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官方解釋它是一種信息資產,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借助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通俗來講,它是傳統數據庫難以處理的大量且多樣化的數據,有著數據容量巨大(Volume)、數據增長速度及處理速度快(Velocity)、數據類型多樣化發展(Variety)的“3V”特點。
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稱大數據是一場革命,將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于餐廳,大數據的威力在于它可以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習慣、用戶喜好等轉化為一眼通透的數據顯示,有助于餐廳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走向。
大數據時代,一方面,消費者看數據選擇餐廳,另一方面餐廳也在多方面借助大數據指導經營。例如,我們在某個訂餐平臺訂購了某個餐廳的外賣,在其后的一段時間里再訪問時,平臺就會從海量商品中為我們“挑選出”一些同類型相關的菜品,這種有著明顯導向性的推介,即是大數據分析用戶的消費喜好后智能匹配的結果。
從“為什么”到“是什么”的思維蛻變
在大數據時代來臨之前,人們的數據分析還停留在人工樣品采集、數據分析等方式,取有一定時間、區間跨度的樣品進行集中分析,再根據樣品分析數據統計結果推斷出結論,這就是一個反復疑問、推敲的過程,但最終推斷結果的客觀性卻略顯不足。
舉個簡單的例子,要確定一間餐廳在某一時間段的平均客流量,就需要在周末、工作日、節假日、活動日等各種時間段去蹲點數人頭,這是一個工作量巨大且枯燥無味的差事。但當餐廳統計完各種數據、分析出結論時卻又發現,人流與季節也密切相關,不同季節的人流量相差甚大。所以,由于傳統人工采集分析數據的局限性,針對短時間、小區間范圍的小規模數據尚且無法做到客觀全面,對于長時間、大空間范圍的大規模數據來講,就更談不上精準二字了。
大數據則不然,它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能實時收集各類信息,哪怕很容易被人遺漏的邊角信息也會被統計出來。例如阿里巴巴旗下各大電商平臺,只要用戶在平臺上產生過購買行為,哪怕是瀏覽過某個產品網頁,都會被平臺記錄,這樣用戶的購買時間、消費記錄、喜好興趣、行為軌跡等信息會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庫。通過這些大數據,阿里就可以很精準地制作出一幅非常完整的“用戶電商消費圖譜”,能精準地描述各個年齡層次的消費習慣、各個行業的關注熱度及不同類別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等,從而為更多電商從業者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
數據來源:辰智大數據《中國消費族譜餐飲特篇》
在 2016 年,上海辰智大數據與上海交大繼續學院聯合公布了《中國消費族譜餐飲特篇》,報告選取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武漢、沈陽、濟南、青島、福州、廈門、西安、鄭州共 15 個整體購買力較強的城市作為數據分析對象,覆蓋了華北、西南、華南、華東、東北 5 個區域。他們希望通過系統全面的數據分析,為餐飲行業發展做出指導。報告數據(如上圖所示)顯示,食客外出就餐時最常點果汁,特別是現榨的果汁 / 蔬菜汁,占比在52.5%;此外,包裝茶飲料、免費茶水、包裝乳 / 豆制品也是食客點選較多的飲品;而食客最少點的飲料包括餐廳現調飲料、包裝碳酸飲料、餐廳特制飲料,占比都不超過 25%。所以當餐廳準備推出夏季飲品時,利用這些數據就能清楚地知道食客的喜好,再去選擇飲品類型,自然會更容易被市場接受。
將數據真正導向價值 效率的提升是關鍵
京東商城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大數據僅在京東物流方面的應用,每年就可以為其減少至少 20% 的運輸損耗。根據對用戶數據的分析,他們能夠預測核心城市各片區的主流單品的銷量需求,提前在各個地區物流分站預先發貨,客戶下單后會在 2 小時左右的時間享受到令人驚喜的物流服務。京東一直在積極地進行數據個性化研究,通過這種個性化的分析和服務來激發一些潛在需求。因此,無論是節約成本,還是鎖定需求提高效益,大數據變現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
那么,對于餐飲業,大數據究竟能為我們做些什么?
選址定位:選址不僅是對店面人流量的分析,還有消費人群屬性、周邊商圈狀況、市場競爭格局等因素,通過大數據系統的分析,能避免選址和定位失誤帶來的損失。
鎖定客戶需求:利用大數據了解顧客真實需求及喜好,可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供客戶最喜歡的產品。
精準營銷:鎖定目標客戶,并根據客戶的消費喜好制訂相應的營銷策略,提高營銷效率,節省人物力成本。
經營決策:不管是當前經營,還是長遠的戰略規劃,大數據都能從市場格局、產品、消費者、營銷等各個維度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持,讓決策更加科學精準。商業經營的本質就是一場效益的較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鎖定客戶需求、創造利潤空間等,這些恰巧正是大數據價值的體現。因此,善用各種互聯網大數據,能提高餐飲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小生意大數據 數據分析沒有大小企業之分
大數據應用專家辰智總裁葛建輝先生曾在一次演講中全新闡述了人、貨、場的數據邏輯,指出每一家店都有它的大數據,無論大小。葛建輝用“誰是我的客戶,顧客什么時候來購物,如何更加有效地接觸客戶,顧客忠誠計劃的效果如何評估”等闡述了“一家店的大數據”,以及數據到底可以為實體商業做一些什么。
業內人士認為,有了大數據,世上沒有難做的生意,即便再小的生意也需要大數據的支撐。因為在大數據的運營理念里,所有商業行為,哪怕只有簡單的買進賣出,都會有數據產生,而大數據會告訴商家有哪些人買了你的商品、哪些人不止一次地買了你的商品、你家什么商品最好賣、在什么時間最好賣等,這些會引領商家做出更好的經營決策。舉個例子,哪怕是一個賣茶葉蛋的個體戶,大數據也會告訴他在哪個地方最好賣,什么口味的更受歡迎,需不需要搭配點豆漿、油條之類的一起賣,從而讓經營效率更高。
總之,大數據之于餐飲業,既可以是對當下經營狀況的分析總結,也可以是對未來發展動向的預測;既可以為大型餐飲品牌所用,也可以為小型企業甚至個體戶提供參考。未來大數據的應用程度將直接關系到餐飲企業發展迭代速度,誰掌握了大數據,誰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鶴九三問
您的餐廳有運用到大數據嗎?
如果有,在哪些方面有運用到大數據?
是僅僅將大數據作為一個營銷工具來運用,還是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
原創聲明:本文摘自《互聯網+餐飲 一本書讀懂餐飲互聯網思維》,作者鶴九,屬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ID:canyinj),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試著回復以下的關鍵字
打賞、選址、單品、大數據、轉型、管理、差異化、O2O、星巴克、王品、麥當勞、海底撈、豆撈坊、外婆家、黃太吉、伏牛堂、人人湘、雕爺、很久以前……
回復“購書”獲取全網購書限時優惠
合作/投稿/商務等,歡迎勾搭參某!
微信號:mengguimiao
戳閱讀原文,參與免費送書活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