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了好多餐廳發現,餐廳取名這件事兒還真挺有講究!


    名字就像鉤子,把品牌掛在潛在顧客心智中的產品階梯上。在定位時代,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營銷決策之一就是如何取一個好的品牌名字。

    本文2529字;需5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前段日子,開了六年的方大同胡辣湯被告品牌名稱侵權歌手方大同,其創始人康長喜為保住現有名稱前后共花10多萬,在輸掉官司,被判改名后,又不惜再花10萬元來搜集好名字。

    康長喜之所以愿意花重金在品牌名稱上下功夫,是因為他明白,好名稱才是一切戰略的基礎。

    對于餐飲商家來說,在品牌與消費者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品牌名稱就是一張特有的名片,名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品牌的傳播度和辨識度。

    讀sir經過調查后發現,好名字都滿足如下特征:

    一、帶給消費者親切感

    新時代的消費更趨向于情感消費,一個具有親切感的餐廳名稱能瞬間捕獲消費者的感情。

    而從心理學角度講,與消費者產生親近感有兩種方法:

    一個是心理的接近;

    一個是地域的靠近;

    心理的接近

    第一時間靠近消費者心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攀親戚,打親情牌。

    什么“外婆家”、“”老干媽“、”瑞可爺爺的店“、”胖叔叔的絲襪奶茶‘、“老媽米線”等,只要想得到,你可以把一大家子都弄出來做餐飲。

    這種用親情命名的方式讓消費者產生一種家的溫暖,勾起他們記憶里的美味需求。

    地域的靠近

    用“地域+”的方式命名可以幫助餐廳從店名直接篩選客人,精準而有效。

    除此之外,對于餐飲業來說,帶上地域色彩的店名不僅能瞬間抓住同在異鄉的兄弟姐妹們的心,還能讓自己成為家鄉的代言人,在口味同類化的外地脫穎而出。

    比如“重慶小面”、“蘭州牛肉拉面”、“西貝莜面”等,當消費者想要感受某一地域的特色食品時,最先想起的就是那些帶有地域名稱的品牌。


    二、品牌+品類

    用品牌+品類的方式命名,用最直觀的方式告訴顧客你的特色產品。

    這種命名方式共有兩個好處:。

    首先,這種“品牌+品類”的方式可以幫助顧客迅速地作出決策。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當你提著大堆東西。又累又餓的穿梭在購物廣場,此刻你所選擇的一定是那些能夠令自己快速作出抉擇的餐館。

    比如像”很牛的館子“這樣的名稱出現在眼前時,消費者無法判斷其產品定位,也無法判斷消費水平。而假如看見“魏家涼面”,那么想吃涼皮或者不知道吃什么的人就會選擇進這家店。

    我們都知道人的惰性是根深蒂固的,消費者懶得在饑腸轆轆時再去花費時間了解你,那么自然,這家店被pass的幾率就會非常大。

    3秒內不能讓消費者明白你賣的產品,差不多你就已經輸 。

    其次,“品牌+品類”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幫助你成為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

    面對成千上萬的產品信息,消費者習慣于把相似的產品進行歸類,而且通常只會記住某一類產品的代表性的品牌。

    一旦某個品牌意見領袖的地位得以確立,毫無疑問這家餐廳將成為該領域的權威,得到顧客的信任,進而讓產品產生溢價能力。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餐廳流行的“改名潮”,很多原本名字很寬泛的餐廳,都在名稱中增加了品類以此來更好地實現品牌聚焦。

    如“巴奴火鍋”改為“巴奴毛肚火鍋”,“楊記徽菜館”改為了“楊記興臭鱖魚”等。品類的增加幫助他們成為該品類里的專家。

    三、簡單順口

    餐廳取名是為了讓所有的目標客人都能夠很輕易地看懂,能夠很順利地在客人之間進行流傳。所以餐館名字不能夠太晦澀,不要有太多生僻字。

    在我們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里, 你必須把你的信息削尖了,才好讓它鉆進人們的頭腦,你必須清除歧義,簡化信息。

    書籍《定位》提到:“結果只存在于企業的外部,而在企業的內部,只有成本。”

    換句話說,就是餐廳在做任何決策時都是圍繞成本打轉。

    餐廳取名時,必須考慮自身品牌的傳播成本,名字要好念好記,才能讓消費者主動為你傳播,進而減少自己品牌宣傳和教育受眾的財力支出。

    可口可樂在1927年剛進入中國時,他的中文翻譯名為“蝌蚪啃蠟”,這樣奇怪又拗口的名字,可想而知,銷量并不好。后來該公司以350英鎊的獎金征集中文譯名,最終得到“可口可樂”這個廣告界公認的最好的品牌中文譯名。

    之所以最好,就是因為它簡單明了,朗朗上口,易于傳誦;不僅保持了英文的音節,還體現了品牌核心概念“美味與快樂”。

    ▲可樂原譯名

    四、名稱可視化

    可視化的名稱有助于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

    神經心理學認為:人的爬行大腦(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腦)更加喜歡視覺化的東西。

    想想為什么“只要抓住機會,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更有可能成功。”這個大家很早就知道的道理沒有被人們口口相傳,直到雷軍說了句“臺風口上,豬也會飛。”?

    這就是視覺化的作用。

    “大龍燚”作為一個火鍋品牌,其名稱就盡量往火鍋的品類特性“麻辣”上靠。由四個“火”字組成的“燚”字形象地展現了其火鍋的視覺特性,消費者光從名字上就能判斷這家火鍋的主體調性。一旦消費者產生了想吃“辣”的念頭,“大龍燚”這個品牌就會第一時間浮現在消費者腦海中。

    ▲大龍燚火鍋在成都音樂節上的廣告

    五、文化共鳴

    一個好的名字,一定能與其目標客戶產生一個共鳴,感受到同一個文化圈的語義。

    比如說如果目標客戶是90后、00后,當以二次元的詞語取名字的時候,瞬間能獲得90、00后的注意和好感,雖然有些商家覺得這樣會損失很多其他非目標客戶,覆蓋客戶有限,覺得大眾點更好。殊不知越想討好所有人,越沒有人理會。

    投一百次籃,不如一籃進框。

    像蜀大俠這類主打金庸文化氣息的火鍋品牌,對于金庸粉絲來說進店消費不僅僅是品嘗美食,更是與武俠人物的一次互動體驗。同樣地,對于那些有閱歷的食客來說,他們就更樂意接受如“玉樓東”、“俏江南”這類風雅古典的餐廳。

    小結

    俗話說得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對于企業經營者而言,在品牌建立的初始階段,能構思出一個令人過目不忘、個性突出的品牌名稱,是幫助品牌贏在起跑線上的強力推進器。給產品起名不僅僅是為了咬文嚼字,更是為自身提供重要的生產力。


    你對餐廳起名有什么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者:謝敏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End—–———-


    品牌VI設計超值套餐,還不快來!??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串天下 |西貝老碼頭 | 海底撈 |

    李雪火鍋 |麻辣空間 |蜀大俠

    人員管理|做餐飲什么是不變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08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7月4日 20:14
    下一篇 2018年7月4日 20:3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