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 No. 965
1
感冒還沒好利索,早上起來洗漱完畢,第一件事情就是吃藥。
沖了藥之后,突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聞不到要味道了,一時間不確定,這到底是泡好的普洱,還是我的沖劑。
使勁聞了聞,還是聞不到,只好嘗了一口,萬幸味覺還是沒有丟呀。
我給哥們說,今天沒有嗅覺了。他說,這說明再有一兩天,你就該好了。
你看,感冒這玩意,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最開始,是沒有什么癥狀,再然后,會感覺嗓子有點不舒服,再后來,就是渾身酸痛無力,沒有胃口,鼻塞、流鼻涕,這個階段差不多是高峰期,再后來逐漸恢復精神,最后完全正常。
2
其實,不僅僅是感冒,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其中的規律,或者說,都是遵循其中之“道”的。
文有文道,茶有茶道,江湖有江湖之道,就連食物都有味道。
遵循道,順道而行,便可長久,而不遵循道,就未必能有好的結果。
就說開飯店做餐飲吧。
飯店存在的意義是啥?
為食客提供餐品,以及場所嘛。
有些純外賣店,只提供餐品,不提供場所。
是不是這樣?
那么,這其中的道是啥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非是把吃的做好,把環境做好嘛。
純外賣,不提供場所的,就剩把吃的做好了。
3
如果不遵循這兩點呢?
不注重菜品本身,不注重環境(服務)本身,會出現啥結果呢?
肯定好不了,對吧。
比如說,昨晚上,哥們拉著我去吃火鍋,說吃點熱乎的,去去寒,讓感冒好的快一點。
我們去了一家火鍋店,他們說還是不錯的。
進店之后,環境還是不錯的,看樣子老板也沒少下功夫。
滿心期待的等菜品上齊開涮。
吃了第一口,我就開始懷疑我自己了。
懷疑啥呢?
懷疑我是不是因為感冒失去了味覺。
只吃到了“辣”,沒吃到一點別的味道,包括鹽味和香味。
馬上扒了個桔子,塞進嘴里,沒錯啊,句子是甜的啊,味覺沒錯啊。
于是,又涮了一片肉,嘗了嘗,還是嘗不到底料的那個香味,沾了料碗之后,吃到了料碗的味道。
再三確認之后,的確是鍋底有問題。
于是請服務員再向鍋底加了一份底料,尋思這次應該OK了。
結果撈出來早早扔進去的耗兒魚,這個魚竟然一點味道都沒入進去,連一點鹽味都沒得。
我們幾個都覺得,沒有再吃下去的必要,起身買單離開。
4
其實,這家店的環境還是可以的,但吃火鍋,不就是吃個味道嘛,不奢求要多好,但至少要達標呀。
如果底料還不如我調的料碗味道好,那我們去吃涮鍋多好呀,何必要來吃火鍋呢?
你說是不?
我們猜測,這家店是換了炒料的師傅了。
七點多我們離開的時候,上座率也就三分之一吧,從這一點也能說明,生意一般,并不太好。
要知道,昨天可是周末呀。
5
各行業都有各自的“道”,遵循道,未必能快速成功,但至少不會快速失敗。
按照規律做事,按照道做事,安全系數就會高很多。
兩千多年前,《老子》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大道是平坦的,我們都看得見,可人們總喜歡走小路,走捷徑。
其實,捷徑未必能多塊,甚至還會把人困在糜子地里,走大道,按照規律來,反而更安全,速度更快。
原創文章,作者: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