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汁肉夾饃做法太詳細了!圖文解析選料、鹵肉、制饃全過程

    臘汁肉夾饃

    是陜西家喻戶曉的名小吃

    一日三餐幾乎都能見其身影

    如今

    肉香饃脆瓤松軟的它

    已經火遍大江南北

    各家因選料、鹵肉、制饃

    的工藝不同

    口味不一

    今天,我們請來西安

    陽光國際大酒店的付紹松師傅

    從以上三點講起,逐一演示

    將各自的技術要點層層剖析

    做好的肉夾饃不見其形先聞其味

    白吉饃外皮酥脆

    臘汁肉香氣十足、油潤不膩

    臘肉汁浸入饃里,綿軟入味

    想學習肉夾饃的親

    記得點贊收藏呦~

    臘汁肉夾饃

    制作/付紹松

    選料:豬肋肉+五花肉
    豬肋骨肉10千克入冷水浸泡刮洗干凈,瀝凈水分后改刀成重約1千克的長條;帶皮五花肉5千克刮凈毛茬,同樣改刀成條后洗凈血水備用。
    臘汁肉:
    大火逼腥 小火熬香 微火入味
    肉夾饃的核心在于臘汁肉,而鹵制臘汁肉時對火候的把握尤其重要。首先要開旺火將肋骨肉中的腥味快速逼出;湯汁燒沸后轉為小火,保持湯面“微沸不翻花”的狀態燜煮兩個小時,將肋骨肉全部制熟;最后要用微火繼續燜煮三個小時,讓肉中的油分全部析出融入臘汁中,而湯里的濃香又能“鉆”回肉里,所以臘汁肉才能香而不膩。這款臘汁用的時間越久香味越濃郁。

    鹵制臘汁肉:
    高湯100斤倒入湯桶中燒沸,撇去浮沫。將五花肉皮朝上與肋骨肉一同整齊碼入桶中,先加糖色80克,然后調入醬油2000克、鹽600克、料酒500克、大蔥段500克、姜塊200克,放入裝有藥料的紗布袋(
    桂皮、草果、小茴香、玉果、砂仁、良姜、蓽撥各30克、丁香25克、八角20克、花椒20克
    ),頂端鋪竹箅子,上壓一塊石頭,使肉全部浸于湯汁中,開大火燒沸后轉小火,保持湯面微沸狀態燜煮2小時,然后開微火繼續浸煮3小時,撈出晾至不燙手時拆去骨頭,五花肉皮朝上與肋骨肉一同放入不銹鋼托盤擺整齊。

    制作關鍵:
    1.第一鍋臘汁煮出的肉香氣不足,待使用十次以上,豬肉中的油脂和香氣才能漸漸溶入臘汁中,此時再鹵肉便能達到香卻不油、肥而不膩的出品效果。

    2.保存臘汁時需注意三點:首先,每天都要將臘汁燒開且不能見生水,否則容易反酸、變質;另外,每次鹵肉結束都要打凈肉碎和細渣;第三,可以將打掉渣滓的臘汁放在零下10℃的冷庫中保存。

    技術探討
    左汀:
    100斤高湯、15斤豬肉,放4斤醬油,按照這個比例煮好的臘汁肉當時看著顏色紅亮,但放得時間越久色澤越黑,我建議將醬油用量減為500克,添冰糖300克。冰糖不僅能祛腥增鮮,還可使臘肉汁濃稠醇香,剩余的臘汁肉放置上三五天也不必擔心顏色發烏。還有一點,臘肉汁保存時要打凈渣滓,但是不能打掉表層漂浮的臘汁油,這層油能夠防止揮發,鎖住湯中的香氣。

