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變·增長!2021第15屆中華餐飲雙創論壇圓滿結束



    柏格森在《創造之心》中闡述:變化是萬物之規律!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的“常態化”,國內外經濟、貿易等大環境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市場環境、競爭格局、消費形態都在不斷更新迭代,餐飲行業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中也發生了大的變革。

    11月9日,由《餐飲界》新媒體、上海博華主辦的2021第15屆中華餐飲雙創論壇暨第五屆中華餐飲創新榜TOP100頒獎典禮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會議邀請了20+餐飲頭部重磅嘉賓,超100家餐飲品牌,共啟2021餐飲“創變·增長”密碼,探討餐飲產業的破局之道。
    據悉,此次高峰論壇由
    《餐飲界》新媒體、上海博華主辦,哈谷傳媒、咚咚來客、飲品報、聲量文化承辦,鼎尚天成、魔學院、善志·藍品牌戰略咨詢 、餐考拉、長沙餐飲保姆/好哥、辰智大數據、軍師智庫餐飲研究院、燚盈咨詢、恒卓工坊、鏈時旺鋪等協辦,深圳市烹飪協會
    對此次論壇給予了特別指導支持。
    會上,《餐飲界》新媒體創始人鶴九先生做了開場致辭,并發表了《2021餐飲發展趨勢簡報》,之后12位嘉賓分別從數字化、品牌定位、連鎖經營、外賣連鎖、新零售、私域流量等多個維度進行主題分享。同時,2021第五屆中華餐飲創新榜TOP100頒獎典禮順利舉行,
    深圳市烹飪協會會長劉永忠、軍師智庫餐飲研究院院長歐峰、上海博華首席人力資源官CHO傅敏、壹馬資本創始人小馬歌、餐飲界新媒體創始人鶴九
    分別為獲獎的品牌進行頒獎。
    此次大會干貨滿滿,沒能來到現場的餐飲人也許會有些遺憾,對此,餐飲界小編梳理了嘉賓們的精彩言論,將其核心精華觀點分享給大家(內容有刪減)。
    鶴九 餐飲界》新媒體創始人   
    致辭并分享《 2021餐飲發展趨勢簡報》

    作為此次論壇的主辦方代表,鶴九老師做了簡短的致辭,并通過一組行業數據開啟了《2021餐飲發展趨勢簡報》主題分享。
    隨后,他結合了豐富的餐飲行業案例與數據,對2021餐飲行業發展做了六點趨勢總結。


    趨勢一:品牌化。餐飲新營銷面臨3大升級,
    趨勢二:場景化。沉浸式體驗塑造差異化
    趨勢三:零售化。預制菜成風口≠必需品
    趨勢四:多品牌化。多品牌矩陣 擴寬消費群
    趨勢五:數智化。效率革命成熱議話題
    趨勢六:資本化。餐飲備受資本追捧
    他認為,餐飲“馬太效應”開始生效,強者恒強!兩極分化將越來越嚴重。
    疫情只是加速淘汰,而活下來的餐飲企業,在疫情的自救下,可能在品牌、營銷、數字化、供應鏈等多維度都實現了迭代升級,理論上講,生意有可
    能更好了。
    袁澤陸  夸父炸串創始人   
    分享《先有數字化,再有萬店連鎖》



    未來,全鏈路數字化將成為餐飲企業的標配。今天很多傳統餐飲人之所以會感覺到很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頭上一直有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業務離線。
    用戶決策、流程、管理一切的
    一切是離線的,這樣導致很多餐企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會出現一系列問
    題。

    第二座大山:無法歸因。
    因為業務離線,讓歸因完全不可能,每一次歸因就是福爾摩斯探案,各種推測最終會導致
    各個部門之間推卸責任“扯皮”現象。

    第三座大山:復制陷阱。
    復制發展陷阱就是沒有辦法快,一旦快了就會出問題,做第一個品牌或者門店還可以,一旦連鎖復制就容易出現人才斷層。

    他認為,餐飲大部分問題基本上都來自這三個現象,怎么解決?唯一解決方案完全指向于數字化,
    過去是先有萬店再做數字化,未來是先有數字化才有萬店。
    楊  杰    鼎尚天成品牌策劃創始人  
    分享《品牌反向定位之文化如何助力餐飲新增長》

    楊總在建立品牌方面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并獲得了各種國際大獎,他結合公司打造的案例,給到在品牌營銷上帶來了顛覆式的思考。
    他首次提出了用戶認知框架下的新定位理論“反向定位”。其核心是
    站在受眾認知的角度倒推產品、品牌、文化等一切工作。
    他認為,餐飲策劃
    將文化通過視覺轉換形成品牌護城河,創造出適合品牌發展的獨特符號,
    并與同類產品形成強烈差異,
    不是占據有利山頭,而是占據整座山。
    中國文
    化博大精深,將地域的文化和產品的文化導入餐飲一定能夠形成強大的力量。
    最后,他站在國家民族品牌的高度,給到在座餐飲人建議: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要相信中國一定能創造出世界最頂級品牌。
    孟繁偉    悸動燒仙草副總裁  
    分享《千店茶飲破局之路》

    孟總分享,當悸動門店發展800家規模的時候,連鎖化管理體系出現問題,產品同質化,12年的品牌開始老化、后繼乏力。如何超越頭部品牌,實現千店破局?

