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制菜行業目前處于巨大的藍海市場,6年后規模可能迅速成長為上萬億,長期超3萬億。
預制菜興起的背后,是B端廚房工業化降成本和提效率的要求,以及C端生活方式的變革——變得更忙、更懶的現實需求。
進擊中的預制菜賽道
從資本市場來看,今年4月份,被稱為“國內半成品菜上市第一股”的味知香正式登陸A股市場,上市后該股一度漲至139.8元/股,較發行價漲幅3.9倍,市值接近140億元。
而在A股中,與預制菜相關的上市公司共19家。分別是千味央廚、安井食品、慧發食品、味之香、三全食品、湘佳股份、日辰股份、大湖股份、福成股份、得利斯、海欣食品、國聯水產、同慶樓、步步高、龍大肉食、西安飲食、廣州酒家、 巴比食品、晨光生物。
而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在業存續的預制菜相關企業共有7.19萬家。光是2020年,新注冊預制菜相關企業就達到1.25萬家,同比增長9%。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推出的《2021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目前的預制菜市場存量約為3000億元,如果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可以成長為萬億元規模的市場,長期來看我國預制菜行業規模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
群雄逐鹿的預制菜,誰能笑傲江湖?
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審視這個賽道,我們會發現不僅僅是餐飲企業在切入這個賽道,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積極布局當中。
群雄逐鹿的預制菜賽道中,玩家都有哪些?
餐飲企業切入預制菜賽道是最常見的,諸如海底撈、知味觀、賈國龍功夫菜等。
相比于其他企業,餐飲企業在品牌和門店渠道積累下,更具有C端市場的競爭力。同時,諸多大型連鎖餐飲還會選擇自建中央廚房的形式,用自給自足的形式來降低自身的成本。
而且很多餐飲企業在往年會在春節等特定的節令點,推出預制菜禮盒,具有明顯的節令性。但近年來,此類企業通過衍生子品牌、新零售等方式不斷推出自家的預制菜產品。
而做調味品、食材供應的企業則是預制菜賽道的主力軍。如千味央廚、安井、三全等。
這些企業的優勢在于有著豐富的產品品類,研發和生產能力也很強勁,供應鏈能力最強大,他們的預制菜產品也主要是以B端供應為主,同時發力C端市場。
以盒馬鮮生、叮咚買菜、鍋圈食匯為代表的生鮮、食材超市及零售企業在預制菜方面也有所布局。
伴隨著“懶人經濟”興起、女性進入職場比例上升、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導致家庭烹飪成本上升、習慣改變,消費者對于預制菜產品的需求大幅上漲。
直接聚焦C端市場的預制菜初創品牌。鮮物志、珍味小梅園等便是此類。這類品牌的優勢無疑體現為互聯網基因明顯、懂得創新、且了解年輕消費者而當前被資本擁躉的,大多也是這類品牌。
而電商平臺、零售企業、預制菜初創品牌的涌現,對于許多面向B端供應為主的預制菜企業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即除了餐飲行業以外,還可以像此類企業供貨,拓寬銷售渠道。
預制江湖也并非一帆風順
當眾多企業瘋狂涌入一個正處于成長期的賽道時,其行業弊端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凸顯出來。
1、缺乏核心競爭力,同質化現象嚴重
預制菜企業在搭建商業模式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尋找自己區別于其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是依樣畫葫蘆套用別人的方式;此外,因為工業化生產和個性化追求的矛盾,造成產品品類單一,缺乏足夠壁壘,也造成與同行同質化嚴重的現象。
2、盲目擴張,高昂的成本投入
預制菜行業前期投入巨大。如何將傳統烹飪工藝的工序拆分,然后基于此探索很多模塊化的產品,包括食材的模塊化、調味汁的模塊化等都是所有企業需要探索和鉆研的。企業如果采取自建工廠的形式,需在產品、渠道、市場等各方面建立完善體系,前期必然投入巨大。
但不可否認的是,預制菜行業正在迎來一個歷史性的發展階段。
由于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龐大,整個行業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降本增效的需求非常高。預制菜起到降低損耗、減少廚師和切菜小工、節約廚房操作空間等作用,提升了餐飲品牌的出餐效率,保障了菜品的穩定品質。
而從C端看預制菜行業,消費者在家只需通過簡單烹飪,即可享受美味的餐飲,滿足了顧客省時、健康、高性價比的需求。
不過,越是在這種時刻,我們更要理性地去思考: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如何尋找到預制菜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跑通預制菜產品的B端運營模式?如何教育和完善C端消費場景?如何跟上行業的新技術與新產品?
而在11月18-19日舉行的中國餐飲B2B產業大會上,不僅將對整個餐飲行業的未來發展作出新的解讀,大會也特別設置了預制菜發展高峰論壇。
預制菜發展高峰論壇也將圍繞從大數據看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新技術的出現如何讓地方菜走向全國,懶人經濟下預制菜如何在C端發力,預制菜技術如何創新,預制菜如何助力團餐產業升級等多個話題共同探討,以期在種種熱議中找尋最適合的發展路徑。
關于首屆中國餐飲B2B產業大會的各種形式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聯合主辦、冠名、各種形式贊助、參展以及資源互換類等,即刻與我們詳聊詳細方案吧。
贊助及展位合作:
丁楊 電話:18030706647
黃莉 電話:18030707734
趙黎黎 電話:18030707964
楊愛林 電話:18030704884
媒體及會務合作:
大會報名通道(識別二維碼報名,也可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跳轉):
http://hdxu.cn/OrtXC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前往報名頁面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