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再出大招:規模養豬場建設補貼不少于50萬!豬價何時降?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近期穩定生豬生產的政策密集發布,包括交通部、財政部、農業部、自然資源部、銀保監會等,今天又有部委發文加大支持力度。


    9月9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對外印發《關于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工作的通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部署,中央預算內投資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圖片來源:國家發改委網站)


    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對兩方面投資項目給予補助:

    1.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從畜牧大縣擴展到非畜牧大縣


    在畜牧大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基礎上,2020年以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為重點,擇優選擇100個生豬存欄量10萬頭以上的非畜牧大縣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重點支持糞污收集、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建設。


    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縣,中央投資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50%,最多不超過3000萬元。加大對貧困縣的支持力度,中央投資對貧困縣的補助比例適當高于非貧困縣。中央投資原則上分2年安排,第一年安排50%左右資金。



    2.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


    中央預算內投資對2020年底前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豬場(戶),禁養區內規模養豬場(戶)異地重建等給予一次性補助,主要支持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和種豬場建設動物防疫、糞污處理、養殖環境控制、自動飼喂等基礎設施建設。


    各省可結合產業發展基礎、建設需求等情況,根據下達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因地制宜確定建設數量,科學設置分檔補助標準。中央補助比例原則上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最低不少于50萬元,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在各部門間職責分工上,兩部委表示,省級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嚴格篩選、確定符合條件的項目,明確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設內容,細化實施條件和補助標準。指導督促項目縣人民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項目所需投資全部落實到位,盡快達到建設目標,同時不增加地方政府債務性風險。加強項目審核比對和溝通銜接,確保不重復安排、多頭安排。對擬安排的項目進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篩查,列入失信懲戒對象名單的項目單位不得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兩部委還指出,鼓勵各地方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安排符合條件的種豬場建設、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投資項目。鼓勵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切實加大生豬穩產保供支持力度,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支持生豬生產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


    人民日報三問豬價:價格為何漲?供應穩不穩?產能咋恢復?


    同日早間,人民日報亦發布了“豬肉價格”相關報道文章,文中稱,在政策幫扶和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預計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



    • 以下為人民日報報道全文:


    近期,豬肉價格明顯上漲,一些老百姓覺得“菜籃子”沉了。據商務部監測,8月份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9.58元,同比上漲47.8%。


    豬肉價格既關系到消費者的“小賬”,又關系著經濟運行的“大賬”。百姓餐桌上的肉有保障嗎?有關部門采取了哪些舉措恢復生豬生產?未來豬肉價格走勢如何?


    豬肉價格為何漲?


    非洲豬瘟疫情和豬周期疊加是主要原因,“組合拳”集中發力,保供穩價

    傍晚時分,正是超市營業高峰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家超市里,人頭攢動,豬肉攤位卻稍顯冷清。


    “22塊一斤,比前段時間又貴了。”市民吳女士邊挑選里脊肉邊對記者說。隨后,記者連續走訪哈爾濱的多家超市發現,豬肉產品價格相對較高,而且幾乎沒有折扣。


    北京農產品市場的“晴雨表”——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監測顯示,8月10日,白條豬批發平均價是12元/斤左右,9月2日達到16元/斤左右。“這一段時間,豬肉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說。


    豬肉價格為何上漲?“主要原因是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持續下滑,豬肉市場供給偏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介紹,一些養殖主體對市場預期不穩,在該補欄的時候未能及時補欄,生豬存欄量下降。


    農業農村部數據印證了這一判斷。7月份,全國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同比下降32.2%,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1730.34萬頭,同比降低11.3%。


    此輪豬價上漲還受到周期性因素影響。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運行調控處處長趙卓表示,去年年中,豬價跌至周期低點,隨后豬價開始步入新一輪上漲通道。可以說,疫情和“豬周期”共同推動了價格上漲。


    供給偏緊,豬價上漲,老百姓碗里的肉還能有保障嗎?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從短期看,當前部分屠宰企業凍豬肉庫存量較高,進口鮮冷凍豬肉快速增長,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儲備調節能力增強,有利于促進中秋、國慶期間豬肉市場均衡供應,節日期間消費者不必擔心買不到肉。


    從長遠看,為了保障豬肉長期穩定供給,今年以來,各地方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穩市場。一方面加強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疫區已全部按規定解除封鎖,生豬生產和運銷秩序逐步恢復。另一方面,加快恢復生豬養殖主體的積極性,加快生豬產能恢復。政策“組合拳”集中發力,豬肉市場總體穩定,市場肉類供應有保障。


    圖/圖蟲


    市場供應穩不穩?


