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把餐飲店關了,身上只剩六千元

    去一年,疫情暴擊之下,餐飲行業眾生相。有的人咬咬牙,熬下來了;也有的人,不得不面對現實,放棄了餐飲夢想。虧損、裁員、停業、倒閉,這幾個故事,或許對正在追逐餐飲夢想路上的你,很有感觸。

    本文經授權轉自AI財經社(ID:aicjnews),作者:馬微冰,編輯:陳芳。

    虧損、裁員、停業、倒閉,是餐飲行業2020年的主旋律。

    據媒體統計,2020年共有45家餐飲品牌出現大規模關店或者倒閉的現象,涉及火鍋、日料、咖啡等多個餐飲品類。其中,麥當勞關閉200家店,吉野家全球關店150家,漢堡王新西蘭公司破產。

    整體而言,不管是大餐飲企業還是小企業的發展狀況都不樂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全年餐飲收入39527億元,同比下降16.6%。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8232億元,同比下降14%。

    疫情這只黑天鵝,把所有餐飲人都打得措手不及,深陷困局的他們不得不找尋自救的方法。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不得已兼職賣房子

    對于高宸來說,2020年是其人生中起伏最大的一年。
    高宸原本在酒店行業工作,后來公司遭遇變故,失業的他決定自己創業開餐飲,選擇了接近大眾口味的柴火雞。

    2019年8月24日,高宸在朋友圈求租,想要在云南昆明租一間300平方米到500平方米的店鋪,要求位置不能太偏,自此踏上了餐飲創業之路。
    高宸對這條路很有信心,因為2018年他與朋友合伙開的一家餐飲店很成功,面積只有100多平方米,卻讓他賺了十幾萬元。所以2019年年底,高宸決定大干一場。“既然要做就做大的,沒勇氣去嘗試,只能一直掙小錢。”雄心勃勃的高宸,四處籌備資金。
    “我當時幾乎是把能借的朋友都借了,支付寶花唄、借唄也都用了,才湊夠幾十萬元的啟動資金。”高宸回憶道。2019年10月26日,經過兩個月的準備,高宸的第一家飯店正式開業了。
    圖/受訪對象提供
    不過,由于飯店位于一處商場后院,人流量偏低,一開始生意并不好,一兩個月后生意才慢慢有了起色。很快就到了年底云南旅游的旺季,高宸想著元旦生意都爆滿,春節一定不會差,因此特意提前招了5名假期工,加上店里十幾個正式工,準備趁著年底賺一筆。
    然而,高宸的愿望最終落空了,他沒能盼來豐收年的到來,迎接他的卻是一場噩耗。
    起初高宸并沒有太把疫情當回事,但在家隔離的時間越來越長,他有些坐不住了,想到自己的房租、房貸,高宸夜不能寐,中間幾度情緒崩潰。他激動地說:“這是我從小鎮來昆明的第十年,全家人的收入就指望它了,以為一切都會好起來,沒想到……”
    那段時間,高宸獨自忍受著煎熬,不敢在妻子面前表露出來,怕她擔心。直到2020年3月16號,他接到通知可以開門營業,終于見到了一絲曙光,但現實很殘酷。“除了老顧客打電話預訂外,幾乎沒有堂食,客流量不到平時的一半,雖然我極力壓縮人力成本,自己還跑去服務客人,但還是入不敷出。”
    眼看著附近3公里有十幾家餐廳撐不下去,高宸的股東們不想看著自己投資的錢打水漂,便建議他不能光賣柴火雞,這個時候活下去更重要,可以加一些魚、小龍蝦等應季食材。“我本來是不愿意的,覺得與門店柴火雞的定位不符,但最后還是同意了。”
    幸運的是,五一小長假后,高宸的餐廳恢復到之前三分之二的客流,門店開支基本能維持。不過,看著門店入不敷出,高宸甚至想把自己的車賣掉,卻由于出價太低最終未果。除此之外,為了創收,高宸還偶爾兼職房產中介。“去年一年都是虧損狀態,營業額至少減少30%。”
    2021年第一天,高宸看著自己數百萬的支出賬單,和幾十萬的進賬,特別心酸。“這一年我不是還債,就是在還債的路上,現在唯一慶幸的是自己還活著。”
