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說到了目標顧客,有老板在文章下面留言說:
“目標顧客不適合每個類別的生意, 每個類型的門店, 像自助餐還有我開的包子店, 都有老中青小幼的常客 ,我想套用目標顧客這個慨念進來做改變就一頭茫然了, 不知道從哪里改變, 您說我中低端包子店怎樣做目標顧客定位呢?”
這位老板覺得有些生意無所謂目標顧客,或者覺得大家都是自己的顧客,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任何生意都只能服務一部分人。雖然有些店做的是大眾的生意,但是這個大眾是針對“小眾生意”而言的,并不是指所有人的意思。就比如上面這位老板說自己的店是“中低端”包子店,其實就排斥了高端早餐消費群體,前者講究的是吃飽,實惠,后者講究的是精致,營養,科學。
劃分目標顧客不應該簡單的按年齡或者按照性別來分,還要結合其他的影響消費決策的一些因素來區分,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有:
收入水平:畢竟消費就要掏錢,這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假如你的早餐店開在一個富人區,需求彈性就很小,單價10塊和20塊對顧客來說可能區別不大,甚至價格越貴,越能贏得他們的信任,他們會覺得你的用料肯定比別家好,更安全和健康,而收入水平低的人你漲5毛錢就跑光了,罵你是奸商老板。這種區別會直接導致你的宣傳策略不一樣。
教育水平:不同的教育水平對周圍事物的認識是不一樣的,而且相差非常巨大,體現出來就是消費意識和消費習慣,消費審美不一樣。在東莞的工廠附近和在上海的陸家嘴開早餐店,無論是產品的選擇,價格的制定,店面裝修,衛生要求,接待方式,宣傳手法都是需要不一樣。
職業:工作不一樣會導致工作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一樣,滿足他們的方式也不一樣。比如我見過一個奶茶店有一款含酒精的飲料賣得很好,我問為什么?老板說他的生意很多都來自后面小區的租戶,而租戶都是附近夜場上班的小姐們,這些人很多都有酗酒的習慣,對有酒精的飲料也挺喜歡。但是假如你的店開在一個飄著書香氣的校園里,這個飲料酒賣不動了。
對生活的態度:有些人天生講究,有些人生活隨意,有些人在乎內在的質量,有些人對外觀設計吹毛求疵,不同的生活態度,自然對商家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樣,你不可能同時滿足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購買的動機:顧客購買你的東西是為了什么?是為了體驗新鮮,還是貪圖便宜,是因為便利,還是為了炫耀,或著只是想找個長期消費的地方。有心理學家統計過,消費者購買東西無非是下面五種動機:求實、求廉、求新、求美、求名、求安,基本上概括了消費者購買決策動機。
我認為,如果你能認認真真觀察店里的顧客一段時間,再按照上面的幾條標準描繪你的顧客,顧客肖像就出來了。
觀察顧客是為了明晰他們的需求,更好的滿足他們。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