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不好管?可能是你沒學過這十個字

    2021年2月15日 No. 932

    1

    一轉眼,年初四了,這個年過的還是挺快的。估計你也快要開工了吧!

    在這我有一個提議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在開工的這天,給員工們都發個紅包,這個紅包,一定要是實物的紅包。這是為了拿到手里有感覺,有儀式感。

    我知道,過年之前,你肯定已經發過過年紅包了,而且那個紅包還比較大。所以,這次的紅包,就不用那么大了,主要是討個好彩頭,比如88.88,或者66,都挺好。

    而且最好換成零錢,如果你能搞到分分錢,那更顯得你有心了。

    “發個紅包,至于這么費勁嗎?”

    你別說,還真至于,當老板的對員工越在乎,越在意,才符合管理之“道”。

    這,就要引出我們“新年七句話”專題的第三句話了。

    2

    這第三句話,上到治理國家,下到管理員工,甚至教育孩子,都用得上。

    看正文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說有一天魯定公來向孔子請教,魯定公說:“孔老師,你說這國君任用人才,和臣子侍奉國君,應該是怎樣的狀態呢?”

    站在現在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提的是相當的籠統,就好比曾經有位老板問我“如何能把飯店開好”。亦或者像有人問你“如何能把孩子培養好”。

    此類問題,一般人都是很難回答的。

    但,孔子不是一般人,是圣人,你不服不行,他只說了十個字,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他說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在這里,有這兩個字,需要你特別的注意一下,就是這個“使”和“事”。

    上級對下級,叫做“使”,下級對上級,叫做“事”。

    千萬別小看這十個字,要知道,西方人寫了一本書,而用這十個字就概括了,厲害不?(鏈接在文末)

    3

    君使臣以禮

    上級對下級,要守住“禮”。

    “禮?講禮貌嗎?點頭哈腰打招呼嗎?”

    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不是核心。

    咱先來看看一些“非禮”的老板是如何對待員工的。

    我一個朋友,在一家企業呆了三四年,最終離職了。

    他說最開始,他們老板挺正常的,后來不知道是誰給介紹去參見什么培訓班,學費還賊拉貴,課后還收弟子的那種。

    學完之后,就請老師來企業做內訓,搞團建。團建就是那種洗腦式的,動不動就唱“我的老父親”,“感恩的心”那種。

    學習之前,和員工的關系還是挺好的,學習之后,動不動就沖員工發火,還念念有詞,你們要忠誠與公司,沒有公司,你們狗屁都不是,沒有平臺,你們算什么。

    經過這次團建后,公司變得死氣沉沉,以前那些總想著創新,想著多干事的人,都成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那些能干的人,逐步都跳槽了,剩下的,大多是混日子的人,半年不到,公司瀕臨倒閉。

    這,就是“非禮”,就是沒擺正自己的位置。

    要求員工對自己忠誠,咋可能能,兩口子那么親都未必忠誠,憑啥能對你一個企業忠誠呢?

    再比如,我之前遇到過一個小包工頭,他總抱怨手底下沒有好用的人。后來你深入聊了一下,才發現問題所在。

    一般來說,每個作業小組,都會有一個工長,比如四五個瓦工,必然有一個工長負責這個小組,剩下的組員,只需要“聽話照做”就好了。

    但這哥們卻希望下面瓦工都要懂圖紙,甚至能在現場與甲方協調處理問題。這個能力水平,至少是工長以上級別人員,

    要求瓦工具備工程師的能力,和要求員工無限忠誠于自己,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說文藝一點叫做“非禮”,說不好聽一點,這叫做“妄想”啊。

    你說這些要求,難道不是“非禮”的要求嗎?

    那,什么算作是“禮”呢?

    我勉強給一個比較具象的標準吧,那就是 “給員工只提底線要求”

    無論你愿不愿意,你必須要承認的是,你能招聘來的員工,大部分分,且大概率只有60-70分,只有極個別的能達到80-90分。這是大多數企業所面臨的的現狀。只有極少數強大的企業,能夠有條件去篩選那些80分以上的員工。

    但這種“忠誠”,“靈性”之類的要求,大概率是100-200分的要求。

    如果老師總要求你家孩子彈鋼琴像郎朗那個水平,打羽毛球要像林丹那個水平,你能愿意嗎?不得在背后說兩句,老師飄了?

