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市場規模將達840.5億元 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還將洗牌多久?

     

    中國人越來越愛喝咖啡了?從數據上看的確如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于世界2%的增速,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840.5億元,隨著速溶咖啡的市場發展速度逐漸減慢,現磨咖啡占據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成熟,人們對咖啡的消費需求從社交性變成了習慣性。”麥當勞中國品牌拓展業務總裁龐琦日前表示,中國消費者對于咖啡的高品質以及性價比的需求,已遠遠超過了對環境和氛圍的需求。

     

    今年市場規模將達840.5億元 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還將洗牌多久?圖源hippopx

    現磨咖啡市場未來可期

    隨著麥當勞日前宣布將重金打造旗下專業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中國內地現磨咖啡市場的火熱程度再次上升至新高度。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表示,麥當勞2022年將達到4500家門店數,新開店大部分會在三線城市,加快下沉速度與布局。“未來3年計劃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4000家麥咖啡提供現磨咖啡。”從連鎖咖啡店到新式茶飲品牌,從快餐業巨頭到零售企業,各路“大軍”都在爭奪咖啡市場。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近日在江蘇昆山正式開工,并宣布將總投資追加至約10.25億元;大有“翻身”趨勢的瑞幸咖啡也在近日上線精品冷萃即溶系列產品(凍干粉),推出的兩款新品,造型像是微縮版的瑞幸“小藍杯”;同為連鎖餐飲的肯德基也與意大利咖啡巨頭Lavazza合資再拓咖啡業務,有數據顯示,肯德基推出自有的現磨咖啡品牌KCoffee線下門店數量已經達到6534家,僅次于瑞幸和星巴克。紛紛加碼咖啡產業,表明巨頭們在今年頗具挑戰的態勢下,對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反彈的能力以及中國未來咖啡市場的潛力,抱持樂觀態度。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中國的咖啡市場已經從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而且到了成長期的中段,消費頻次和消費模式也已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比如麥當勞,依托其品牌效能和規模效應布局中國咖啡市場,一定會讓它在整個門店的流量及營收利潤得到很好的支撐和加持。”作為中國本土咖啡品牌試水者,瑞幸曾在招股書中指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于較低水平,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咖啡人均消費量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去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7.2杯。當時瑞幸以中外對咖啡的需求差異,佐證中國市場對咖啡產品的需求前景廣闊。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認為,通過此前瑞幸快速攻城略地,說明咖啡這一品類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不低,驗證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瑞幸此前對咖啡市場的開墾,使其他企業更加認真看待在中國咖啡市場的成長機會,會去填補瑞幸沒有覆蓋到的空白。”

    細分市場和多元化是方向

    有不少消費者坦言:“價格是首要的考慮因素,根本不關心咖啡企業在中國是否能存活,只在意能不能喝到一杯便宜又好喝的咖啡。”業內一直將星巴克和瑞幸的價格及口味進行對比,星巴克價格偏高,只適合嘗鮮,如果將咖啡作為生活必需品,瑞幸的價格更適合日常飲用。在瑞幸看來,咖啡之所以還沒能在國內成為國民飲品,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太貴了。咖啡消費習慣的培養,最重要的是“便宜”二字。這也是為什么瑞幸“出事”的當天,卻迎來了單日銷售的新高峰,因為太多人擔心自己手上的代金券明天就不能用了。雖然張家茵直言“并沒有把誰看作競爭對手”,但麥咖啡也難逃消費者在性價比方面的比較。在沈萌看來,麥當勞投資麥咖啡的優勢在于不需要另外布局,可在全國幾千家店順利分出區間做麥咖啡,所需投入有限,但難點在于“別人是否認可麥咖啡的品質”,以及其咖啡品牌的號召力能否獲得市場認同。假如做不到這一點,市場對麥咖啡的認知將仍然是“漢堡包的補充品”,將會少有人“為了麥咖啡走進麥當勞”。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這些年中國消費者對于咖啡的產地、味道、烘焙程度甚至果香特色都有一定了解,對口味也有了更加嚴苛的要求,并且在心中也早已對不同的咖啡品牌有了自己的定位。朱丹蓬認為,中國的咖啡市場乃至整個快消品市場,已經裂變為多個不同的消費層次,無論是星巴克、瑞幸還是麥咖啡,他們之間并不是競爭的關系,而是市場補充的關系,無論是高端品牌還是中低端品牌,都會有屬于自己的“粉絲”大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咖啡品牌都受到一輪沖擊。6月,星巴克宣布計劃18個月永久關閉美洲約400家門店,并將本財年計劃開設的新店數量削減一半至300家左右。未來兩年內,還將重組在加拿大的經營業務,包括關閉200家門店。9月,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也啟動關店,目前,COSTA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關店數量約占全國門店10%。連咖啡也在今年忙于關閉門店,不僅忙于融資償還供應商欠款、支付員工的遣散費用,還與中石化旗下的易捷集團合作,在加油站里開上了易捷咖啡店。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為”,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的洗牌還會持續很久,如何在互聯網大環境下持續收割消費者的黏性,或許也是品牌“逐鹿中原”的智慧體現。

    來源:中國食品報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242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3日 02:16
    下一篇 2020年12月3日 04: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