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6.2020
導讀:疫情的反復,讓北京餐飲業再次陷入危機:逐漸恢復的生意,再次沒有了,客流腰斬,現金流收入驟減,有人主動關店,有人嘗試創新,今年的北京餐飲業,真的是很難,很難…
本文1517字;需6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6月23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疫情防控第130場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言人通報了一確診病例:一名餓了么外賣員確診,且確診前平均每天接50單。
據悉,該外賣小哥從6月1日至17日每日通過餓了么平臺接單送餐,平均每天接50單左右。由于與顧客廣泛接觸,波及面廣,給防疫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
02.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表示:凡是曾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或與其相關人員有過接觸的必須全面檢測,各類農貿市場、餐飲、食堂、外賣、快遞、物流等人員必須全面進行核酸檢測;
中高風險街鄉、醫務人員、防疫一線人員和交通、商超、銀行等服務領域人員必須全面檢測。
03.餐飲外賣業務也因此受創。
旺順閣北京門店營業額和客流均有下降,特別是以聚餐宴請為主的街邊店受影響更為突出,整體客流周環比下降約2成。
“上周較前一周外賣業務環比上升10%,但是餓了么送餐員被檢查出疫情后,外賣銷售額下降10%-20%。”另外一家連鎖火鍋店品牌井格相關負責人則透露,在餓了么送餐員被確診后,外賣業務下降25-30%04.二次疫情導致與三文魚相關的日料店,生意瞬間跌至谷底。據將太無二創始人邢力透露,目前的營業額只有去年同期的8%,業績近乎可以忽略不計。村上一屋創始人何世元也表示,目前因為疫情復發,村上一屋的門店營業額減少了80%。
05.6月16日,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由三級調整為二級管控措施。對于餐飲業,具體包括:控制就餐人數、確保用餐間隔一米以上、停止酒席宴會群體性聚餐等。目前北京市的餐廳已經全部要求不接待聚集性用餐、要求顧客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隔桌用餐、設置一米線、走一桌消毒一遍等措施。
西貝公關總監于欣表示“6月11日北京疫情以來,到6月21日,環比前10天,北京地區總營收環比下跌36.35%,總客流環比下跌55.72%”此前門店平均每日會準備300~400人的用餐量,但自6月15日以來,就將準備的用餐量下降至100人,但這幾日的用餐人數不滿百人。
06.二次疫情給餐企帶來的更大困難在于,員工相比第一次疫情的時候,已經是全面在崗的狀態,且供應商的貨款都需要結,而二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所導致的生意腰斬,不僅現金流損失,食材過期損失,對餐飲行業的資金壓力非常大。
豐臺區錦州飯店的負責人說道:15日開始我們就把餐廳關了,什么時候恢復看疫情走勢,畢竟在中風險區域,現在餐廳開門一天,就賠一天錢,算是及時止損吧,可以降低成本,主動權還掌握在自己手里。局氣餐廳在之前的疫情一直處于停業狀態,這幾天疫情復發的營業額,比5月剛恢復營業的時候還要差,如果持續這種情況,局氣可能會再次停業。
以高價堂食為主的中華老字號“全聚德”開始以群接龍的方式賣“肉龍”,開始了外擺業務,小區里提前下單打8折,次日配送上門。也有餐飲品牌開始了直播帶貨的嘗試,在北京消費季活動當中,全聚德、華天、松鶴樓、峨嵋酒家、和合谷、吉野家、肯德基等大型連鎖餐飲品牌進行了一場專場直播,企業來自淘寶、口碑、餓了么等不同平臺的產品銷售額達數十萬元。海底撈方面也表示,疫情期間,公司結合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積極創新業務模式,開展新業務,如攜手蜀海供應鏈推出生鮮直配便民服務,以及基于顧客居家烹飪場景的需求,推出了“海底撈開飯了”方便菜肴等業務
09.北京二次疫情,帶來的是貨源不暢、客流下降、門店歇業、房租壓力、消費者信心、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對于北京餐飲業來說,這是一場“硬仗”10.多位餐飲從業人士表示,今年沒有別的想法,2020,不死,就算成功。
疫情反彈,你所在的城市受到影響了嗎?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讀sir
素材參考:中宏網 華夏時報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丨乘風破浪的粽子們
丨海底撈是怎么一步步爬上餐飲金字塔頂的?
丨東北面包大王失足上海灘
丨餐廳到底該不該收茶位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