    所以說,按照“底線”要求員工就行了。

    但對自己,切不可用“底線”的標準,要對自己狠一點,要經常反思,自己對待員工是否合“”。自己做的夠不夠好。

    要對員工要求低,要對自己要求高,是不是覺得對老板有點太狠了?

    的確,當老板的不容易。但別忘了那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啊。

    一個朝代的興衰,看的是君王。一家企業的興衰,看的是老板。

    所以,你才是最重要的人啊。

    4

    “臣事君以忠”

    說完了老板,終于說到員工了。

    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是啥樣子的呢?

    要我說,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員工在他的崗位上,盡心竭力的把所負責的事情做好。

    在崗位上,未必要忠誠于老板,但一定要忠誠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換句話來說,就是“把手上的活做好”。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是特別有潛力的,都是能夠把他負責的事情做到更好的。

    只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他們沒有發揮出來自己應有的潛力而已。

    那么這時候,一方面我們期待員工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能夠把事情做的越來越好。另一方面,則需要領導進行一定的引導和鼓勵,幫助他們變得更強大。

    是的,幫助員工更優秀的擔子,還是在老板身上。

    因為有一個你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那就是 “企業最大的收益,是員工成長的收益”

    你家員工在職期間,一不小心拿了個全國廚師大賽一等獎,一下子火了,最受益的是不是你?

    有人說了,得獎了人家就跑了,跟我有啥關系?

    這就屬于不會想的,他是一夜之間就具備了一等獎的能嗎?

    不可能的,肯定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把菜越炒越好,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那么在之前練習的過程中,顧客們已經吃到了“廚神”等級的菜品,一定是在成名之前就產生更多的顧客復購,這不是你的收益嗎?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員工個個都是從普通人變成超牛的人,你的收獲會不大嗎?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讓員工做到“臣事君以忠”呢?

    謎底就在謎面上,只要老板做到“君使臣以禮”。

    5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上,有三大“不可調和”的常見矛盾。

    其一,是婆媳之間的矛盾。

    其二,是老板與員工之間的矛盾

    其三、是婆媳關系不好的老板與員工之間的矛盾

    你把孔子說的這句話帶進去這些矛盾看看,這三種關系是不是都適用?

    都適用吧?

    因為這些問題的核心,都是在對方身上挑毛病找問題。而不是經常反思自己。都是在要求他人而非自己。

    呂氏對這句話有注解,說:“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禮之不至;事君不患其無禮,患忠之不足。”。

    當老板的,但凡用人,就不要去擔心員工對你,對事不忠。你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自己對員工的禮數夠不夠。就好比我最開始發開工紅包的提議,你只管用心對他們,把自己該做的禮數做好,這是正經事。

    若你是員工,那么最應該做的,不是糾結老板對你如何如何,是不是把你當做“神”一樣供起來,而是要反思自己為這份事業是否竭盡全力,是不是做的還不夠好。

    說白了,找準各自的位置,關系才會和諧。

    那你可能又有疑問了,如果自己對員工做到了“禮”,而員工卻不“忠”咋辦呢?

    其實,這壓根就不是問題。如果你真的能做到“禮”,且做的不錯的話,你一定不會缺“忠”的員工。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 “良禽擇木而息”,意思是說優秀的禽鳥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地方休養生息。

    當你做的足夠好的時候,那些優秀的人才自然就回到這里來。你是梧桐樹,自然招鳳凰。

    若你是個英明的婆婆,你放心你的兒媳絕對不會差的。

    若你是個英明的領導,你放心你的員工絕對不會差的。

    無論是婆媳,還是老板員工,類似這樣的關系中,總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出來。尤其是需要“處于上位”的那個人先站出來。

    6

    好的老板,好的企業,要的不僅僅是自己贏,更要的是“雙贏”,甚至是“多贏”。

    老板英明了,員工成長更快樂,顧客也獲益了,企業自然也獲益了,大家都好。

    而那些笨蛋老板,整天挑這個挑那個的,最終的結果一定是被顧客拋棄。

    最后,再推薦一本書,這本書非常好的詮釋了這十個字。

    戳下面連接帶走這本《聯盟》,趁過年好好充電。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853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6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