    首先,他們從頭挖掘整個仙草文化。
    從仙草本身歷史文化功能上找背書,我們通過《山海經》、《本草綱目》等古籍找到了它不僅可以飽腹,更多有利于美顏,從這里面提煉一系列產品的功能屬性。

    其次,開始建上游仙草基地。
    在中國仙草之鄉福建武平建立中國第一個生態仙草基地去做新品種引進與種植,以此來樹立整個品牌基因的產品源頭。

    同時,在品牌定位上,聚焦燒仙草品類,
    打造悸動寵愛仙女文化,對VI、SI進行了全面升級,構建仙女+仙草IP,借力新媒體、網紅、話題炒作、跨界等手段進行全方位營銷推廣,先將燒仙草品類做深做透,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再考慮1+N策略。
    巴西專場代表團  
    分享《如何實現從0到1.5個億?》



    賴雪蓮:
    從2013年到2019年,巴西果汁整個增長40%,已經占據全球果汁73%的總銷量。
    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壓榨技術兩套最先進的無菌生產車間,可以一次性84消毒完成整個工藝,從采摘包括殺菌、冷藏、罐裝,7個步驟能48小時之內完成。
    陳濤:
    巴西的葡萄汁不僅僅是在口感上,更多是在健康上的升級,是一個很好的產品。
    從中國現在消費飲料分布圖,可以看到高端飲料在中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周婕:
    我們在種植的過程當中高度重視農業整個生態的環境,我們會充分利用自然的產品,尊重當地的生態系統。
    我們會盡量減少殺蟲劑和轉基因的使用,我們非常尊重土壤和大自然自然生長的時間,我認為這是非常體現歐美提倡的ESG的理念,就是與環境自然和諧相處。
    黑  墻    咚咚來客創始人兼CEO  
    《用好私域流量,帶來超級增長》


    餐廳的私域流量究竟該怎么做?黑墻總結合案例濃縮出三個點:
    “搞人、搞錢、搞復購”,
    原來我們花大量的錢去外面投放,變成如何讓他們留下來變成鐵桿粉絲,這是意識形態的變化,不只是向外面買流量,而是想辦法經營好自己的顧客。

    所謂的“搞人”,
    實際上就是把所有的外部能夠與你品牌發生觸點的顧客路徑、旅程上放上帶有參數的二維碼,要么讓他進群,要么讓他關注公眾號,要么讓他掃
    小程序。

    第二點“搞錢”。
    就是做轉化產生銷售。
    疫情期間,他們跟樂凱撒合作,3天時間,賣9.9元抵100的現金券賣了100萬的券,帶來了近1個億線下銷售,這已經成為餐飲行業做私域的傳奇了。

    第三點“復購”。
    這么多的私域流量,
    這么多的活動,我們花這么多的精力研究它,不外乎就希望有更多的消費者來我的門店產生更多的交易。
    做生意一端叫做拉新引流,一端叫做留存復購。
    楊  鷗    快樂小羊副總裁    
    分享《餐飲的海外發展趨勢》

    當下疫情是危機也是機會。當疫情過去慢慢恢復正常以后,會看到潮水退去以后空出一片藍海的市場。

    楊總首先結合快樂小羊總結了海外餐飲經營的一些經驗之談,主要呈現三低一高、租金較穩定、餐飲競爭緩慢、顧客忠誠度較高、員工人員效率高、客單較高、小費制度的優勢等特征。同時,對于中餐出現給出了五點經驗分享:

    1、品類的選擇:要找到適合于全球擴張的餐飲品類賽道。

    2、打造核心產品:打造一款有競爭力的核心產品是關鍵。

    3、食材供應鏈打造先打造供應鏈,再布局餐廳網點。

    4、餐飲文化的融合:盡量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文化。

    5、團隊的力量:需要找到一群人,一起做一件有夢想的事情。

    朱明軍    善志藍品牌戰略創始人  
    分享《下一個5年,餐飲數據化戰略升級》

    任何營銷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先有戰略,
    戰略清晰了以后我們營銷跟上去,才有可能成為第一,如果我們方向錯了,營銷做得越多最終導致我們越來越難。

