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餐飲行業遭受巨大沖擊,前有西北董事長賈國龍說抗不過3個月,后有木屋燒烤創始人隋政軍說“活下去比做英雄更重要”,餐飲人有多難受我就不過多闡述了。
就在這幾天,多個城市發出限令,禁止餐飲經營堂食,連經歷過非典有豐富經驗的麥當勞、肯德基也得乖乖“束手就擒”。
(廣州停業通知)
開業遙遙無期,每天刷公眾號都爆出有餐廳扛不住,傳言中的免租實際也只免把那個月,管理費還不能免,實際算下來只免了1/3,不過也不能怪房東,再怎么說個個都有壓力,不免是本分,免是情分。
可以開業之后,其實還有一件讓你頭疼的事
14天的封鎖期過后,疫情情況好的話餐飲還可以照常營業,但是有一個因素可能還會影響你正常開業的,你不得不提前準備,那就是口罩、消毒液等防護消毒用品。
據南方都市報記者報道,深圳宴慧舒食目前口罩庫存僅剩百余個,目前聯系了很多渠道但還沒著落,餐廳負責人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樂凱撒全國132個門店在還未強制關停前還正常運轉,員工一千余人,每天固定消耗2000個口罩以上,一萬個口罩只能撐不到1周。樂凱撒特此成立了戰時戰略物資小組,由于長期采購國外食材,嘗試通過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尋找口罩資源,結果還是不理想。
擁有3個品牌合計8家分店的錢塘潮、湘見、錢塘小館的餐飲人李娜表示,口罩采購從3塊/個漲到10塊以上。“而且現在市面上的口罩來源,沒有固定渠道,真假難辨,很難買到大量的口罩。”她說,也曾經被騙子騙過,打了款但是拿不到口罩。
不僅餐廳,南都記者走訪了幾家深圳的購物廣場,物業方紛紛表示“嚴重缺貨!”
這段時間,還時不時聽到傳聞,說企業有大量口罩被強制征用,有的還說口罩廠門口有警察叔叔把守,口罩一個難求。面試對物資緊缺,餐飲作為人流量最為密集的服務行業之一,要開業經營口罩是必不可缺的用品。
不僅口罩,關于設施物資這一個復工基礎,還有紅外體溫探測儀、棉花、消毒水等…..
口罩將成餐飲復工的第一個難題,那為什么會缺貨?
1、春節期間,企業放假,口罩廠家庫存本來就不多。
2、緊急復工也在疫情管控下進行安全生產,根據口罩生產流程,生產符合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要7-14天。
3、多處快遞業未復工,多地封城,導致上游的原材料運不出去造成原材料急缺的現象。
(新聞截圖) 1、現在由于口罩生產難,中間商貨源少,拿貨價越來越高,很多流通商就算有貨也不敢拿。 2、社會上收回來的口罩也不敢確認是否符合衛生標準的來源,就算確定了來源,也不敢加價賣,就有一則新聞“藥店0.6元進貨售1元被封”,導致中間商有貨也不敢賣。
那么面對一切都是未知數,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西貝一篇現金流撐不過2個月的文章刷遍網絡后,將進店就餐業務轉化為外賣業務,并表示將持續為武漢一線人員提供愛心餐,成餐飲營銷新典范。
蜀大俠、望湘園、57度湘、茶顏悅色等多家餐飲企業的500多名伙伴也將加入盒馬,聯合“上班”,進行外賣分裝打包等業務,并肩戰“疫”。
海底撈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倡議,為自家員工制定學習課表,不斷加強內部訓練。
02年非典的那場戰役,有的人扛過了、有的人一蹶不振。
我們要學會自救,經濟是人撐起來的,此刻更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作為一個餐飲老板,你不僅僅是自己,你還承擔著員工和背后的家庭。這一份責任感,將它轉化為你的內在動力,利用此刻進行修煉內功。
作為中小型餐飲,應該怎么辦?
目前疫情有3種廣泛的說法:
1、最好的結果是1個月內,全部病人痊愈,全國疫情得到控制,3月份左右平復。 2、平穩的結果是維持現有疫情狀態,持續膠著,通過國家的有力監控,不會再擴大持續蔓延下去。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待。等待經濟恢復正常的一天。這個時間會維持半年,甚至一年之久。 3、最差的結果是,疫情嚴重擴大化,影響全球經濟。
根據目前的情況判斷,現在屬于第二種,這場戰役,可能到四月、五月,四月控制,但要恢復人們正常的消費還需要1~2個月的心理修復期,所以可能還得到5月份才會好轉。
雖然國家出臺政策提倡免租或者減租政策,但是很多街鋪是通過二手房東租賃的,即使房東免租,中小企業爭取非常困難。就算是免租,也只是免7~15天的租金,管理費不包含在內,很多被免租的商戶表示,最后只減去了不到1/2,不過面對疫情,還是得給愿意免租的房東點贊,再怎么說不減是本分,減是情分。
有集團背書的大餐飲,能夠通過信譽得到銀行的借貸,小餐館、夫妻店成本可控,最尷尬的是中型餐飲,成本過高,實力有限。
能扛的,則繼續扛,扛不住,就趁早撤退。
面對抗風險能力較差的餐廳,不行就撤,這聽起來很殘酷,但及時止損是為了有繼續在場上打牌的機會,無論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留后路,等待機會翻盤,比礙于面子死扛更重要!
