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中餐菜系品牌價值體系發布,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副院長于彤云先生正在2019中國國家品牌日中餐品牌大會上發表精彩演講
5月10日,是國家發改委設立的“中國國家品牌日”。今年的品牌日,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飯店協會的支持下,由“食學體系民間智庫”——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大會中餐菜系品牌價值體系2019發布會”,于北京舉行。
長期以來,在中餐領域,沒有把菜系上升到品牌的高度來認知,更不用說深入研究其品牌價值并給予評價和排行。
中餐品牌的體系,主要可分為六個層級:國家品牌(中餐)、菜系品牌、流派品牌、師門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這其中,菜系品牌是重要的一環。
作為食學學科體系的奠基人,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劉廣偉院長表示:“談到中餐34菜系的品牌評價,半個世紀以來,都是按照二級評價法來進行,我們暫且把它叫做‘8大N小’,分兩個等級給出了8個大菜系和N個小菜系的簡單評價,這種方法十分模糊。
而隨著我們對于中餐34個菜系品牌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發現非常需要一種更科學、更全面、更專業的評價方法。這個新的方法,我們經過七年的研究和論證,已經拿出來了,是五級評價法,代入每個級別的菜系數量,用通俗的方法可以叫‘44577’評價法”。
東方美食研究院的“中餐菜系品牌評價體系”,一共采用了8個評價標準,
前5個標準分別是:技術創新、有形資產、無形資產、質量和服務,作為菜系品牌價值評價的關鍵標準,這也正是國際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準成立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ISO/TC289),全球共識的品牌價值“五要素”。
另外還有3個輔助標準,分別是:可持續發展、國際化以及公眾認知。
依據這8個標準,按照各自的權重和計算公式,給34個菜系中除去7個都市菜之外的27個地域菜系,進行了綜合評價,并按照5個級別進行了排名,榜單如下——
中餐菜系品牌價值體系,由《食學》學科體系創始人、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院長劉廣偉先生領銜的“人類食學體系中國智庫團隊”研究完成。
團隊成員以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專業研究員和中餐管理研究領域、食材研究領域、國家品牌研究領域、標準化研究領域的近100名專家學者組成,已經形成34.5萬字的研究報告和諸多成果,且還在不斷優化、持續進化。
該項研究歷時7年之久,對中餐菜系品牌的內涵與價值進行了細化與量化,在前期60多個指標、超過10億條數據的基礎上,篩選出5個關鍵指標和3個輔助指標,對中餐34個菜系品牌的品牌價值和發展潛力進行了客觀的排名,以此建立多維度、多層次、可驗證的中餐菜系品牌價值評估體系。
34菜系品牌價值排行榜的發布,是促進本菜系可持續發展,增強省域文化自信,傳播地域文化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為企業(食材、飲品、餐廳)品牌賦能,帶動省域農食經濟,而且能夠傳承與發展人類獨有的食物配方并提升本菜系國際知名度。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也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