    1.洗凈的肋骨肉和五花整齊碼入湯桶中,調糖色、醬油等調

    2.頂端鋪竹箅子,壓上石塊,大火燒沸

    3.鹵熟的臘汁肉油潤光亮,肉皮和肥肉入口即化

    白吉饃:鋼圈虎背菊花心
    白吉饃的外形講究“鋼圈虎背菊花心”,外皮酥脆,內芯卻非常綿軟。下面由付師傅從和面到烙制分步解析。

    制作白吉饃生坯:
    1.中筋面粉4000克納入盆中,加30℃的溫水2000克拌勻成棉絮狀,老酵面(
    也稱“面頭”“引子”
    )50克撕成絮狀放入盆中,再慢慢添涼水500克(
    添涼水可以使面團更結實一些
    ),揉勻成表面光滑的面團,常溫餳發2小時,然后加堿水和面粉各500克再次揉至光滑。

    2.將和好的面團搓成長筒狀,分成每個重約75克的劑子,將劑子搟成一端細、一端粗的長片,用搟面杖將其壓平,表面刷一層臘汁油(
    出品帶有豬肉的香氣
    ),從較細一端開始卷起成花卷狀,底端收口。

    3.將花卷狀面團的正反兩面快速在案板上摔打兩下,用手輕輕按壓成餅狀,然后用搟面杖壓成直徑為10厘米的圓形生坯。

    4.雙手托住生坯,兩手的四指向中間曲起,將圓餅制成碗狀,在“小碗”底部輕輕按一小窩。

    制作關鍵:
    1.制作白吉饃只需加入少部分死面,倘若全用死面,做出的饃口感發“死”;若是全用發面,烙制過程中饃坯遇熱鼓起,影響使用。

    2.片狀面皮兩端粗細不同,壓成餅后才能出現條紋狀的“虎背”;將較粗的尾巴收在底部,搟好的圓餅邊緣會有明顯的一道印記,烙好后沿此印切開夾肉,更易操作。

    3.花卷狀面團放在案板上摔打,可以使面團松弛,烙好后內部綿軟。

    4.面餅制成碗狀,然后在碗底捏出小窩,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形成“菊花心”。
     
    烙制:
    小火不加油 烙烤12分鐘
    舊時多用鐵鏊子來烙餅,講究小火慢烙、木炭加熱,如今在酒店中推出時多用電餅鐺代替鐵鏊子,烙餅時仍需講究小火加熱,不加一滴油,烙足12分鐘。

    首先將電餅鐺開至180℃預熱3-4分鐘,然后將生坯“碗底”朝下放在電餅鐺上,烙約2分鐘后給其翻面,此時“碗底”已出現一個淺黃色的“小鋼圈”,將鼓起部分拍平繼續烙5分鐘至白吉饃邊緣呈淺黃色。取出后將烙好的饃放入底火、面火分別為200℃的烤箱里烤5分鐘至脆,烤好的白吉饃兩面微微鼓起,“大鋼圈”外套著一個“小鋼圈”。

    制作關鍵:
    電餅鐺內不放油,必須小火慢烙,才能達到皮酥內軟的口感。

    走菜流程:
    將臘汁肉切成碎塊,夾入用刀切開的白吉饃中即可食用。

    1.餳發好的面團揉搓成長條,然后下成每個重約75克的劑子

    2.將劑子搟成一粗、一端細的長片,然后卷成花卷狀

    3.將“花卷”壓成圓餅狀,繼而搟成圓形面餅

    4.雙手托住面餅,兩手的四指微微向上曲起,將面皮“窩”成“碗狀”

    5.在“小碗”底部捏出“菊花心”

    6.另一面的花紋則是“虎背”

    7.“小碗”底部朝下放在燒熱的電餅鐺上,180℃加熱2分鐘后,給其翻面,出現金黃色“小鋼圈”

    8.拍平凸起部分,繼續烙5分鐘


    9.然后放在烤箱里烤5分鐘至熟,并出現“大鋼圈”

    10.臘汁肉切碎后夾入用刀切開口的白吉饃中即可上桌

    編輯/張可丹


    你可能還想看
    潼關肉夾饃

    咨詢電話:

    0531-87065151

    18253197805(靜靜)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彩菜品!

    原創文章,作者:大廚微閱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95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2月15日 18:01
    下一篇 2022年2月15日 18: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