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實體店很難離開網絡,而且會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所以一個實體店的人流量肯定是 線下人流量+線上人流量的總和。選址對于人流量的考慮,也會是老板對于線上人流量和線下人流量的不同比例分配的考慮。
先看看我店里的購買的線上人流量。
可以看到,我一個月從餓了么平臺購買了475次人次的點擊,花了121塊,這個數字是很小的。在大城市,競爭激烈的城市,一個店的這個費用可能是我的100倍。費用高出很多會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競爭激烈,單次點擊可能是1塊-5塊,甚至更貴.而我只要0.3毛一次。
第二是點擊人數會大幅增加,外賣需求旺盛的地方尤其如此。
第三是模式要求,有些店面是專門做外賣的,會有意擴大這個費用,因為這
個費用越高,說明流量越大,營業額也一般越高。
我的店主要依靠線下人流量,外賣只占營業額的15%。而且我會有意控制外賣的比例,因為線上的價格跟線下的價格一樣,并沒有區別對待,所以利潤率會低很多,如果外賣比例增加會降低整個店的盈利能力。
下午群里有人提到了專做外賣的店是否可行,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已經有這樣店或者品牌存在了,一個你壓根找不到地方的店,網上月銷量動輒10000單以上,非常活躍,顧客認可度也非常高。這種只做外賣的店是一種極端的例子,就是0%線下流量+100%線上流量。有些傳統店,特別是老板年紀比較大的店面基本為100%線下流量+0%線上流量。大部分店是介于兩者之間。
選址的考慮,就在于這兩個比例的考慮。
線上流量,除了比較流行的流量排名,還有什么?一般還有:
1,第三方平臺的其他流量購買方式,其實就是各種活動,比如滿減,比如分類排名,Banner , 首頁廣告等等
2,社交媒體的軟文推廣,比較流行的微信公眾號推廣,喜茶為什么火,微信公眾號關于喜茶的文章滿天飛。
3,自建平臺,自建社群,利用社交媒體留著粉絲,比如微信,微博等等
我認為,線上線下無所謂誰好誰壞,因為單純的任何一種流量模式都有很多失敗的案例,也有很多成功案例。而且我認為,任何一種流量模式付出的努都一樣,甚至總體成本也一樣。
比如純外賣模式,雖然不用承擔昂貴的線下流量費(房租)和轉讓費,或者裝修費,但是有三大弊端:
第一,宣傳和推廣成本很高。線上流量越來越貴。有時很無奈的。
第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特別是人工成本增加導致配送成本更高。更無奈。
第三,顧客體驗差很遠。
但是不同流量模式有適不適合之說,考慮三個方面:
第一,你的資源和能力。如果你擅長網上推廣,擅長玩轉互聯網的各種套路,那么低線下流量+高線上流量模式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你的資金和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沒錢找旺鋪,沒錢購買線下流量,那么
其成本起步的低線下流量+高線上流量模式也是一種選擇。
第三,看產品形態,有些東西是不適合網上的,要考慮后面的運營效率是否
合算,是否會影響顧客體驗。
關于“開店學習社群”
在開店學習社群,我們要用一年的時間見證一個小而美的店怎么做起來的,里面我的分享是系統的,深入的并且跟案例結合的,最終目的是“用頂層設計開店法” 開出一家 “小而美”店。結合我的新店,我會全程直播總結開店的全過程。
里面除了我的分享 ,還有各行各業老板的相互交流學習。期待您的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