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溫馨提示本文約4816字,燒腦時間15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敘杰發于北京。

    2019年,“私域流量”這個詞兒出圈了,從業者們開始大談私域流量的構建和作用。不過,在2019年年底時,也還有大量的從業者認為私域流量這個概念僅僅是個噱頭。直到2020年疫情導致線下餐飲業短期失去了堂食的常規流量,在2020這最不尋常的一年,私域流量的價值才真正顯現。
    如果此時再回過頭去看2019年私域流量概念落地的實際情況,我們會發現不少經營者對私域流量這四個字的認知還不夠,僅僅是將之等同于微信社群而已,比如說通過外賣讓顧客加微信,然后將顧客們都拉到一個線上群,大家認為這就是成型的私域流量。
    如果認知有漏洞,落地就會有欠缺,其結果也必然不完美,就如同一些企業手握千萬注冊會員,但門店顧客寥寥無幾,大量的企業手里有一堆被稱為私域流量的社群,但這似乎于經營和訂單而言并沒有起到多大的正向作用。
    我們在今天看來,早期經營者對私域流量的質疑依然存在,比如說,私域流量就是微信群嗎?私域流量是否真的對門店經營有幫助?我們需要更加理性的認知“私域流量”這個詞。

    什么是私域流量?為什么它會被運營成微信社群?
    在私域流量的概念中,它指的是對分散的用戶進行聚合管理,更是指對流量的控制權。門店路過的人、對門店信息感興趣的群體,一旦他們愿意和品牌方建立關系,那么就可以進入經營者制定的小圈子,如各種社群等。
    私域流量的關鍵詞是以品牌方的意愿和自主權為前提,以顧客方的活躍和可聯系屬性為基礎,再試圖促進后續訂單的生成,這種以品牌方為首的主客關系就成了私域流量的核心。
    業內之所以將微信社群當成私域流量的關鍵詞,原因在于微信社群的主要作用是可溝通,其次是微信社群比其它圈子更活躍,所以說并不是微信社群就是私域流量,而是在當前情況下,微信社群可以更好地承載私域流量的價值落地與價值輸出,包括價值轉換等(此處的價值可以簡單等同于訂單、顧客滿意度)。
    再從概念本身來看,私域流量還承載著品牌方可以多次與用戶溝通的能力和價值。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品牌方可以多次與用戶溝通的能力和價值,這才是對私域流量最精準的評估基準。這樣就意味著,大量的微信社群的運營邏輯其實根本沒有踏入私域流量的準入門檻。
    現實中,大量的微信社群不僅活躍度靠紅包,主客溝通還變成了放飛自我的常規聊天,又或者活躍度極低,一些微信群主還被群友們單方屏蔽了信息圈/朋友圈,不說這類不算私域流量,作為社群的運營,這也是不合格的。
    再具體來看,大多門店店員在門店將愿意加微信的顧客通通都拉入一個群內,看著入群人數日漸上漲,老板面露微笑,這種養成滿足實際和線上注冊會員數的遞增是一樣的。指向一樣,路徑一樣,那弊端也必然一樣,線上會員多數是空數據,這如同微博上的僵尸粉,同樣是可以看,但不能用。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坐擁一堆微信社群的苦,老板是知道的。但作為群主的老板,只有在群內發布門店產品購買鏈接的時候,他才能意識到微信社群的用戶數與活躍度可能于訂單數毫無意義。
    在今天,還有多少微信社群被簡單稱為私域流量?還有多少人以拉群聊天發鏈接的形式運營微信群?
    我們要有新的認知:
    1)、微信社群并不等于私域流量,反過來,私域流量的落地方案也可以和微信社群毫無關系。
    2)、自建私域流量的目的可以是訂單,但兩方流量關系中的溝通工具并不能以訂單為中心。
    此外,我們還得弄懂一個問題,為什么人們談私域流量必然會說到微信社群?另一方面,私域流量除了微信社群,它還有哪些渠道?
