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2020
導讀:沒有什么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火鍋,在這個冬季成為了年輕人的最愛。
本文2504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餐飲收入為41896億元,同比增長9.4%;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為8528億元,同比增長7.2%。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火鍋行業收入將超過萬億元,而且火鍋品類近三年仍有持續攀升趨勢。其中大眾市場份額最大,但是中高端市場增速最快。從地域維度來看,一線城市市場增速較快,其他城市消費潛力有望在未來五年被激發。 接下來,我們將以數據為證,探討一下這些年,火鍋行業的發展都有哪些特征和變化,未來的火鍋行業,又將有哪些機會浮現。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及消費升級,中國餐飲市場正在以10%年增速穩健發展。中國餐飲市場由三部分構成,中式餐飲、西式餐飲和其他,中式餐飲約占80.5%份額。中式餐飲又可分為中式正餐(含火鍋、四川菜、廣東菜等),中式快餐及其他(含快餐、美食廣場、燒烤等),中式正餐約占70%中餐份額。在餐飲行業所有細分領域中,火鍋是最大細分品類,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增速超其他品類及行業平均增速。 按照人均消費價格,火鍋可分為大眾、中端和高端三個層次。
2013-2017年火鍋中高端市場增速快,超過大眾市場,預計未來仍將保持較高增速。這主要受益于城鎮化進程及消費升級,消費者擁有更高消費能力,更加關注食材品質與服務質量等。此外,社會節奏加快,人們更傾向于外采就餐以節約自主烹飪時間。
2018年中端市場強勁爆發,人均消費金額及消費人次均大幅提升,以川渝、 北派和粵系火鍋為主導。火鍋作為餐飲行業市場規模最大和增速最快的細分賽道,將在未來三年迎來超過7000億的市場空間。相比其他餐飲業態,火鍋每平米營收2.63萬元,平均凈利率11.76%,高于其他品類,是餐飲行業的優質賽道。 火鍋門店遍布全國,行業競爭格局分散,連鎖化率較低。
2018年全國火鍋門店已近40萬家,其中以麻辣口味為特色的川渝火鍋占比超過60%,是最大的火鍋細分品類。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毛肚在全國川渝火鍋中點擊率超過80%,成為川渝火鍋中點擊率最高的菜品。同時,毛肚也是消費者心中最喜愛、最推薦、 最在意的火鍋單品,在大眾點評平臺被推薦次數超過150萬次。隨著外賣平臺APP日漸普及與年輕人生活方式改變,中國外賣市場快速發展。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2018年在火鍋行業營收結構中,火鍋外賣占據行業5.7%市場份額。同時,從2018年火鍋關鍵模塊營業額增長情況來看,火鍋外賣業務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其他模塊,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火鍋產業鏈上游是火鍋食材原料的生產、加工與配送,常用原料包括肉制品、動物內臟制 品、海鮮、蔬菜類、辣椒、香油等,品類豐富,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別,市場基數大且增速較慢,發展成熟。火鍋原材料產地和運輸管控能力直接關乎火鍋口味與品質,因此海底撈等大型火鍋連鎖企業積極建立自有生產基地,保證食材口感品質,降低采購與配送成本。
火鍋產業鏈中游的火鍋料制品,以速凍魚糜制品和速凍肉制品為主。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及魚糜制品營養價值逐漸被消費者認可,魚糜制品日趨普及。同時,消費方式的多樣化使魚糜制品不僅局限于火鍋食材,也用于關東煮、麻辣燙等多種消費形式,行業增長空間打開。 火鍋料制品是整個速凍市場最大細分領域,占30%以上份額。火鍋料制品行業集中度較高,2018年CR5約為17.6%,安井食品等頭部企業優勢較明顯。
火鍋產業鏈下游的火鍋餐飲行業,主要包括傳統火鍋門店、火鍋外賣和新興方便火鍋三大板塊。在我國傳統火鍋門店中,75%為單體門店,但連鎖品牌集團因其資金和供應鏈等優勢,積極拓店以擴大市場份額,將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根據鯨準數據,截至2019年9月共有 28個項目涉及火鍋外賣業務,除海底撈和呷哺,其余均處于早期融資階段。
自熱火鍋近三年走紅電商,增速較快,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30億元。我國火鍋市場格局高度分散,玩家眾多,2017年CR5僅為5.5%,2018年為7.3%,以夫妻店為代表的單體門店占75%比例,且不斷有新玩家進入,行業競爭激烈。這種情況短期內難以改變, 原因在于火鍋的高利潤率和低壁壘,吸引了眾多市場參與者。在火鍋賽道眾多玩家中,海底撈、呷哺呷哺和巴奴毛肚火鍋分別代表了獨具特色的三種經營模式。海底撈1994年成立于四川,定位中高端市場,是火鍋行業龍頭,已成為“服務” 的代名詞。
1994-2004年為經營探索期;2005年起拆分內部職能部門,布局火鍋行業全產業鏈, 將內部費用成本部門轉變為利潤中心;2012年起開啟標準化之路;2017年起加速拓店擴張。呷哺呷哺1998年成立于北京,定位大眾市場,開創了時尚吧臺式小火鍋業態。 公司于非典期間成名,餐廳網絡逐漸擴大;2016年進行品牌升級,向中高端市場探索業務邊界。巴奴毛肚火鍋2001年成立于河南,專注火鍋頭道招牌菜——毛肚,定位中高端市場,已成為 “毛肚火鍋”代名詞。
建立底料加工廠和中央廚房,實現規模化生產以保證口味穩定,始終踐行 “產品主義“核心理念。根據消費者調研數據,90后消費者(21-30歲)已成為火鍋主流消費人群,占整體消費者數量53.1% 。其中,63.6%消費者每月可支配收入集中于3000-10000元,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成為火鍋消費主力軍。
隨著消費升級和可支配收入提高,外出就餐成為人們的常見選擇,過半數消費者每月外出就餐花費500-1500元。火鍋是人們外出就餐的常見選擇, 過半消費者外出就餐次數中有10%-30%選擇火鍋,且以70-130元中高檔火鍋居多。
火鍋消費具有明顯季節屬性,消費者在秋冬季節對火鍋更加青睞,聚餐、饞嘴、天冷是吃火鍋的主要原因。 而且火鍋也具有較強的社交屬性,消費者通常3-6人用餐,人群兼容朋友、家人、同事等,是聚餐約會的重要選擇之一。火鍋消費者對麻辣易上癮的川渝火鍋口味最為青睞,在問卷受訪者中有約25.7%為典型川渝火鍋消費者;牛羊肉大類內含細分品類多樣,在全國范圍內整體接受程度較高;毛肚是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火鍋頭道招牌菜。菜品質量是火鍋消費者為關注的因素,其次為價格、 環境、服務、口碑及其他。
你身邊的火鍋店生意如何?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靜靜
本文來源:蛋解創業(manjiechuangye)授權轉載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