    02.
    收入驟減,合同到期房租卻大漲
    不止高宸,活著,是去年所有餐飲人的奢求,凌澤亦是如此。
    相比起北京南鑼鼓巷的嘈雜,三里屯的奔放,798的清寂,五道營胡同顯得更加低調文藝。在這條不足600米的東西向巷子里,聚集了上百家精品餐廳,凌澤便在這里擁有兩家餐吧。
    設計出身的凌澤第一個創業項目是生活創意體驗館,最終卻發現商業模式在胡同里行不通,2年后便放棄改為一家以精釀啤酒為主的餐吧。
    “我們做西餐和啤酒的,一般11月就到了淡季,直到春節前都是這樣。”凌澤說,2020年年初,他正在考慮是否營業,結果疫情襲來直接將他封在家中幾個月。從春節那天開始一直到4月20日,凌澤的餐吧一直沒有開門。開門營業后,餐吧每天的流水只有一千元左右。
    雖然被迫在家宅了幾個月,但凌澤是個閑不住的人,他與好友突發奇想,覺得雞尾酒外賣會有市場,決定投身其中。凌澤與朋友先是購置了一批上萬元的迷你版預調酒,然后按照比例將酒、冰塊、杯子、吸管以及薄荷葉等放在一起包裝好,然后自己拍照設計做圖,就這樣一家雞尾酒預包裝線上餐廳開張了。
    這段嘗試并不成功,凌澤意識到自己預想的模式,并沒有太多人需要,每天個位數的訂單,根本沒辦法支撐。“小酒版價格在7-12元,有的雞尾酒甚至需要5種,再加上杯子冰塊,遠遠超出一杯雞尾酒的價格。本身就是外賣,貴了沒人買。”凌澤無奈地說。
    隨著4月餐吧開業,凌澤的線上嘗試以失敗告終,全身心投在餐吧上,建立粉絲群,通過一些買贈活動拉攏顧客,餐吧終于迎來爆發式增長。“5月到9月業績是真的挺好,單月流水最高能有48萬元。雖然開店成本沒收回來,但看到業績好轉,我很欣慰。”
    圖/受訪對象提供
    可惜,凌澤還沒來得及為生意恢復慶祝,轉眼9月房租到期后便收到房東漲價的通知。據凌澤透露,他的合同是三年一簽,一開始是53萬一年,去年9月到期,房東直接漲價到100萬一年,并且只肯簽一年。“對房東漲價的行為,我很憤怒,卻沒有辦法,只能接受,要不之前的投入全部白費了。”
    “當時我身邊所有朋友聽完都感覺房東瘋了,如果市場環境好,你漲一點我多少也會理解,但今年都這樣了。”凌澤告訴AI財經社,“他就是賭我們走不了,結果他贏了,我們真走不了,只能按照新價續簽合同。”
    位于主街的二店位置較好,凌澤花了兩年時間招攬來了人氣,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第三年正是盈利的一年。凌澤解釋稱,“第一年營業額300萬元,第二年340萬元,原本預計2020年能達到400萬元,但去年最終業績還不到300萬元。”
    凌澤是一個思維活躍的人,在餐飲行業摸索的這4年來,他逐漸發現餐飲這行看似暴利但實際損耗極高,尤其是啤酒。面對現狀,凌澤下一步打算將自家的啤酒作為品牌輸出,通過更多渠道提高利用率。經過疫情洗禮后,凌澤還開始考慮如何增加用戶粘性,考慮用積分等手段,使自己不再局限于餐廳里。
    “餐飲行業,差不多是5年一輪回,第一年肯定是賠錢維持下去,第二年的目標是能回本,第3年就是開始掙一些錢,第4年基本上是紅利,第5年就看能不能繼續有更好的突破。”凌澤如是說。可惜他的店,恰好在盈利的檔口遭遇行業性危機。
    03.
    中小企業倒閉,上市公司虧損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餐飲行業的2020年,生存舉步維艱絕對在候選詞之列。
    在北京經營火鍋連鎖店的陳升,并沒能活下來,依然被困在其中。他的火鍋店以進口肉制品為主,由于進口冷鏈渠道一直受限,至今陳升都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加盟店倒閉。
    “三四十的人,沒想到現在兜里就剩6000塊錢,怎么好意思和爸媽張口?”陳升郁悶地說,整個2020年簡直是太難了。
    而從小便接觸餐飲店的東北人老劉,根據經驗選擇暫時轉行,等到過兩年看情況再回歸。

