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都是萬能小哥,他們不但能送達美食,滿足各位小伙伴各種稀奇古怪的備注要求,而且身懷絕技,網上流傳著他們不少傳說。
沈陽的外賣小哥隊伍里就有這么一位牛人,用150余元研發出外賣恒溫箱。在開啟極寒模式的沈陽,這款送餐神器陪著他把一單單熱乎的飯菜準時送達。
緣起:外賣保溫對外賣小哥也很重要
這款“神奇外賣箱”的發明者是85后小伙于海濱。2016年,為了照顧在沈的父母,他從呼倫貝爾來到了沈陽,聽說送外賣掙得多,工作時間還自由,于是就加入了餓了么蘇家屯站 ,成為了一名外賣小哥。
“我是去年8月份入職的,沈陽降溫來得比一般城市都早,到了10月,氣溫就比較低了,那時我就開始琢磨怎么能讓自己外賣箱里的餐品別涼得太快。”
有了這個想法后,于海濱在送餐之余便上網查閱恒溫箱的相關資料,還拉上自己維修電動車的弟弟問這問那。雖然他沒有任何電器制作經驗,但就是想把這個問題搞明白。
“外賣保溫不只影響用戶體驗,對于我們這些平時風里來雨里去的外賣小哥也很重要。之前有一次趕上下暴雨,訂單量多,送到最后幾單,餐品都涼了,為此我還吃了幾個差評。如果能找到一種新方法,讓外賣保溫,我們的服務質量絕對會提高很多。”于海濱說。
實踐:用150余元研發出外賣恒溫箱
去年10月中旬,于海濱決定把構思許久的外賣恒溫箱付諸實踐。他先是找到了自己配送站的站長魏麗杰,說自己想設計一款恒溫箱,需要申請一個新箱子。魏麗杰對此很支持,當時就批了一套新箱給他,還說“弄好了拿過來看看”。
記者看到,這款“神奇外賣箱”采用電動車電池發電,外賣箱底部和四周貼上鋁箔玻纖加熱片,再接上一條3.0mm線徑、電阻3歐姆/米的硅膠單芯螺旋發熱線。這條發熱線長11.8米,正好可以從外賣箱中伸出,接到電動車電池上。同時,于海濱還加裝了一個過熱保護器,80℃自動控溫。
“零件大都是網購的,成本總共150多元。組裝完畢后,我就趕緊騎上去試了試,心里挺忐忑,最主要是擔心保溫效果不好。”
于海濱說,結果外賣恒溫箱運行良好,能持續恒溫3個多小時,電動車也只減少了30分鐘續航,于海濱帶著它很順利地送了一中午外賣。
“用了我這款電加熱恒溫外賣箱,外賣能持續保溫,再也不用擔心送到用戶手里時餐就涼了。”于海濱表示,目前,他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并獲得了受理通知書。
機遇:上海總部向他發出工作邀約
于海濱的發明引來了餓了么上海總部物資管理組負責人解衛濤的注意。在收到外賣恒溫箱后,物資管理組對其從加熱性能、續航能力等多方面進行了專業測試。
“于海濱所研發的這套裝備在續航能力上表現出色,加熱性能上也還可以。”解衛濤說,但因為產品零件是拼湊的,且是手工組裝,整體還是有些粗糙,同時加熱裝置表面溫度過高,目前還暫不適合推廣使用。
但解衛濤也強調,這套外賣恒溫箱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已幫助于海濱咨詢專利獎勵,甚至還向他發出了工作邀請。
“我覺得這位外賣小哥很有想法,也很有創造力,餓了么物資管理組很需要這樣的人才,希望他能夠來上海總部工作,也許能更好地把他的才華發揮出來。”解衛濤說。
據了解,2017年10月26日,餓了么發布實施了《專利獎勵制度》,鼓勵員工創新。制度規定,一件發明專利申請遞交專利局并由官方正式受理后,獎勵專利受理獎金2000元,同時每年餓了么也會從提交專利的發明人中擇優評選年度專利之星,獎金達到5000元。
對于來自上海總部的這份邀約,于海濱表示自己是為了父母來到沈陽,感謝同事的好意,自己還要跟家里多商量商量。
眼下,于海濱又開始思考如何能再發明點東西讓騎手送餐不挨凍,“現在市面上有一種電加熱手把,我正在琢磨怎么把它改進改進。”于海濱表示,既然選擇了送餐這一行,就要想著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
點贊:只要有心 干什么都會優秀
愛發明的于海濱引來了眾多網友點贊。
網友“旅程”留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網友“吳桐”評論:“贊你,既然做不了太陽,那我們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發熱發光。”
網友“孫亦然”稱:“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
網友“菩提聽禪”感嘆:“只要有心,干什么都會優秀!”
網友“隔壁老王”則表示:“干一行愛一行,這個小伙值得點贊!”
寫在最后:
餐廳外賣已經成為餐飲業新的增長點,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誰贏得外賣,誰將搶占先機。但餐廳外賣的模式越來越多樣化,點擊下面的二維碼,看看這家餐廳的外賣如何與洋快餐抗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