很不錯。菜市場的蔬菜,品種更豐富,更新鮮,價格更便宜,為什么這家店依然能夠存活,而且存活的不錯?

    讓我留意起這家店是因為我媽也經常從這家店買菜,我很奇怪,對價格這么敏感的老媽怎么突然這么舍得了?她告訴我在這家店只買菜苔,因為他家的菜苔新鮮,嫩,搞活動的時候比菜市場還便宜。

    經常路過,看到里面的購買人群不僅有像我媽一樣老人家,大多是年輕人,而且下班后到晚餐前這段時間是高峰。我自己也買過幾次,菜的品種雖然不多,但是大部分蔬菜經過初選加工,有些甚至洗好打包好,我如果自己做飯,也會選擇這里,而不是菜市場,感覺省掉了很多麻煩。

    所以,一家成功的社區生鮮店,除了提供了便利性之外,離不開做好以下三點:

    1,牢牢把握核心顧客群體需求,社區生鮮店的目標顧客不是去菜市場的阿姨,而是上班一族,這些人晚上下班后回家,希望吃上自己做的飯菜,過上正常的生活,他們很忙,所以很多菜都是加工好,洗好,打包好,就是方便這些人選購,不用洗菜,也節省了做飯的時間。

    因為提供了更加多的服務,價格自然就貴些,而這些人本身在買菜時對價格是非敏感型顧客,才讓老板有足夠的毛利分攤比菜市場更貴的固定成本。

    2,更加靈活的經營方式,不放棄主流的買菜群體。這些人對價格敏感,老板會經常利用一款產品特價,吸引阿姨們的目光,比如我媽經常買的菜苔,就是屬于他們的引流產品,有人氣了,會帶動店里其他產品的銷售,比如廚房調味品,引流產品也許不賺錢,但是對于調味品是有無差別的需求,在哪里買都一樣。

    對非目標顧客的策略是,利用蔬菜引流,帶動其他標準商品的銷售。

    3,要更加精致,無論是蔬菜本身,包裝,裝修環境和服務態度,都要往高處走,而不是向菜市場看齊,不跟菜市場比蔬菜的數量,而是強調每種蔬菜的精挑細選,不比價格,而是承諾蔬菜的無公害,只有這樣,才能讓忙碌的而又注重生活品質的上班族產生信賴。

    雖然菜市場便宜,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去菜市場,有些人會說這些人懶,有些人卻看到了機會。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89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28日 16:19
    下一篇 2018年10月28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