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我最后說老板可能因為偶然的機會,把之前對兩個城市的利弊得失分析忘得一干二凈,這是極其可能的。老板本來一心想留在廈門,其他老板的建議也大多是留在廈門好,但是過年回蘭州,父母的一滴眼淚就可能讓老板決定留下來了。這個在行為經濟學里叫誘惑性因素,會讓一個人的決策發生偏差。
再舉兩個更加直觀的例子。本來你下定決心要節食要減肥,而且已經減了一段時間了,但是在和同事的聚會上,他們居然點了你最喜歡吃的羊肉烤串,都說沒吃過這么好吃的烤串,你于是留著口水淪陷了。你本來說要找個有車有房的對象,但因為一次同學聚會發現對大學時的初戀還念念不忘,你頓時覺得愛情的世界里還是不要那么世俗好。
以前的文章我記得詳細說過人的感性和理性問題,人并不是一直都在理性思考,很多時候甚至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感性思考問題。尤其代價不高的情況下,比如買雪糕吃,就不會想太多,看到哪個包裝好就挑哪個了,吃個便飯,哪個老板熱情就去哪家。
除了誘惑性因素,還有一個是群體性因素也是會影響人的決策。這個大家應該比較容易理解,生意好的店去的人越多,排隊的店越來越多人排隊,就是這個道理。別人是這么做的,我也這么做,就不會錯,或者不會受到傷害,從眾能夠讓我們自認為得到了一種安全感。
從眾讓我們的祖先在惡劣的條件活下來了,所以這幾乎是人性,生而有之,但從眾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有時甚至帶來極大的風險,比如經常出現的踩踏事件,很多都是大家不明就里的跟著往一個地方人跑。
另外一個容易影響大家決策的因素是錨定效應。說的是你在面對未知的新問題時,會把腦子里已有的信息當作參照物。這個啊,我們人的大腦也是沒辦法,面對一個未知事物,我們會習慣性的用先入為主的東西做參考。比如一說到外星人,我們基本上還是離不開我們自身的樣子,他們生活的世界也應該是我們世界的樣子,這就是錨定效應。乞丐幻想自己當了皇帝會怎樣呢?他會說要用金子做的碗來乞討。
在一些玉器店,顧客進門會看到一些動輒百萬的鎮店之寶,而后再看到一些標價幾萬塊幾千塊的玉器時,就會覺得非常便宜,轉化率就可能因此提高。
有次,我帶著我岳父岳母逛商場,有幾家奢侈品店,有家店門口的櫥窗里放著一只手表,標價是40萬,他們看了直搖頭,表示真是貴啊,不可理解;然后到了下一家店,櫥窗里的手表都是五六萬的,他們大聲說,這家店的手表便宜啊。
五六萬的真的便宜么?實際上,我岳父手上戴了一個手表,他從淘寶淘的,120塊。這就是錨定效應,讓一個戴120塊手表的人說五六萬的手表便宜。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