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購物商超等綜合商業體的出現,餐飲行業也興起了“緊貼商超”的開店熱潮。然而,當一大波餐飲人正涌向購物商超時,卻有一部分餐飲人將目光對準了社區,通過社區餐飲模式另辟蹊徑,打開了餐飲市場的另一扇大門。
那么,做社區餐飲的企業都有何共性?我們通過三個案例來一一解析。
德克士
德克士和麥當勞、肯德基并稱為中國三大西式快餐連鎖品牌,但發展策略上卻有著明顯的不同。
麥肯發跡于一二線城市,而德克士卻是以一種近似于“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在三四線城市發展起來。在戰略定位上,也與麥肯有著極大的不同。德克士在發展過程中,更看重社區餐廳的發展,這也是德克士相較麥肯而言極具競爭力的傳統優勢。
比如鄭州德克士建文餐廳,雖然與麥當勞同在街道一側,甚至距離不足一百米,但從兩者的地理位置上便可看出戰略的不同。麥當勞堅守在十字路口,符合其一貫的交通樞紐周邊布局策略,而德克士則選擇了盤踞在小學的門口,堅持其社區餐廳的服務特性。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從產品到店面裝修都表明了德克士對社區餐廳的熱衷。頂新執行長蘇明瑞曾說“德克士不同于洋快餐,主打的是‘東方舒食’”。在產品上,德克士推出了更符合東方口味的特色米飯以及米漢堡等;而在店面布置上,區別于麥肯硬邦邦的木凳,德克士將桌椅設計得更為舒適,環境也盡顯溫馨,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顧客的節奏慢下來。
從德克士的發展軌跡和成長速度來看,社區餐廳定位的確為其吸引了極大的客群,并很好地保持了客群的穩定性。
群生記
群生世家是北京知名的驢肉品牌,作為經營店面面積均在千平米以上的大品牌,旗下的群生記卻走進社區,打造了另一種小而美的經營模式。
此前的群生世家是個標準的正餐品牌,但如今走進社區的群生記卻是以簡餐、輕餐飲來定位自己,這從兩者的餐品中便可得知。群生記所提供的德州薯角配烤雞、面包就愛冰激凌、三杯雞、芝士焗玉米、酸辣粉等,每道菜的分量都不算太多,但價格相對實惠,平均客單價在35元左右,這是群生記想呈現的“豐富而不多余”的菜品視覺印象。
另外,在對社區經過調查研究后,群生記發現如今的社區消費呈現出了一種新的狀態:少有大家庭消費,而出現了更多小家庭消費的現象,且社區消費群體也越來越年輕化。
針對新社區特性,群生記在菜品設計上采取了單品與多菜品結合的策略,并主打小食,符合1-2人就餐的需求,其目的就在于貼近社區的日常餐飲需求。而在餐廳環境的打造上也力求突出“時尚感”,以此吸引更多年輕客群。
與此同時,群生記的經營思路還沿襲了部分快餐思維,包括員工前、后的通崗制度。唯一不通崗的就是“炒鍋”,以此保留餐廳對輕正餐的重視。在對餐廳服務及供應鏈的管理中,群生記也已經通過對關鍵節點的標準化控制,實現了餐廳80%標準化的目標。
上海大飯堂
上海大飯堂是一家典型的社區餐飲。餐廳定位相當明確,就是瞄準“四小”,即小生日、小聚會、小白領、小家庭,而這正是社區的日常活動及消費群體。
據大飯堂董事長徐江輝介紹,餐廳菜品中的海派紅燒菜已經寥寥無幾,原因在于燒制此類菜品耗時長,無法保證餐廳后廚出品的高效。同時,餐廳菜譜中多為可由半成品食材制作而成的菜品,以及燜煮類的產品。因為此類產品要么是成品制作的出品時間短,要么就是可提前準備再進行保溫存放,能做到即點即上。通過篩選特定的菜品品類來提升餐廳的標準化程度。
在大飯堂的后廚里,你會發現許多快餐店的設備,這些設備操作簡易,能有效實現員工通崗。
參某說
仔細分析以上三個典型的社區餐廳的經營管理不難發現,三者之間存在著不少的共通點:
1、標準化程度高
在三者的菜單中,幾乎都是“快餐”類產品,有效提升了餐廳后廚的出品效率。社區餐飲不同于商業區餐飲,來這里的顧客都是沖著吃的而來,沒有過多的交談和應酬。在這樣的情況下,社區餐飲的上菜速度就要夠快。因此,菜品品類的選擇,后廚的準備都要經過精心的設計,盡可能地縮短點菜和上菜之間的間隔。
2、環境相融
社區餐飲除了地理位置上靠近社區外,其就餐體驗也應當更貼近于社區的日常,營造社區日常就餐的環境和氛圍。像德克士舒適的桌椅、溫馨的環境,像上海大飯堂提供的賓至如歸的服務,都是為了讓餐廳消費更貼近于社區日常,讓餐廳更好地融入社區。
3、餐廳的社區特性明顯
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特性,再加上餐廳對目標消費群的定位不同,餐廳的菜品和環境都應當適當地進行調整,讓餐廳的社區特性更加突出,讓目標消費群產生更多共鳴。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Joyce,屬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試著回復以下的關鍵字
打賞、選址、單品、大數據、轉型、管理、差異化、O2O、星巴克、王品、麥當勞、海底撈、豆撈坊、外婆家、黃太吉、伏牛堂、人人湘、雕爺、很久以前……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