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野味引發的新型冠狀肺炎,不僅考驗著中國經濟,更考驗著餐飲行業和廣大餐飲人。疫情來襲,整個餐飲行業遭受重創,餐飲人被卷入了“風暴中心”。
就連西貝、眉州東坡等大型連鎖餐飲損失巨大,一些中小型餐飲企業更是感嘆都快要“倒閉了”。
疫情之下,中小型餐飲企業紛紛要“倒閉”
前幾天和一個年輕的奶茶店老板聊天,他說,本來之前干的還挺好,這下子門都出不了。兩個月零收入,房租不給免,員工工資也馬上要發了,一個月要往外搭快20000,活不起了。
疫情爆發之前,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2019年餐飲收入為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相較于GDP增速,高出3%以上。
原本春節該是餐飲增長營業額的時節,粗略測算,2019年全國餐飲行業收入的15.5%,是在春節期間貢獻的。
疫情爆發后,保守估計餐飲業損失約5000億,此次疫情比03年的非典影響還要大。
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在于,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
開工難,企業積攢的訂單無法按時保量完成,客戶流失,供應鏈破裂;用工難,中小企業即將面臨著勞動力缺失的問題;資金難,缺乏充足的現金流,負擔著店鋪廠房租金、薪資等各項費用的支出。要知道租金和人工占據餐飲企業30%-50%的成本。
盡管目前已有萬達、美的置業、華潤置業、大悅城等企業表示酌情減免幾天至一個月不等的租金,但對很多餐飲企業來說依然杯水車薪。
尤其是中小餐飲企業本身資金就不多,抗危機能力很差,那么在受到如此嚴重的打擊后,要如何才能扛過這場餐飲“寒冬呢”?
想要活下來,必須打好這場“翻身之仗”
01
多形式產品的呈現
因為疫情,消費者的心理和消費習慣有了新的變化,對于一款產品的多種場景需求會增加。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爆款產品會出現成品、半成品、食品三種形態,滿足堂食、外帶、外賣等多種場景,更便于搭建多種渠道銷售網絡。
多種形式的餐品形態不僅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可能性,也能夠對門店盈利有一定的提升。
同時可以優化菜單,減少菜品的結構,盡量減少原材料的浪費及人力成本。
02
門店安全管理
即使并非疫情期間,安全也是放在第一位的。特殊時期就更需要著重管理。
對員工一定要做好每天的信息確認,是否有與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肺炎患者接觸,是否與重災區人員接觸,每日的體溫檢測一定不可以忽視,員工有咳嗽、發燒等癥狀一定要第一時間上報。
店內必須要做好每日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后廚,做好食材的分類擺放避免交叉污染,后廚員工要戴好防護用具,口罩、手套、帽子等。
03
透明化的安全管理展示
疫情帶來的恐慌使消費者對外來食品產生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所以,將門店所做的安全工作適時向消費者展示是非常有必要的。
疫情期間由于堂食人流的減少,線上就成了人們的主要消費地。將門店所做的安全管理工作展示在線上平臺,即是宣傳企業形象的方法,也可以讓消費者更加安心。
04
成本管控
疫情期國家出臺很多政策用以幫助商戶渡過疫情期,部分商家可以向物業申請房租的減免。
同時對內部進行合理的調整,但是嚴禁裁員。可以安排員工合理的排班,與員工進行良好的溝通,告知員工一定要保證信息的流通性。通過線上交流在這段時間對員工進行培訓,也可以穩定軍心。
05
外賣
這場疫情究竟會多久才能結束,沒有人知道。所以這段時間外賣一定會成為餐飲業的主要盈利方式。
在美團之后,餓了么、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達達等平臺也都相繼上線了無接觸配送服務。很多自營外賣配送服務的餐飲門店也推出了無人接觸配送服務,如必勝客、麥當勞等。
麥當勞的麥樂送的所有外賣訂單上都附有“麥樂送放心卡”,放心卡上標注了生產、配膳、配送人員的信息,一旦出現衛生安全問題,可以直接實現傳染源的追蹤。
總結
疫情不僅對大型餐飲企業影響巨大,中小型餐飲企業更是面臨生存危機。
從長遠來看,此次疫情或許也帶來餐飲業的升級,畢竟每一場危機過后都會帶來一次市場的進化,直面問題,抓住機遇,尋找新的市場突破點是每一個中小型餐飲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
-今日互動-
中小型餐企在這段時間可以做些什么準備?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進 群 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