    有公域流量才有私域流量,不能僅僅以私域流量為思考的起始端
    有私域流量,那也必然有公域流量。公域流量指的是大平臺的直接流量,它包括廣告流量和常規流量,比如說在抖音、快手、百度、微博等發內容或者直播產生的直接流量。
    更具體來看,廣告流量也分主動廣告流量和被動廣告流量,前者是付費廣告流量,后者是平臺對優質內容的支持,但這兩方的比例并不高,所以我們談的公域流量,其實更多是指常規流量,或者也可以把常規流量當成直接流量。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實際上,私域流量并不是公域流量的對立面,它是對公域流量的進一步篩選和優化,以達到長期溝通的效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就能明白,因內容而關注的流量,其實就已經從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了。
    到此,我們就可以看出,公域流量有兩個入口:一是平臺屬性與內容質量的契合,二是廣告投放的可操作性,兩個入口最終也是殊途同歸,最終都要靠內容質量與流量客群的需求是否契合來做評估。私域流量并不是憑空得來,它需要借助于公域流量來做轉化,最終實現閉環效應。
    那么很明顯,如果平臺粉絲足夠活躍,在社交平臺(如微博、小紅書、抖音、口碑、點評等)的關注用戶均可以被稱為私域流量,而私域流量能否實現價值、是否可以賦能經營,這幾乎全靠內容的質量與用戶運營水平的高低。
    圈內的人基本明白,私域流量最早其實是零售術語,而非餐飲行業的概念。零售和餐飲不同,零售業的私域流量圈子通過線上就能實現訂單數的暴增與閉環,比如粉絲在直播間就能直接下單,之后坐等收貨就可以了。
    餐飲業屬于國民大業之一,餐飲品牌們對零售化也是躍躍欲試的,兩者的區別在于:餐飲無論銷售的是哪類產品,它基本脫不開顧客實際對門店的感知。在這樣的關系下,微信社群無異是最集中的溝通工具了。無論是微博、小紅書還是抖音、口碑、點評等,這些流量用戶都能與微信用戶重合,在活躍度和可溝通度方面,微信更是秒殺其它的平臺。
    從訂單的角度來看,零售的訂單雖然也有申請退款的,但如果商家發貨足夠快,訂單一般是閉環的,而餐飲的訂單大多需要線上付款再到線下消費,這就造成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簡單打個比喻,用戶在點評買了一張券,即使付了款,但這個訂單也是不能保證的,由于關聯度不高,用戶隨時就能退款。如果商家在點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讓用戶通過點評的訂單進了商家的微信圈子,有了更私密的聯系,訂單的流失率會下降不少。
    這才造就了餐飲品牌們認為微信社群就等于私域流量的說法。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私域流量的三大關鍵詞:流量樞紐、流量聚點、流量價值轉化
    以餐飲品牌在口碑的引流玩法為例,用戶可以通過在口碑了解門店的信息,更包括購買優惠券等,再之后可安排時間到店消費。
    1)、流量樞紐是打通流量公私轉換的一大關鍵
    在實際消費中,如果用戶對門店有好感,又或者對口碑平臺有好感,以口碑平臺或者門店品牌的角度,該用戶就是其私域流量中的一員。
    再以抖音為例,通過同城定位,用戶因商家線上的內容有了聯系,點贊或者關注之后,該公域流量就有了向私域流量遷移的可能,這也意味著“不做好公域流量,私域流量可能就是一個偽名詞”。也就是說,門店在談私域流量的時候,也不能忽略對公域流量的持續關注。
    對于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公域流量實則還承擔著流量樞紐的作用。流量樞紐可以簡單理解為中轉場,其意義有二:一是為私域流量提供輸入流量,二是作為主客關系的一個開放入口。
    因為不是所有的通用流量都可以稱為私域流量,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等號而是轉化號,很多通用流量需要在多次反饋之后才會變成私域流量。
    以線上內容為例,如果餐廳僅僅在線上有一篇內容,或者僅有一篇優質內容(假設其它都是無意義的內容),這時候的關注轉化率是極低的,隨著品牌方優質內容的持續及穩定輸出,線上的轉化率才能有所提高。
    同樣的邏輯在電商也成立,如果某個商品只有圖片而沒有詳情頁,大多用戶是不會下單的,唯有以一定的優質內容做依托,用戶才可能有下單和關注的需求。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2)、有了流量樞紐的疏通,用戶才能進入流量聚點
    一旦通過內容達成訂單,比如用戶在線上買了券再到線下消費,如果用戶再同意加微信并進群,很多經營者認為這就是私域流量的養成。
    但實則并不是,我們將這個集合了活躍用戶所在的圈子或者社群稱為流量聚點,對于這波已消費的顧客,品牌方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如何提高活躍度、關注度、品牌好感以拉升復購率。
    多數門店方為了取悅自己的“私域流量”,不惜投入社群管理員、社群福利等,但多數打著私域流量之名的社群,其成效并不大。
    此外,也有不玩社群的品牌,有些店長僅僅是加了顧客的微信,讓顧客自主微信下單而已,即使在這樣的自由關系下,稱之為私域流量還是差了點火候。
    3)、流量轉化的關鍵在于流量價值轉化的頻率和密度
    在起初的時候,我們認為如果門店的產品數不夠多、不夠精致,那可能沒有玩私域流量的必要性,但這個認知實際是錯的。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以黃燜雞米飯為例,其產品少(多)、雜、亂,也幾乎沒有品牌效應。那么這個品類能自建私域流量嗎?
