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嘈雜, 匠人的內心, 絕對必須是安靜、安定的。
——李宗盛《致匠心》
李雪火鍋在成都,是一個有著近20載歷史的資深餐飲品牌。
從一個對餐飲一竅不通的社會人,到如今的炒料大師。李雪一路走來,在成都餐飲界,有人奉他為“大師”,卻有人說他是”怪物”。
回顧李雪火鍋走過的風風雨雨,這個豪爽的川東漢子,是整個成都餐飲市場的見證者。
本文3273字;需9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一、起家
“我最開始做火鍋,為的不過是吃飽穿暖,養家糊口。”
2000年之前,李雪還在江湖上漂,2000年之后,李雪拖家帶口來了成都。
那時候餐飲門檻低,加上李雪出生餐飲世家,一窮二白的時候,祖宗的手藝給了他靈感,他開始在成都游蕩,尋找白手起家的機會。
為了選一個好的地方開場,在成都人生地不熟的李雪,打了一個出租車,直接讓司機帶他去成都餐飲最繁華的地方。
20多年前,成都最繁華的地方不是春熙路,不是寬窄巷子,而是琴臺路一帶。
尋店的時間持續了大半年,蹬著自行車,載著老婆,日復一日地在找點、蹲點,最后硬生生把一條七匹狼的休閑褲磨出了一個大窟窿。
在這期間,他看過太多的“黃金口岸”,也走過無數聲色犬馬、繁華昌盛的店面門口,但那時,李雪還與家人擠在一間不足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將長條板凳拼在一起充當床板。深秋的成都蚊蟲泛濫,他卻連蚊香都點不起,又哪里來的錢去投“黃金旺鋪”?眼瞅著他人靠著好口岸生意蒸蒸日上,李雪卻只能望而興嘆。
功夫不負有心人,即使為被生活所迫,李雪依然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在同仁路找到一間不足60平方的待拆鋪面,這個地方一來符合他窘迫的狀況,二來靠近琴臺路,每晚吃客人氣高漲,且消費能力不弱。
故而在此落下了腳跟。
用李雪的話來說,當時來琴臺路吃飯的,很少見騎自行車的,都是開車來或坐車來。消費水平可見一斑。
選定地方后,李雪咬牙掏出了僅有的1600元買回了9張別人淘汰后吱嘎作響的桌子,就此開始了他的火鍋生涯。
二、摸索
“進這行之前,我對餐飲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去學”
1.口味的確定
2000年的成都沒有幾個自己的火鍋品牌,大街小巷開得最熱鬧的都是重慶火鍋,那些現在00后聽都沒聽過的火鍋品牌主宰著當時整個成都火鍋市場。
為了發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味道,李雪借助餐飲世家的人脈,找到當時成渝兩地名聲在外的十多名炒料大師,通過虛心學習取長補短,通過總結各家的優勢,最終確定了后來李雪火鍋獨特的味道。
而為了完善獨特的味道,李雪在餐飲協會的幫助下收集了當時成都十家人氣最旺的火鍋店底料,與自己的放在一起進行研究,通過加水、淀粉、試菜以及香料調制等方式,觀察不同底料在不同時刻的變化,集萬家之長,最終調試出現在被廣大消費者所喜愛的李雪自己的味道。
2.牛雜火鍋鼻祖
李雪火鍋最早叫李雪牛雜火鍋,到現在,李雪牛雜火鍋也被稱為成都牛雜火鍋的鼻祖。
當初李雪在四處尋找口岸的同時,也在尋找火鍋市場的突破點。他不是沒想過做像那些知名品牌一樣的大門店,可礙于囊中羞澀,同時在餐飲行業也的確是“涉世未深”,李雪只能把目光投向民間小攤夫妻店。
那時的火鍋行業,除了高大上的門店人氣火爆外,一些街邊小店的生意也是異常爆棚。
一直以來蹺腳牛雜都是成都消費者喜愛的一道菜品,而且是罕見的清湯不見辣依然惹人喜愛,李雪靈機一動,翹腳牛雜換成火鍋牛雜,有機會嗎?