    我把餐飲店關了,身上只剩六千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老劉在深圳福田區的燒烤門店,最終也沒能挺過去。“兩個月前我剛剛撤,真的撐不下去了。”老劉無望地說。疫情最先開始沖擊的就是餐飲行業,曾經老劉的餐廳在凌晨2點半都座無虛席,但去年局面急轉而下。
    據老劉觀察,從去年9月開始,深圳的上班族由于裁員、公司經營狀況不佳等原因,陸續從深圳撤走,“生意太蕭條了。”老劉預判餐飲行業3年不好恢復,離開深圳,回到北京轉行做滴滴司機,開始謀求營生。
    “2020年確實是餐飲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很多餐飲企業都沒有挺過來,沒有哪個品牌敢說自己輕松應對,即便是海底撈、眉州東坡、西貝這樣的行業頭部品牌,也是絕地求生。”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對AI財經社說。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2020年年初便直言自己的總虧損或達7-8億元,老鄉雞董事長也公開表示,春節前后的總損失超過5個億元,眉州東坡退訂了11144桌年夜飯,直接損失1700萬元,每個月還有5000萬元員工薪水要發,海底撈則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上半年凈虧損近10億元。呷哺呷哺也是如此,出現首虧,上半年虧2.5億元。

    我把餐飲店關了,身上只剩六千元

    不久前,全聚德發布業績預虧公告,2020年營收7.6億元到8億元,同比減少51.6%到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盈轉虧,虧損2.64億元到2.4億元之間。
    雖然許多人把原因歸結為疫情黑天鵝,但陳洪波認為,疫情只是加速了餐飲業很多既有矛盾的激化,比如各項成本占比過高、過度依賴堂食、盈利模式單一等,這些隱藏在冰山下的矛盾才是行業洗牌的根本原因。“即便沒有疫情,餐飲業邁入四萬億的新時代,也必然要經歷一次洗牌升級。”
    不容置否的是,2020年是危局重重的一年,使得餐飲業按下“暫停鍵”,大批餐飲企業面臨生死存亡。但挑戰往往能激勵企業進行變革調整。外帶、外賣、新零售、直播帶貨、私域流量、社群營銷、數字化轉型等,餐飲行業新式售賣渠道誕生。
    以門店為主的嘉和一品,疫情依靠外賣獲得現金流,甚至部分店鋪外賣占比達到90%,以餓了么平臺數據為例,2020年6月至8月流水環比提升52.95%,而9至11月則相比3月至5月,提升92.25%。嘉和一品創始人、董事長劉京京在接受采訪時說,疫情使自己加強資金儲備意識,目前現金流基本可以維持半年左右。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商家吸取去年的教訓,提前推出線上年夜飯套餐。據餓了么數據顯示,今年在線上供應年夜飯套餐的餐飲品牌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4%、參與門店激增260%,供應的年夜飯套餐數量更是同比上漲近3倍,線下已有超過5000家門店參與。

    我把餐飲店關了,身上只剩六千元

    △陶陶居推出的新年盆菜。圖源品牌公眾號

    “疫情使餐飲行業迎來了大洗牌,傳統的經營模式開始失效,產業鏈上下游聯系得越來越緊密。很多餐飲品牌開始轉變傳統觀念,謀求轉型。”陳洪波說道。
    在外界看來,餐飲是門檻很低的產業,實則,整個餐飲產業鏈上下游鏈條長且復雜,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生態網絡。陳洪波分析稱,一道菜,背后可能關乎食材鏈,從種植到加工運輸、送上餐桌、外賣到家;一名員工,關乎晉升制度、培訓管理、企業文化、股權制度;一次餐廳設計,關乎整個品牌的戰略定位、商業模式、符號標志。
    總體來看,面對行業性危機,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恢復能力相對要強一些。在資本市場上,海底撈、呷哺呷哺、九毛九等上市公司的股價最近均創了新高,截至2021年2月8日收盤,海底撈總市值4184.35億港元,年初至今股價累計漲幅32.24%;九毛九每股31港元,總市值450.56億港元,年初至今漲幅31.36%;呷哺呷每股22.85港元,年初至今漲幅29.24%,總市值247.97億港元。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高宸、凌澤、陳升均為化名)

    延伸閱讀

    • 感謝疫情,讓我體面地關了餐廳!

    • 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究竟有多嚴重?

    • 九毛九因疫情關店37家,收入下滑23%

    • 老鄉雞疫情期間損失約5億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854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2月17日 01:02
    下一篇 2021年2月17日 19: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