    戰術的決策決定好壞,戰略的決策決定生死。戰略錯了市場是不會給你機會的。對于傳統的中小企業來說,
    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道選擇題,更是一道生存題。

    針對傳統餐飲思維的數字化人才難、持續投入資金大、迭代時間慢、持續研發能力弱等問題,朱總提出要從戰略層面驅動低成本、針對性、周期短進行解決。


    他認為,餐飲數字化戰略時代來臨了,誰
    掌握這個鑰匙誰就能成為未來的王者,競爭中誰占先發優勢誰就能成為頭部品牌。
    朱靜逸    曼玲粥副總裁  
    分享《餐飲早餐市場如何看待“下沉市場”》

    對于早餐商家來說,關注下沉市場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早餐商家要準確理解下沉市場的本質,培育自身對于市場競爭的敏感度,能夠從紛繁復雜的表象中找準下沉市場的優質賽道,并且進行精準的產品定位。通過制定有效的市場拓展策略,努力打破地域界限和消費分層,全方位掌握下沉市場早餐消費觸點。

    她認為,目前早餐品牌下沉市場主要面臨3座大山:低客單價、時效性要求高、成本支出。如何搶占市場,她從幾個方面給到了中肯的建議:
    1、進行品類本土化創新。
    2、建立下沉店鋪供應鏈物流配送的標準化體系
    3、品牌下沉創新,注重因地制宜策略
    4、精細化運營,洞察下沉市場客戶需求
    5、網絡技術賦能,增量亟待挖掘
    6、建立數字化早餐品牌運營模型
    7、塑造品牌,提高客單超預期
    8、理念本土化,強化時間、弱化空間等


    她認為,早餐市場一直被稱為餐飲行業的最后一塊開發地、萬億餐飲風口中的新風口,餐飲早餐品牌下沉還看今朝。
    盧路成    黑色經典CEO  
    分享《守護城市C味》

    做傳統小吃不要試圖做顛覆,而是要順應心智做產品。
    一塊臭豆腐就是那么大,四四方方,不要做成圓的,長沙臭豆腐就是方的,這是一百多年傳承下來的,不要顛覆它!
    你要在傳統認知基礎上敬畏它,并對它進行科學的改良,形成可標準化的操作。

    他認為,守護C味,
    不光要把味道搞好,還要抓住年輕人的眼球。
    傳統的產品如何做到年輕人喜歡?
    這是一個持久的命題,因為你的品類也會老去,你如何讓你的產品不再傳統,能夠讓新一代的消費者接受并喜歡它,這是
    一個長久的課題。

    把一個品牌做潮并不難,但是把一個傳統品牌做成年輕人的心中的潮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們做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事情,融入了很多年輕人能夠去討論的元素。例如臭豆腐月餅、漢堡、燒賣、臭豆腐香水等。

    12年的臭豆腐創業經歷,讓他有兩點深刻認知:
    1、做區域品牌要鏈接區域文化才是長期主義;2、消費品領域,未來會誕生越來越多的區域品牌和全國頭部品牌并存。
    吳淑芬    前麥當勞漢堡大學校長  
    《創變增長-解鎖萬店連鎖增長密碼》

    從各類千店萬店品牌中,我們總結了餐飲的經營模式可分成三大類。

    一類是區域加盟,像黑色經典,它會延伸出來區域加盟或者是發展式加盟,或借由某一個區域的代理以及合資的方式拓展加盟。

    第二個模式就是單店式、多店式、加盟全案托管式并存的模式,兩者彼此做良性的競爭和互相的支援。例如麥當勞。

    第三個模式就是直營、類直營模式。

    她認為,完成開店,事情不是到此告一段落,一定需要一定的績效標準給予加盟商。簡單來講,可以從五個維度衡量加盟商表現到底好還是不好,第一個就是卓越營運、第二就是人員發展,第三就是有沒有能力不斷提升營業額,第四是這個加盟商有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他的財務能力能不能支撐品牌拓展新的門店等,第五是加盟商的積極參與度。
    圓桌對話:  
    餐飲連鎖擴張如何破局?

    會議特邀
    軍師智庫餐飲研究院院長&創業中國人專家導師歐峰老師,分別與姚稷大鐵鍋總經理肖小軍、巡湘記創始人歐陽俊平、魚非魚創始人劉峰、壹馬資本創始人小馬歌、魔學院華東區負責人雷云、辰智大數據創始人葛建輝就“餐
    飲連鎖擴張如何破局?
    ”進行了思想碰撞。

    單個品類擴寬為千店連鎖品牌,其中的關鍵因素有哪些?連鎖人才管理體系如何推進?餐飲連鎖經營模式未來拐點在哪?《餐飲界》新媒體將以一篇專題對圓桌對話全面報道,敬請期待!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55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10日 17:02
    下一篇 2021年11月10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