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目前100000+餐飲人加入關注【餐飲解讀】
最近隨著疫情的好轉,很多人認為消費者壓抑的需求會得到迅速釋放,于是一個新詞開始瘋傳:報復性消費。
就說咱餐飲人,不少店家看著恢復后蕭條的堂食,忍了;員工集體的討薪,咬著牙又忍了;美團抽點飆升到26%,居然還是忍了;疫情期間水深火熱的營銷、私域社群這些玩法玩不起來,也就算了。心里就一個念頭:快過去了,大家憋不住都會出來吃飯的。
很遺憾,我覺得被寄予厚望的報復性消費是不會來了。
當然也別慌,這篇推文的開頭可能會狠狠地撕裂你的臆想,但最后還是會再一點點將你拉回人間。
17年前的SARS最嚴重在4、5月份,餐飲行業的環比增速下降了20%~30%,傷亡慘重。
疫情結束后,餐飲行業收入步入上行區間,但這次增長與其說是報復性消費,似乎更像是恢復性消費,畢竟直到2003年9月,餐飲行業的同比增速才回到去年同一水平,且并未出現顯著提升。
且不說單一行業,2003年可控制的疫情很明顯干不過當時這只高速發展的中國龍;再來看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為8%,連續兩年出現回落,意味著居民消費能力的增長已經停滯。
如今,國內大多數城市已經陸續恢復正常。大規模的聚會、購物、游樂事實上還是沒有出現,只能說是恢復性消費,所以我們認為,報復性真的還差得很遠。
2015年巴奴#在行業率先提出“產品主義”的理念,當業界還在推A級毛肚時,巴奴已經提前推出雙A級毛肚;為了保證口感,堅持選用云貴高原野山菌每天現熬菌湯;連續推出茴香小油條、繡球菌、鮮鴨血、笨菠菜等一系列行業爆品,這些產品不僅引發行業模仿,還推動了產業鏈的變革……
而在北京的另一家商場,西貝的門店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據統計,這幾天西貝的堂食業務的日均營收能達到310萬元、日均客流量超過3.5萬人。
而此次疫情中,快餐領域也沒被拉下,2011年老鄉雞率先確認了“干凈衛生”的slogan。如今,老鄉雞對自己的定位是“做中國人的家庭廚房。但是讓人最難忘的,是老鄉雞里的這只雞——180天養殖的土雞,是每個顧客點得最多的菜。
詳情見下圖▼
關于張譯心
張老師預熱開講▲
關于餐飲女王能量社
第一期直播受到餐飲女王好評!▲
社群聊天頁面▲
需要入群的餐飲女王們
也可以添加助理老師入群哦!
(添加微信回復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解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