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本質讓菜品價值最大化
悅鑫好客家:布局區域里最好的商圈
創始人楊俊杰觀點
廣州的幾大主流行政區域里,每個都布局了好客家的餐廳,而且,楊俊杰只選擇區域里最好的商圈。用他的話說—不惜成本,也要拿下。他向記者坦言,從第一家店到第五家,都是他辛苦和商圈洽談拿鋪面,而從第六家開始,各大主流商圈開始主動邀請他入駐。“商業合作是現實的,你有影響力了,怎么都好說。地段、品牌、提高單店經營能力,這些就是我每天在思考的問題。”楊俊杰說
創始人楊俊杰
2014年,好客家創立品牌,定位經典、精致的客家菜,并且不做面積緊湊的快時尚客家菜館,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線。如今,共有14家直營店,并入駐廣州各大一線主流商圈。本刊記者專訪好客家董事長楊俊杰,聆聽他一路走過的“經典”路線。
看好客家菜
做成經典小館風
楊俊杰在廣州工作生活了近20年,深受客家文化的影響。他看好了客家菜簡單、純粹、本色本味這一特點。“我覺得客家菜的味型,很適合祖國南北,它比較適中,重口味的顧客不會覺得太淡,而輕口味的也不覺得重。這個平衡,是客家菜獨一無二的優勢。”楊俊杰說。
此外,客家菜對食材要求很高,符合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楊俊杰認為,客家菜原本的呈現形式比較粗糙、原始,價格也賣不上去,其實可以打造成經典的小館風格,賦予客家菜更多的價值體驗。本著這一想法,好客家的每家店,都設計出傳統客家菜不具備的時尚感。
讓競爭對手“猜不透”
每家店設計風格不同
楊俊杰不惜重金,聘請香港新派資深設計團隊,把客家文化和豐富的客家元素更加巧妙和細致地融入好客家的餐廳,讓顧客覺得主題明確、卻又有所變化。目前好客家共有14家直營店,每家店的裝修風格都不一樣,呈現出的主題色調也有不同。提及這一點,楊俊杰坦言是“刻意而為之”——給顧客驚喜感。
減少種類
簡單食材做出價值
說到產品,楊俊杰向記者介紹了這么一道菜:客家釀豆腐,一道簡單平常的菜,卻是客家菜最受熱捧、最經典的菜。好客家所有門店都保持專人專做,每天現做現賣,雖然無形中增加運行成本,但是卻能保持客家菜的傳統味道。
關于此類“本味菜”,楊俊杰很重視,他直接從源頭采購食材,做到絕對新鮮和健康,再還原原始的客家烹飪手法,優質食材+簡單烹飪,呈現出經典的原味。“鄉下土豬肉湯、客家菜干扣肉都是屬于招牌,我不做那些高成本的食材,就把這些簡單菜品極致化,在簡單的食材里拔高品質。因為顧客想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態和健康。”楊俊杰坦言。
不要隨意創意
不要中央廚房
好客家總共只有60幾道菜,這個數量對于500平方米的正餐廳來說,并不算多。關于菜品結構,一方面楊俊杰把握“簡單食材高標準”的原則,另一方面,他并不提倡頻繁創新,還原本質、做出價值,才是提高競爭力的好方法,當然,這一打法也與客家菜的特點不謀而合。
說到創新,他認為創不好反而弄巧成拙,折騰一氣兒顧客不買賬。“顧客想要的其實沒那么復雜,越是有品質的顧客,越喜歡簡單自然。”楊俊杰說。好客家產品不多,也沒有中央廚房集中預制,食材基本都是每天采購,減少反復運輸,保證新鮮程度。
地段優先
別的都是錦上添花
好客家從2014年開始成立品牌,到目前在廣州各個區都有門店。說到選址,楊俊杰很果斷,他看中的就是地段,并且要的是一個商圈最好的地方,比如在天河區,他拿下很有標志性的東方寶泰廣場;再比如采訪當天去的東方文德廣場店,因為屬于臨街商鋪,挑高足足8米,空間上十分舒適,這些優勢都是一般的鋪面不具備的。目前,好客家每家店在當地的商圈都保持在前5名。
“在視覺色彩上、裝修風格上、甚至層高上,我贊同靈活變化,然而在選址方面,我不變原則就是——地段第一。經營餐廳,不要被太多條條框框限制住,提高品牌影響力,提高每個門店的盈利能力,才是首當其沖的關鍵點。”楊俊杰說。
沒學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給你干貨好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