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一串》背后,才是中國最真實的餐飲行業


    26.08.2019




    導讀在深夜擼串的人,是真實的,而在深夜繁榮的燒烤攤兒,更真實。

    導語

    本文2322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中國的深夜食堂,
    大多在街頭巷尾

    2017年,黃磊翻拍的中國版《深夜食堂》一經播出,立刻引來了鋪天蓋地的罵聲,豆評分一度低至2.3分。

    演技浮夸,大量廣告植入,都讓劇集質量低下;
    更不用說男主角穿著和服說中文,餐廳經營模式全套照搬日式居酒屋等違和操作。
    看過的觀眾都大呼“辣眼睛,不土不洋的,這到底是個啥”?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這部粗制濫造的翻拍劇卻引發了一系列積極的討論——中國的深夜食堂,到底該是什么模樣?
    日本“深夜食堂”里,老板和廚師跟客人是公共關系,美食背后是人格魅力,精致背后更多的是無聲悲感。
    《深夜食堂》在對日本文化符號移植中,完全忽略了屬于中國人的宵夜特點。
    不同于日本冷感寂靜夜食文化,中國的宵夜講究熱鬧喧囂的煙火氣。
    不需要各種儀式感,各類不同階層的人群聚集一塊,情緒熱烈,吵鬧喜感。
    感染人的其實并非是吃,而是后半夜出游的人群,放肆大膽,奔著的就是以吃宵夜為名盡情宣泄的勁頭。
    于是,紀錄片《人生一串》帶著真正合中國人胃口的“深夜食堂”橫空出世。
    并迅速獲得了各方的好評,第一季豆瓣評分獲得了9.0的高分。
    ▲《人生一串》的豆瓣評分
    02
    《人生一串》,
    串的是中國最真實的餐飲現狀
    早先,賈樟柯導演曾經提過一個著名的“盆景論”:“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只是中國的幾盆盆景,不是真實的中國。
    好看的盆景太少了,三四線城市才是中國真正的樣子。
    餐飲行業也是如此,上市的海底撈,請專業營銷公司做策劃的西貝莜面村,甚至包括很多一二線城市的頭部餐飲企業,都只能說是修剪得光鮮漂亮的盆景。
    這些品牌有欣賞的價值,但卻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國餐飲”,畢竟中國那么大,有太多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
    《人生一串》的劇組奔赴了中國幾十個城市,給我們展現了從一線到十八線,首都到縣城,最真實的餐飲行業現狀。
    1.哪有那么多可靠的供應商,
    原材料采購,還得靠自己
    要說餐飲中的“盆景”和普羅大眾有什么區別,供應模式應該算一個。
    中國大部分餐飲老板,都沒法過上每天只管開店,所有原材料由供應商送貨上門的生活。
    這一點,《人生一串》的每一集幾乎都在重演。
    第一集的小二哥,常常在西昌市和海拔兩千米以上的涼山彝族農戶人家之間往返,為的就是能親自挑選優質的乳豬,來保證自己招牌菜“涼山小豬肉”的口感;
    第二集,在廣州從事海鮮燒烤的餐飲老板們,店里的客人也許還沒走完,就得趁著凌晨兩點,水產市場最熱鬧、海貨最新鮮的時候,前去“搶貨”;
    不僅肉類需要老板親自挑選采購,素菜也是一樣。
    第三集中,老板大彪烤的干豆腐干,就是老婆每天一大早去集市上扎在人堆里“搶購”來的。
    除此之外,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有些老板為了保證食材的穩定供給,還會和他們的“供應商”搞好關系。
    比如那個烤蠶蛹的哥們兒,常常會帶著好酒去山上找護林員喝酒,久而久之,兩人關系好了,護林員總能給他拿些稀少、優質的“食材”。
    當然,也有餐飲老板選擇“自建供應鏈”:
    在新疆賣烤全羊的阿不都,店在國道邊上,而所有的食材,則來自他家自己養的羅布羊;
    賣海貨的漁民,也就近在漁村里支起了燒烤攤,自己現撈現烤,品質有保障。
    2.別的都太花哨,
    人情就是最好的營銷
    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好酒不怕巷子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也有越來越多的餐飲經營者學著通過先進的營銷手段,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顧客。
    但還是那句話,中國人太多了,開餐館的,也太多。
    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峰終定律”、“裂變思維”,也不是所有人,都請得到專業的營銷人才。
    大部分的餐飲老板為了維持客流,使用的還是“拉人情”這樣,從古流傳下來的老辦法。
    不論是賣小豬肉的,還是賣烤蠶蛹的,大多是有機會就得跟客人喝上一杯,陪著客人聊聊天吹吹牛,聊出了交情,人家下次就還來你家。
    ▲小二哥在和遠道而來的顧客喝酒唱歌拉交情
    位于高中校對面的燒烤攤老板,更是在忙碌之余擔當起了學生們的心理輔導員,與學生老師們打成一片。
    不少學生離開校園后,依舊還會回到這里,如果不是懷念這份人情和老味道,便再找不出其他的理由了。
    3.時代走得太快,
    稍微慢一步,就跟不上趟
    除了“傳統”,在《人生一串》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進步。
    第五集中,年輕的小龍蝦店老板開始在抖音上直播教大家烤小龍蝦,借助著熱門社交軟件的便利,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門店。
    第三集中賣烤土豆的錢峰,則在烹飪器具上琢磨出了新花樣,將土豆串吊在缸里烤,從而在眾多競品中達到了“脫穎而出”的效果。
    在《人生一串》中,我們看到了太多這樣的創新,不止是食材上的創新,還有烹飪工具、烹飪手法等等各方面的創新。
    但即便如此,很多店也依舊有些跟不上節奏。
    第三集那位賣烤腦花的老劉,原本是市場上烤腦花品類的引領者,但當重慶市場上陸續出現許多同品類的連鎖店時,老劉的經營就變得困難起來。
    他的路邊老店再地道,也爭不過成批成批的新潮連鎖店,更不用說這些店還快速地開發了多樣化的口味,以及產業化的營銷。
    消費者是不會等著你進步的,你要非不進步,那也沒人在乎。
    除了自身的原因,成本也是壓在所有中國餐飲企業頭上的五指山。
    整部紀錄片中,經營得最紅火的老太太燒烤也只能窩在舊矮房里;
    最后一集中的阿龍,還在帶著老婆孩子做走鬼(流動攤販),打游擊;
    這也是另一個導致他們生存艱難的原因,要么在夾縫中求生存,要么只能關門大吉。
     03
    《人生一串》為什么火?
    《人生一串》第一季取得圓滿成功后,主創們又趁熱打鐵推出了第二季,第二季雖略遜于第一季的9.0分,也獲得了8.6的不俗成績。
    究其原因,除了其劇集本身質量過硬外,近幾年大眾在觀賞口味上的變化也是重助推劑之一。
    《人生一串》以“暗黑”視角,瞄準最能代表中國真實餐飲行業的燒烤攤,這種帶著煙火氣的原始生活,對觀眾來說,即滿足了獵奇心理,又能找到了生活場景的帶入感,《人生一串》想不火都難。


    你眼中的中國餐飲是什么樣的?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征集餐飲故事

    餐飲經營不易
    如果您也有開店的心得和經驗教訓
    歡迎在留言區簡述自己的故事
    或留下聯系方式
    你的故事,值得分享
    你的努力,應當被大家看到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27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9月26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9月26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