    答案必然是可以的,我們在線下可見,黃燜雞米飯是一個很粗放的品類,從外賣平臺來看,門店為了應對抽成大多會提高產品原價再折扣,但實際顧客到手的折扣價比門店價更高。
    一位黃燜雞米飯的老板加了附近500米的客人微信(通過到店和軟件給出的“附近的人”),老板認為,黃燜雞米飯在線上的優勢不大,顧客上了外賣平臺后大多會被別的門店、別的品類給吸引走,所以私域流量的第一要義在于去除競爭。另一方面,選了附近500米的顧客,門店可以給顧客做免費配送,以此來規避高峰期騎手送餐等不確定問題。
    私域流量的進一步關鍵在于是否于顧客有利,比如價格不能比平臺貴、操作不能比平臺繁瑣,重要的是處理顧客投訴、和顧客溝通要迅速且優質。
    一家陳多多奶茶店的老板表示,對于私域流量的顧客,服務是第一關鍵,如果有送錯的、顧客不滿意的,自己還得第一時間給顧客免單再重新配送。而私域流量更重要的一點在于:主客之間有互動,如果送晚了一點,顧客也能理解,同時更能提高復購率,包括做推介等。
    該奶茶店老板表示,“和朋友說你認識某家店的老板,這多光彩,復購和拉新不就自然而然來了嘛。當然前提在于你的產品要好、服務要優質,得給足顧客面子,偶爾還得和顧客多互動。”
    由此看,價值轉化的頻率和密度決定了主客私域流量關系是否可持續,具體在上文案例已經寫明。確實,在私域流量客群的運營中,顧客看的并不是老板有沒有在群里發紅包,而是雙方在互動、訂單關系中是否有具體價值,比如是否更省事、溝通是否更順暢、甚至價格是否比平臺更低等。
    有些門店在微信社群里還玩起了直播,以此展現門店的人氣、服務員的表演、廚師的技藝、門店的整潔程度等,有了價值取向的連接,作為社群的私域流量才能真正實現它應有的具體價值。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結語
    私域流量會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嗎?
    有些老板認為,私域流量有兩大作用:一是可以更直接觸達顧客,二是可以避開平臺費用與平臺競爭。
    我們從此中可以看出私域流量這個關鍵詞存在的必要性及土壤,首先是私域流量的價值在于賦能主客雙方,它不僅要對顧客有利(體驗更好),還要對品牌方有利(降低平臺支出成本、提高收入等);其次是平臺的缺陷、平臺于主客雙方存在一定的弊端,這才滋生了私域流量存在的土壤及必要性。
    也就是說,私域流量是否有必要入手,這取決于平臺方對市場主客兩端的實際賦能。
    在筷玩思維看來,品牌方對于私域流量當然是有必要入手的,但具體怎么做以及應該投入多大的精力,這不過是淺層內容,其背后的關鍵是“如何基于市場的缺陷來給顧客傳遞更高的價值”。
    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常常說私域流量這個詞,其實更正確的定義并不是私域流量,而是私域顧客,此中的流量并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熱乎乎的顧客。應該用“人”的思維運營“流量”,而非以“數字”的思維運營“流量”。其潛臺詞是,價值是對應“人”的,而非對應“數字”的,數字講究的是操作,唯有人才講究價值。

    2021版筷玩思維內容營銷(廣告投放)執行報價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有廣告投放和內容營銷需求的客戶可與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體洽談和溝通,期待與您攜手共贏。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么?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300余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系,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喜大普奔、限時特惠!現在成為筷玩思維會員僅需298元/年,太劃算啦!!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買“筷玩思維成長會員”吧,無筷幫、不老鐵!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做不好公域流量也就沒有私域流量,別再簡單把微信群當私域流量了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57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4日 19:10
    下一篇 2021年1月4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