(100+連鎖烘焙品牌“多樂之時”廣東市場全面關停)
如果盤算資金后還能扛,那就多扛一會,這是一個剩者為王的時代。浴火會帶來重生,過去環境太好不一定是好事,危機能讓人成長!
先明確告訴你:外賣這條路,道阻且長!
很多人愁實體店沒法營業,租金照給場地租金照付,不如做外賣。認為,現在大家在家沒法出去,一定會點外賣,于是紛紛入局外賣市場。關于這個觀點,我持不一樣的看法。
外賣看起來雖好,實際并非那么好。就在昨天有客戶私信我,說目前外賣做了1周,每天才十多個訂單。接下去要告訴你一個赤裸裸的事實:
在吳曉波頻道的公眾號,做了一次民意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疫情期間,選擇外賣的也只有2%!
(吳曉波頻道公眾號截圖)
所以一天十幾個訂單其實很正常,因為很多人還不了解外賣的底層邏輯是什么。關于外賣這件事,我不建議大家盲目沖進去做,得想好,認真布局再動,否則會步入“越做越錯”的漩渦。
還有一個事實:各大餐飲巨頭都紛紛入局外賣。大品牌進入外賣,一定是重資源投入做外賣,重資源意味著什么?人才+資金傾斜,所帶來什么影響?外賣會越來越難做。
外賣本質是一門運營流量的生意。那在外賣平臺流量怎么來?
流量=權重+推廣
權重的構成有很多方面,今天不細說,主要談談推廣,推廣就是你在平臺花的廣告費用。
為什么我說越來越難做,因為越來越多人做外賣,代表流量越來越稀缺,稀缺意味著貴!美團、餓了么的廣告投放方式是競價排名,即價格高的排在前面。試問,參與的玩家多了,頭部品牌能燒的預算比你多,運營的人比你專業,你如何參與競爭?
很多人還在喊平臺抽點高的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平臺的傭金還不夠給騎手和用戶紅包的補貼,CPC(點擊量收費)、CPM(曝光量收費)、袋鼠店長那些營銷工具才是美團盈利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么說外賣這條路,道阻且長,因為你根本不了解平臺的游戲規則。
其實真正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不斷強大自己,不要著火了才想著在花園里建魚池。
現在市面上各種課程,有名為《自救指南》、《餐企戰疫》、《戰疫突圍》等等,其實說實話,這些課程對大多數人來說實際意義都不大,因為根本沒法落地!
就好比疫情當下,有些企業員工自動發起主動降薪,這不是老板臨時抱佛腳賣慘就行,而是過去他們的企業文化打造得好,老板把員工當回事,自然的現在問題來了,員工也把老板的事當自己的事;很多品牌做外賣爆單,不是一上線自然就爆,而是有大量的人才在后面做支撐;很多線下店堂食沒生意了,賣大盆菜送貨上門賣得如火如荼,不是哪個餐廳做自營外賣就馬上有訂單,而是他們前期做了自己的流量池。
所以,不要輕聽別人在某個領域成功就覺得很容易,每個成功的背后都要付出比別人多10倍的努力。疫情只是一次大考試,這次成績不好不要緊,當下練好內功才是王道。
真正的創業者,從來不會被壓垮。
前段時間在微信群認識一個女老板,她從事食材供應鏈+餐飲實體二十多年,去年接手了一個美食廣場,取名“囧時代”。
第一次溝通后,我極力建議她把囧字換掉,叫“吃貨時代”也比“囧時代”好,原因有兩個:
第一,囧代表一種無奈、郁悶、困窘的意思,而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新潮、好看; 第二,囧這個字由徐崢的囧系列電影帶火的,公開數據都看到了,囧系列的電影賣座一年不如一年,現在還用囧這個次,難免顯得過時。
我們聊了很久,她依然堅持要用“囧時代”這個名字,最后她說了她內心真實想法:“囧”其實講的就是她與陪伴他二十多年先生的故事。
兩個人從云南過來廣州打拼,從一開始的一無所有到如今在廣州擁有6個餐飲品牌和兩個美食廣場,一路以來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從窘境走來,他希望來這里用餐的朋友們,在任何時代下都要以樂觀、豁達、青春的心態去笑迎困難,“大不了從來嘛”她說。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以前,大家都覺得餐飲好做,于是大量熱錢砸向餐飲市場。熟不知餐飲市場竟廝殺得如此激烈。
但凡事沒有絕對,有危機便有轉機。要知道能打敗你的永遠不是外界的因素,而是你自己。
這場疫情的爆發猶如黑天鵝般,時刻警示著餐飲人,只有做好萬全準備才能應對一切突發事件。既然我們無法阻止疫情的發生,那不妨在這段被迫停下前進腳步的時間段里,好好審視自己,調整自身薄弱部分,然后再一起迎接疫情后經濟復蘇的大好時刻!
一個口罩并不能壓垮你,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不夠強大。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三木,由餐飲界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微信號:1662078046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