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點擊上方藍色[餐飲人必讀]查看往期內容
合伙開餐廳,本為開開心心謀生、和和氣氣賺錢,到頭來因為種種原因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者不在少數。于是不少人形容合伙開店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有甚者“合伙開店就是在談一場永無寧日的異地戀”,其中玄機,自是有經歷者才能體會的到;其中的蹊蹺,也只有經歷者能夠悟到。
然而,萬事總有機緣巧合,也總有命運定數,卻也有突破重圍的缺口,本期餐飲人必讀帶你分曉合伙開餐飲店的種種。
本文首發于餐飲人必讀 微信號:cyr811
合伙餐廳的初衷,請對號入座
夫妻檔。夫妻檔應該是合伙餐飲中最常見的一種,上有老、下有小,合作目標一致,就是為了養家糊口;一個前廳,一個后堂,分工足夠明確;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甚至約好誰唱紅臉,誰唱白臉,在餐廳給伙計們以為老板和老板娘吵得要離婚的時候,夫妻檔回家能開開心心數錢,典型的床頭吵架床尾和。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經營好一家小餐館是沒有問題的。
資金型。在又窮又苦一無所有的年紀里最容易出現這樣的partner。一種是分紅型的入伙,只負責出錢不管經營,只要逢年過節的時候經營者多給點分紅就OK;另外一種是合伙經營型的入伙,在餐廳不管做什么,是有實際職務,參與了餐廳的管理與運作的。這種互補的方式類似于一家有難,八方支援,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只不過最終的成果是大家一起分享的。
技術股。甲是大廚,餐廳里缺了不行;乙的顧客源特別好,少了也是不行;分點股份給他們吧,讓他們好好干活,把餐廳當成是自己的生意來做;餐廳收益好,他們分紅多;餐廳收益不好,股份對他們也沒什么用處,一根繩子來栓住幾個大螞蚱是劃得來的。
合伙人鬧矛盾,哪個惹的禍
俗話說生意場上無父子,再專業的合伙,終究敵不過三兩白酒;還有俗話也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隊友;不管多結實的合作,總是存在那么些問題。
收益分薄。一個大蛋糕被切成了幾分,每個人看著大蛋糕都覺得心動無比。然后就出現了個人覺得干得多拿得少的情況。可是蛋糕就那么大,怎么分都覺得自己得到的少。
同床異夢。各自心懷鬼胎,能從餐廳拿到的東西自己不買的人是很多的,然后就出現這樣的情形:今天朋友來了,跟朋友大肆渲染這是自己的餐廳,全然不顧合伙人的心情,更有甚者朋友來吃飯不記賬不簽字,此為第一種鬼胎;你安排自己的人做廚師,我安排自己的人做出納,分刮餐廳,以備后續爭奪主動權,此為第二種鬼胎。鬼胎種種,不勝枚舉,請對號入座……
鬼胎種種,怎么破
合伙做生意,不管是為錢還是為夢想,終究目的是相同,走到山窮水盡之時,并不是每個人想看到的,那么這些問題怎么破?
分工明確、權益先行。中國有句俗話說的好,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合伙開餐廳,最好的分工就是兩個和尚的模式,大家抬水吃,明確每個人的位置與職責,以免中途過多糾結。另外,沒開店之前,小伙伴們都覺得利益還很遙遠,先做好事兒再說,然后餐廳開到一半的時候看著大蛋糕的時候就開始眼熱眼紅,各自心里打小算盤,這時候離關門歇業似乎就也不遠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還是在開門之前談好權、利、職、責以及退出機制和監督機制吧。所謂的權、利、職、責是指:
權:什么事情誰說了算。
利:各方的占股和分紅。
職:什么事情誰負責。
責:干得不好怎么辦。
(此條“夫妻檔”不適用,一個鍋里吃飯,權與利都是自個兒的,除非鬧離婚,那是法律要解決的問題了,此處不作分析)
制定應急預案。走下去、賺到錢,這是每個做生意的人的目的,但是走到一半跪下來的不在少數。等跪下來了再找解決辦法肯定是為時已晚,還不如提前制定應急預案來的踏實。做生意最怕突然沒錢,餐飲業也不例外。所以在開餐廳之前,合伙人要制定預留資金的比例和多少,淡季到來時,買原料的錢和員工的工資就不會出現斷鏈的情況。
應急預案第二條,當屬退出機制的制定。最初的夢想美好,走了一半有人覺得自己的理想不在開餐廳,退出是情理之中,有效的推出機制能夠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時,餐廳的正常經營不受影響。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條原理在合伙經營餐飲同樣有效,防止不幸的出現,還是先找到主要矛盾,一一解決問題才是長久之計。
END
注: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作者:可以
編輯:人杉人海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