事實證明,細分的牛雜火鍋就是有市場。
成都的餐飲市場就像大浪淘沙,三年一換五年一改,當時哪些火鍋行業的翹楚早就被磨滅在時間的洪流之中,被人記住的牛雜火鍋,只剩下李雪。
歷史從來就是這樣,只有勝利者才有資格書寫歷史。
三、成名
“我說他什么時候渾湯就什么時候渾湯,我說他煮到最后發苦那就一定會發苦,李哥我就是有這個能力”——李雪
李雪被稱為成都餐飲界的隱形富豪,不關乎財富,而關乎于對火鍋的執著,當然,這其中還有李雪自身的名望。李雪對炒料的研究坐實了他“大師”的名頭,他甚至能通過一鍋底料的湯色與氣味來判斷鍋底添加的材料。
火鍋不僅幫助李雪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還讓他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不論是重慶火鍋還是成都火鍋,千絲牛肚是吃火鍋時的必點菜。而作為這道菜的始創者,李雪自豪地告訴我們。“現在你去外面問,哪家的千絲牛肚能說出具體的故事來?只有能用情懷和心靈去感悟,才能說出一道菜背后的故事與艱辛。”
這份菜,是從一碗面上得來的靈感,在做法上更是選材用心,制作精良。李雪是一個有創新思想的人,他打破了翹腳牛雜只能煮清湯的傳統,又打破了牛雜碎片化的吃法。
一份千絲一份情懷,這是李雪火鍋對主打菜千絲牛雜的宣傳slogan,更是對這道菜的感恩。
四.深思
“做餐飲,首先要讓消費者的舌尖認可,更要讓消費者從心里認可,故而,產品才是餐飲的魂。”
1.包裝派與匠心派
李雪笑談,現在餐飲市場有很多花架子,這些花架子營銷、噱頭做得一個比一個好,但產品(味道)卻差強人意。明星到店吃飯也好、花哨的裝修也罷,這些都只是給品牌做包裝。但事實卻是,民以食為天,產品的味道容不得偽裝,時間久了,消費者總會發現其中的不同。
李雪火鍋發生過很多故事,這近20載來,李雪火鍋接待了多不勝數的文人雅士、明星名人以及外國友人等,這也從側面上體現了社會對李雪火鍋的認可。
曾有一位名人,帶著團隊來李雪火鍋消費,隔天就有粉絲蜂擁而至,甚至有人愿意花高價買偶像坐過的凳子。李雪只是笑她不懂事。
她不懂,味道和產品才是餐飲的魂,名人吃了哪家的菜,坐了哪里的凳子與她無關,只是與李雪火鍋的味道和產品有關。
在李雪看來,不論什么樣的包裝都是為了讓消費者認可,不過他更愿意將精力放在產品味道上,放在食物的魂上,這樣才能獲得消費者舌尖的認可。
2.粉絲與大數據
李雪認為,這是一個信息時代,大數據這個東西被越傳越神,尤其是在許多跨界餐飲從業者看來,擁有了數據就擁有了消費者。
可卻少有人明白,產品得到認可才是發展粉絲數據的基礎。
以空洞的打折、噱頭等拉來的粉絲,是無法長久的,也不會形成多次傳播和消費,餐廳將很快陷入萬劫不復的泥潭;
以優秀的產品、完美的體驗發展來的粉絲,才會是品牌最堅實的后盾。
五、認知
“人類不滅絕,餐飲市場就有機會”
1.機會需要自己創造
近20年來,成都的火鍋店開了又關,關了又開,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飛速的膨脹,以當年的琴臺路為例,說得上的餐飲品牌寥寥可數,偌大的美食之都,消費者對餐飲的需求卻壟斷在少部分品牌手中。
20年前是消費者找店家,現在是店家絞盡腦汁去找消費者。因餐飲業過快的膨脹導致整個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當然,這也不是誰能控制的。
這個市場就像一個魚缸,曾經只有幾條魚,現在魚越來越多。萬物循環有生有死,任何一條不起眼的小魚最終都有可能變成這個環境中的強者,至于該如何成為強者,這就要看你對機會的把握以及品牌有沒有“魂”,有沒有過硬的實力。
2.品牌需要細心呵護
有人說,一個好的品牌要遍地開花、婦孺皆知,但李雪卻看得更遠,他認為,對于任何行業來說,只有被歷史見證的才叫真品牌,一個好的品牌不是開了多少家,而在于對傳統的藝術、文化以及產品品質最真誠的傳承。
在經營李雪火鍋這近20年里,李雪曾多次去國外學習、考察,這也給了他很大的感悟與啟發:
“國外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百年老店,人家為什么又只憑一家店就能扛起自己的品牌??”。
李雪這個品牌,雖然店面不多,但李雪卻將其當做自己的兒女一般呵護,他為這個品牌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中間的辛酸和故事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有些人說我是餐飲行業里的怪物,”李雪喝了口茶,“我只是將‘李雪’這個品牌看得很重,我為他流過血流過淚,這是我的人生轉折點,我不是怪物,我只是在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人生是道證明題,我要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李雪
你對李雪火鍋有哪些印象?
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說說你和李雪火鍋的故事
本文作者:餐飲人必讀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End—–———-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