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千億級美食大考場 有這樣一個說法,廣州是娛樂圈的試金石,很多歌星在內地開演唱會很火爆,但一來廣州可能就會被打回原形。 在廣州不是沒有市場,如果哪個大牌能在廣州受熱捧,那么往往在內地和華語區都能站住腳。 這一點和廣州的餐飲界極其相像。 在廣州,有來自全世界各地口味的餐廳,僅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阿聯酋、土耳其、斯里蘭卡等國家在內的亞洲菜系餐廳,在2018年門店數就超過了4000家,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國第三位。 2016-2019年廣州亞洲餐廳門店數增速更是超過北京和上海,達到63%,覆蓋超過300個亞洲美食品牌。 廣州人什么都吃過,對美味的挑剔也是獨步一方,外來餐飲想在廣州生存下去不是有名氣或價格便宜就行的,要經得起最挑剔的考驗。 廣州就像一個各地餐飲美食的大考場,好的留下,不好的繼續復習備考。 正因為競爭激烈,廣州餐飲反而異常興旺,成為全國首個突破千億的餐飲大都市。 2018年,廣州全市餐飲收入總額達1174.75億元,增長5.8%,占據廣東餐飲總營收近1/3份額; 2019年,廣州餐飲業營業額達到1309.59億元,增長10.6%; 截至2020年6月,全市注冊餐飲企業18萬家,餐廳總數排名全國第三。 嘆美食,現代與傳統的交融 在“吃”這件事上,廣州人從不含糊,十分講究,一個八大菜系之一的“粵菜”稱謂很難真切定義廣州餐飲文化。 僅以廣州獨特的早茶文化為例,從嘆早茶開始,到食宵夜,再到嘆早茶,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餐飲接力,地道的“廣州特色”。 “嘆”是什么意思呢?廣州方言,“享受”的意思,達不到”享受”的餐飲可是很難被認可的。 粵菜廚師中流傳著這樣的祖訓:“有傳統,無正宗。” 廣州的現代餐飲理念誕生于傳統粵菜文化,并從中汲取養分,然后推動著粵菜的進化。 在傳統與現代共同驅動下,在挑剔又精明食客的鞭策中,廣式餐飲始終保持著高效的更新與發展。 許多品牌正是通過繼承、發揚著傳統的粵菜文化,在持續創新中,引領消費潮流。
近幾年,隨著餐飲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競爭愈發激烈。
而廣州餐飲在全國范圍內的發聲,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粵菜,一批新派實力餐飲品牌正在引領消費潮流。
這正得益于廣州餐飲極其具有的開拓性,特別善于發掘傳統地方風味食品和食法,且具備移植改造,持續推陳出新的能力。

創立于2007年的大鴿飯,以乳鴿為主打,將乳鴿這一品類延展出不同的特色口味及制作工藝,在全國范圍內迅速開店17家,將嶺南菜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就在前不久,2020米其林廣州榜單發布,大鴿飯(棠下涌西路店)登榜必比登推介餐廳;
開飯餐廳將傳統與創新基因結合,做成新派時尚的粵菜餐廳。配備資深特技粵菜廚師團隊,做高性價比的“大廚小菜”。以輕商務、輕消費、輕服務的模式,成為時尚粵菜的代表品牌;
創辦于1995年的九毛九集團,旗下擁有包括九毛九、太二、2顆雞蛋煎餅、慫重慶火鍋等不同風格的品牌,從海口的一家小面館做到市值200多億港元的餐飲巨頭,廣州無疑是其發展的轉折點,為其注入了騰飛的基因,提供了任其翱翔的廣闊市場。
其中的太二酸菜魚以創新營銷全國刷屏,掀起了酸菜魚品類在全國的火爆,而“2顆雞蛋煎餅”把一個品類做成了好玩時尚的輕食品牌。
在近幾年,很多人積極打卡的網紅美食背后,都有一個神秘身影,刷屏全國的太二酸菜魚、獅頭牌鹵味研究所、不方便面館…..背后有著一個共同的策劃大咖——亞洲吃面公司。
12月14日-16日,餐飲老板內參“大魚游學·走進廣州”,探秘超強品牌力打造模式。拜訪品牌:九毛九集團、太二酸菜魚、亞洲吃面公司、開飯餐廳、大鴿飯。與品牌創始人、高管相關負責人直面交流分享,深入探討超強品牌力的打造。
↓掃碼報名加入游學↓
原創文章,作者:餐連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