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析】帝都一年內5萬餐廳倒閉,“O2O+智慧餐廳”真是出路嗎?

    經歷2013年、2014年的低迷之后,餐飲業終于在2015年觸底反彈。北京作為在餐飲業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更是迎來開店潮和關店潮并存的局面。

    餐飲業就像是圍城,一大幫創業者在義無反顧地沖進餐飲業,還有一大幫傷心人在毫不猶豫地逃離這個市場。


    北京餐廳:關店數量近5萬家




    近年來,受經濟下滑的壓力及“三公消費”的限制、“三高一低”(高租金、高人力成本、高原料成本、低利潤率)因素的影響,大量餐飲企業紛紛倒閉,在2013年、2014年陷入除“非典”時期以來的最低谷。


    在經歷持續2年的低迷后,2015年的餐飲業開始觸底反彈。國家統計局及行業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餐飲業市場規模達到3.2萬億元,環比增長16%。


    北京餐飲業在2015年打了個翻身仗。北京烹飪協會報告顯示,2015年北京餐飲業全年實現銷售額847億元,扭轉連續2年收入下滑的局面,實現3.3%的正增長。餐飲業占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8.29%。北京烹飪協會會長云程強調,“品牌餐企是中流砥柱,在市場中引領作用更加明顯”。


    北京是國內餐飲業競爭最激烈的戰場之一,想存活下來并非易事。大眾點評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新增餐廳68842家,增幅66.4%;但關閉餐廳也不少,達到49731家,占總量的30.8%,遠超廣州和深圳。


    存活之道:走大眾餐飲之路




    每逢工作日,周邊白領會在午飯時間涌入位于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的京倫飯店,吸引他們的是這里25元一份的快餐,四菜一湯的高性價比足以秒殺任何外賣套餐。這項新舉措每天能為京倫飯店增加2萬元流水。有些曾高高在上的高端餐飲企業,將醬肘子、一元的饅頭作為招攬人氣的法寶。經歷了寒冬的洗禮,餐企已練就一身適應市場的本領,更接地氣的大眾化路徑成為他們的存活之道。


    在消費者更快節奏的需求中,餐企向大眾餐飲轉型的步伐正在加快。統計顯示,2015年北京快餐企業數量增長10.8%,營業收入增長6.8%,均高于3.3%的餐飲業整體收入增長水平。其中,中式快餐企業數量增14.5%,營收增長9.5%。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品類變化中,正餐市場縮水,川菜、咖啡市場趨于飽和,簡餐、小吃、烘焙市場開始擴大,各品類市場分化加劇。


    “市場結構在調整”,餐飲業專家劉達華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北京餐飲企業的新開與關閉節奏符合當前餐飲結構調整,不適合市場需求的餐飲企業將被淘汰。


    物競時移:不做O2O就是等死


    移動互聯網時代改變了傳統餐飲行業的運營規則,餐飲企業重新審視互聯網+,對很多餐飲企業來說,O2O已成提升餐飲企業運營效率的標配。一名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不做O2O就是等死”。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餐飲O2O交易額為946億元,2015年為1400億元,漲幅達48%。業內人士預計,2016年中國餐飲O2O交易額將是2015年的2倍。


    在蟹老宋總經理施紅平看來,過去的餐飲寒冬給餐飲企業上了一課,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則給餐飲業帶來技術性地革新。施紅平表示,O2O能給蟹老宋帶來每年1000萬元銷售額,除了能帶來人氣和銷量,還能增加客戶黏性,“這是一種紐帶,使我們與顧客有了情感交流”。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顯著的變化是餐飲提供者與顧客的關系。業內人士指出,在傳統服務業,商家與顧客是一種過客的關系。但跟移動互聯網結合在一起后,商家與顧客的關系發生了很大轉變,隨時跟顧客互動變得更加容易。


    在日前召開的北京餐飲精英高峰論壇上,所有商家都在討論如何轉型O2O,金百萬創始人鄧超指出,傳統餐廳與互聯網餐飲是互為補充的,應該打通線上線下資源,通力合作,商家才能取得成功。木屋燒烤北京總經理肖子余表示,將大量資金投入互聯網前端,換來“不忠誠”的用戶,而忽視線下實體店的優化,這是不可取的。“餐飲業的互聯網之路,應該是重新回歸自我,利用互聯網技術解決自身各環節的優化問題。 ”


    三大趨勢:智慧餐廳成為可能


    科技的進步在快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過去不同的是,吃飯開始變得快而便捷。當你走進餐廳,只需在手機上操作幾步就可完成點菜、下單、支付等功能,全程甚至不需要跟服務員說上一句話。麥當勞等企業都在試水的智能化餐廳更是成為大勢所趨。




    “智慧餐廳應該是業務融合的,把支付、外賣、卡券、團購、就餐現場等多個業務模塊相互打通,消費者進店排隊等位、掃碼點餐、外賣、支付、卡券等各個子業務模塊都可系統連接而且數據匯通,極大提高店面和后臺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約企業投入成本。”味千拉面IT總監康安表示。很多餐飲老板對互聯網+的認識不夠深入,以為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就是互聯網,這只是典型的“+互聯網”工具化思維。“互聯網+”餐飲應該是運用互聯網改造流程來提升效率,與用戶全渠道連接。


    對餐飲企業來說,互聯網+并不是簡單地將線上流量引入到線下門店,更是一種管理體系和營銷方式的創新。掌貝CEO宿凱表示,“線下消費場景中,商戶和消費者的關系鏈點很多,未來商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消費者管理平臺,在支付、卡券、團購、外賣、商城等所有環節,都可自然而然地沉淀用戶,開展定制化營銷”。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未來的餐飲會有幾大趨勢:一是愈來愈工業化;二是餐廳和顧客之間黏性會更強;三是企業員工之間的關系也會發生變化,傳統餐飲業員工的年流失率在150%到200%,現在轉型中的餐飲企業都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留住員工。


    來源: 北京晨報  | 整編:eddy | 統籌:鶴九


    試著回復以下的關鍵字

    打賞、選址、單品、大數據、轉型、管理、差異化、O2O、星巴克、王品、麥當勞、海底撈、豆撈坊、外婆家、黃太吉、伏牛堂、人人湘、雕爺、很久以前……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344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5月30日 21:45
    下一篇 2016年5月31日 02: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