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進入大陸市場并風靡多年。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年輕消費群體,將茶飲消費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2016年,三筆過億的融資,將新中式茶飲推到市場的風尖浪口上。過去的一年,茶飲品牌發展迅速。同時,茶飲品牌的關店數量也與日俱增。
近日,美團點評智能商業部發布《2017中國茶飲門店發展報告》,選取奶茶、咖啡、鮮榨果汁和鮮奶酸奶類4個重要品類,從市場環境、行業發展、消費畫像等維度進行數據分析,探究中國飲品市場的現狀。
市場:現制飲品行業將達千億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消費者對飲品的需求日漸增長。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瓶裝飲料一直是國內飲品市場的老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飲料行業全年累計總產量 18345.2萬噸,同比增長1.90%。
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飲料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收入6429.80億元,同比增長4.24%;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9.93億元,同比增長0.68%。
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不斷增加以及對未來收入增長信心的不斷提升,中國人的消費意愿和消費升級的渴望都在不斷增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價格高于瓶裝飲料數倍的現制飲品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階段。
目前,對于國內現制飲品市場的規模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對中國25個城市15歲到45歲消費者的采樣統計,可得到現制飲品的實際空間應超過千億。
此外有數據顯示,早在2010 年中國茶飲料市場規模就達到 756.26 億,隨著消費升級和追求健康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數字也被投射到了新式茶飲的消費上。中信證券數據顯示,新中式茶飲的市場規模在400億元至500億元。
現狀:飲品店行業的發展特征
茶飲市場究竟有多火爆?
參某在百度指數上搜索“奶茶加盟”。圖表顯示,用戶中搜索“奶茶加盟”的人數在2015年呈現明顯增長,且這種增長一直持續到2017年的現在,沒有出現快速下跌的局面。從整體的搜索量來看,2015年的搜索量是前幾年平均量的一倍。
而根據美團大眾點評的數據顯示,飲品市場目前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1 關店門數激增
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飲品店關店數逐漸增加,17年上半年飲品店關店數超過開店數28%。
參某認為,飲品市場的火爆引發了大量的跟風現象。在資本市場和消費者的雙重選擇下,飲品市場面臨洗牌的局面,大量的茶飲門店被市場淘汰。
2 二三線城市成新增長點
數據顯示,北上廣深、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2017年4月飲品店門店數同比增長分別為6%,1%,29%。
過去兩年,以喜茶、因味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新中式茶飲以消費能力更強的一線城市為發展首選,并在形成較強影響力后逐步布局二三線城市。而隨著新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消費能力的提升,許多新興的茶飲品牌也紛紛布局。
對此,波士頓咨詢公司認為中國的小城市中產消費熱情正在飛速發展,飲品店可能正趕上這一浪潮。
3 人均 15 元以上飲品強勢增長
相比于整體增長的疲軟,人均15元以上飲品店數量在各地都有明顯增長,較高品質、服務和環境的飲品店正在一二線城市飛速發展,這也預示著品質飲品趕上了消費升級的風口。
對比:4大現制飲品品類發展現狀
數據顯示,在奶茶、咖啡、鮮榨果汁和鮮奶酸奶類這四個飲品店類型中,奶茶店增長迅速,鮮榨果汁店增長疲軟,咖啡店出現負增長。
在中國茶文化的底蘊下,茶飲市場呈現較快的發展趨勢。30年的發展過程,奶茶品類從路邊攤的勾兌飲料,逐漸成長為人均消費較高的潮流飲品。
在消費升級的推波助瀾下,國內奶茶價格水漲船高,逐漸擺脫“廉價”的標簽。
數據顯示,奶茶店2016年發展比較迅猛,超過8000家的省份從年初的2個增長到年末的6個。近期數據顯示,全年茶飲店增長率內陸明顯高于沿海,貴州、甘肅、西藏增長率最高。
2
普通咖啡制作幾乎零門檻,使得幾乎任何服務業場地都可以提供;便利店、咖啡販賣機的推廣和普及,對低價咖啡市場造成了強烈的沖擊。
麥肯錫認為中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越來越高;咖啡品牌的連鎖一般意味著穩定的口味和可靠的質量,品牌形成獨有的文化標簽,都形成對客戶有效地綁定。
數據顯示,全國鮮榨果汁店數量整體上漲;超過1000家門店的省份從16年初到17年6月從5個下降到3個。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的鮮榨果汁門店數均出現下降,而海南、甘肅、寧夏、貴州、江西的增長率都超過了100%。
鮮奶酸奶類飲品店的關鍵是把控奶源;要么是背靠奶廠、要么是進口奶源;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奶業上下游更注重產品安全。
較大的品牌有風行牛奶、奶牛夢工廠等,多數背靠奶廠,擁有自己的奶源或加工廠,局限于少數幾個省份,鮮有全國性品牌。
用戶:到底是誰在消費?
了解行業,要研究商家和同行,更要了解費者飲品店的消費者是誰?他們的消費能力、消費意愿如何?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消費者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1 消費頻次與人均消費額的增長
消費頻次與年均交易額不斷上升,在外消費飲品已逐漸侵入每個消費者的生活之中,每年在飲品上的支出也逐年增加。
2 飲品店的季節性周期
飲品店銷量有明顯的季節性周期,7、8月的暑季和假期為銷售高峰期。
3 女性是飲品店消費的主力軍
飲品店消費者中女性的比例占76%,其中咖啡男性比例相對最高,鮮奶酸奶男性比例相對最低。
4 女性買得更多,男性買得更貴
在飲品店消費客單價最高的是35歲以上男性;女性比男性年均消費頻次更高;各年齡段消費頻次無顯著差異。
前瞻:茶飲市場發展的關鍵是什么?
近千億的現制飲品市場,該如何把握住發展機會?
參某認為,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差異化
第一批奶茶就是死在了高度同質化上,大部分零散奶茶鋪的產品、味道都是千篇一律。
喜茶和一點點因為推出更新的奶蓋茶,同時以傳統沖泡茶打底,區別傳統意義上的奶茶,才從市場的白刃戰中脫穎而出。
2、供應鏈
飲品店不光作為生產銷售終端,而是要逆流而上,滲透原料供應上游,不僅因為中間環節減少而節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親自把控食品原料品質。
3、密集開店
奶茶行業絕大多數依舊是做的“流量”生意,以各零售點連接客流。所以“點”越多,構成的“面”越大,同時上升的還有消費者對品牌的熟悉度和選擇概率。
4、借助資本力量
通過資本市場的協助,茶飲品牌的布局和發展可以得到極大限度的提高。
目前的飲品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想要在飲品行業展露頭角,更要注意這其中正在發生的品牌、品質、品類的升級。
中國餐飲公關力第一書 全面系統闡述 “餐飲危機公關+品牌造勢+互聯網營銷” 一鍵get餐飲“公關力”修煉“三大寶典” 揭秘海底撈、肯德基 、
星巴克、周黑鴨等品牌危機公關“套路”
獲蠔門九式、胡桃里、
云味館、Kao鋪等餐飲品牌創始人傾力推薦 《餐飲公關力,一本書扭轉餐廳形象危機》
正式預售
訂閱方式
也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
聲明:本文數據來源于美團點評智能商業部發布的《2017中國茶飲門店發展報告》,餐飲界(微信ID:canyinj)策劃整編,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圖片 關注更多干貨
千聊是微信上最好用的知識變現語音直播工具,可搜索“千聊live”微信公眾號,學習與你有關,對你有用的知識。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精彩
【轉載原創聯系】
微信:wuya0990
【商務合作聯系】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戳閱讀原文,預定限量簽名版!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