    增加進口、發展替代品、發放臨時補貼,既讓市場供得上,也讓百姓吃得起


    從生豬補欄、出欄到形成供給需要一段時間,有人擔憂,短期內如何保障市場穩定?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監測信息處處長辛國昌介紹,補齊市場供需缺口,確實不會一蹴而就。但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進口增加、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等因素,老百姓碗里不會缺肉。


    豬肉進口增加。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上半年豬肉進口81.9萬噸,增長26.4%,預計全年進口增量將超過60萬噸。


    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當前豬肉替代品生產增勢明顯,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禽肉、牛肉、羊肉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6%、2.4%、1.5%。“特別是禽肉生產周期短,產能處于高位,能夠在相當程度上起到調節余缺的作用。”辛國昌說。


    “豬肉價格較高,會分流部分需求。”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農業農村部數據表明,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豬肉消費需求下降。據監測,1—6月集貿市場豬肉消費量同比下降12%,預計全年豬肉需求量減少約10%。


    不僅是保供給,各地各部門在流通、市場環境、社會保障等方面也出臺了有力舉措。暢流通——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保秩序——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不法分子擾亂市場秩序,打擊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保民生——多地啟動了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金額約24億元。


    有人擔心,豬肉漲價會不會拉動整體物價大幅上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8%,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7%,影響CPI上漲約0.59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豬肉在CPI籃子中權重在下降,而且價格上漲并不會完全傳導給CPI。當前,市場各類產品整體供給充裕,居民食品消費日益多元,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的基礎。


    精準破解養殖難題,保障“有錢養”“有地養”,逐步恢復生豬養殖


    這幾天,位于四川綿陽安州區清泉鎮金泉村的金泉養殖有限公司一派繁忙,物品消毒通道、人員消毒通道、廢水處理區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建。


    “區里對養殖場提供不少資金優惠政策,我們抓緊提升養殖管理水平、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為擴大養殖規模增添底氣。”負責人肖太軍說。作為安州區最大的養殖場之一,目前公司存欄生豬1200余頭,其中母豬存欄量180余頭,生產秩序穩定。


    養殖戶和企業信心逐步恢復背后,是各項政策的強力支撐。“盡快恢復生豬養殖,是穩定豬價的根本之策。”李國祥說。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一些市場主體生產信心不足,在土地、資金等方面遇到難題,各地各部門正精準施策、恢復生產。


    多措并舉增信心,化解“不敢養”。農業農村部提出,加快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發放,盡快將補助資金兌現到養殖場(戶)。四川省實行生豬生產紅線制度,在用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對養殖主體給予充分考慮。江西省全面啟動生豬復產增養行動計劃,增加生豬存欄規模。


    在恢復產能的同時,決不能忽視非洲豬瘟防控。辛國昌介紹,繼續加強各環節風險管控,堅持監測排查和日報告制度,20個部門已經建立起完善的聯防聯控機制。


    提供用地保障,解決“沒地養”。自然資源部印發通知,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豬養殖用地空間,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為養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補平衡。


    真金白銀支持,破解“沒錢養”。中央財政決定進一步采取措施,完善種豬場、規模豬場臨時貸款貼息政策,加大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力度,暫時提高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


    “從更長遠看,還應進一步推動生豬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葉興慶介紹。推進標準化生產,促進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鼓勵生豬養殖企業在一定區域內全產業鏈發展,推動由“運豬”向“運肉”轉變。


    “優惠政策落地,市場價格處于高位,這些因素都激發了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生豬存欄量逐步增加,后市預期趨于樂觀。但生豬生產周期較長,全面恢復供應需要一段時間,需要保持耐心。”葉興慶說。


    專家分析,從季節上看,一般4月到7月是疫情高發期,9月后疫情會進入相對平穩期。這將會為恢復生豬產能創造條件。辛國昌介紹,在政策幫扶和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預計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


    來源:21世紀經濟



    -E-N-D-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掃碼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04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9月9日 20:30
    下一篇 2019年9月9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