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好餐廳卓越店鋪大賽”自 2015年9月啟動,累計629家餐廳參賽,共經過4次預賽,重重篩選決出6強,最終決賽角逐冠軍。此次冠軍得主“豆撈坊太倉店”一直在預選賽中表現突出,多次獲得人氣冠軍,此次奪冠可謂眾望所歸。
△ 豆撈坊太倉店店總孫雪允
對于一個曾經連月虧損、瀕臨關門的“廋狗店”,是如何扭虧為盈,創造2.5倍倍增回頭客佳績,年利潤同比提升37.5%,最終成為豆撈坊人氣第一分店?僅僅靠中國好餐廳舞臺短暫的表演只能管中窺豹,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實際情況,《餐飲界》媒體記者走訪了豆撈坊太倉店,對店總孫雪允進行專訪。
事在人為
調任太倉面臨最大的挑戰!
△ 地處邊遠郊區的豆撈坊太倉店
2011年上半年,豆撈坊傾資超500萬打造的江蘇太倉店連月虧損,多次調整無任何盈利跡象,為此,總部多次召開研討會商討是否關店,最終多方研討決定將當時只有24歲的店總孫雪允調任太倉任職。臨危受命,孫雪允頗感責任重大,也為自己能得到領導相識而感欣喜。
調任之前,孫雪允雖然有通過各種數據了解到江蘇太倉店的實際情況,但沒實地考察之前,她萬萬沒想到情況遠比她想象中要糟糕上十倍。地處江蘇太倉郊區,方圓幾公里沒有任何商業中心,附近有一交樓不久的住宅區入住率不到10%,店里多月的經營累積不到1萬的客戶數據。更令她頭痛的事,店里員工人心渙散、彼此溝通少、缺乏凝聚力,各項運營服務標準等都執行不到位,僅有的一些老客戶的留存率也非常之低。
多夜輾轉難眠,孫雪允一直在思考實現“扭虧為盈”的關鍵點在哪?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要想先改變餐廳業績,先從團隊士氣抓起,將每個人的精神狀態調整至最佳狀態,將團隊塑造成一個有戰斗力的軍隊,才能留得住每個進店消費的客戶。
她相信“事在人為”,只要店里每個員工都將餐廳經營當成是自己的事,都將店鋪扭虧為盈當成是一件很榮耀的事,這家店才有希望!于是,我們也看到了豆撈坊在“中國好餐廳”的舞臺上,既有餐廳多名服務員對店總無微不至關懷的感恩,又有餐廳日常運營里的“軍隊式管理”,“人文關懷+軍隊式管理”的人才管理方法,雙管齊下,充分讓每個員工都感受到被重視和培養,并愿意積極參與工作貢獻價值。
打造好餐廳
出品、服務、營銷等一樣都不能少!
△整潔的調味臺,溫馨提示非常到位
好餐廳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但要評判一個餐廳的好壞,那得有明細的標準。孫雪允認為:“好餐廳是一個綜合的標準,出品、環境、服務、營銷等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有可能導致客戶的流失。”
她深知每一位進店消費客人的來之不易,所以在餐廳“內修”上狠下功夫。在出品上,她嚴格踐行總部規定的“新鮮、優質、標準化”原則,對原材料進貨驗貨、出品標準等進行嚴格把關,每各菜品配料在新鮮度、長度、厚度等多方面都遵循統一標準,以此確保每一鍋到達餐廳桌上的火鍋都是最棒的,都能讓消費者為之稱贊!
在服務上,她告訴記者:“我們企業倡導一種自然、親切互動式服務,追求在任何細節體驗上讓客戶感覺舒服。例如,餐廳進行季節菜單更新,某位老顧客進店消費發現點的某一道菜被取消了,這個時候餐廳為了滿足這個客人用餐需求,會不厭其煩地去菜市場采購原料制作出這道菜,以滿足客戶!同時,店里所有樓面人員都對客戶非常熟,每個人都有自己維護的客戶,我的客戶也不僅是我個人的熟客,店里幾乎所有樓面人員都很熟,如此從客戶下車進店到入座點菜,始終都會有不同的服務人員迎來,并以熟人的方式進行招呼,這讓客戶重分感覺到被重視,有種回到家里的感動。”
卓越源自平凡
將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便是秘訣!
△星期四下午6點左右,大廳已陸續滿座
對于此次能獲得“卓越店鋪大賽”冠軍頭銜,店總孫雪允頗感意外,因為在她看來,他們團隊一直都以一種非常平常的心態在參與這場比賽,用另一種方式還原了店里服務的真實情景。
孫雪允理解中的“卓越店鋪”并不是營銷上的出奇制勝,也不是服務上的變態,更多是一種將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比如,怎樣將出品做到讓每位進店客人都點贊,下次還愿意介紹朋友過來用餐?服務上一個貼心的問候、生日的祝福等,能不能讓顧客感受到被重視和尊重?又比如營銷上,她會帶領員工定期都會太倉市中心的大寫字樓、商業圈進行掃樓挖掘新客戶,扎扎實實將宣傳單、優惠券用心地給到每一位潛在客戶手里,樂于嘗試各種廣播電視臺、微信、大眾點評等多種營銷方式,但回歸到營銷本質,所有推廣方式都不如消費者的口碑來得有效。
孫雪允認為,如果每一個員工都能將這些平凡而簡單的細節做到極致,用戶的口碑效應自然就形成了,這個時候店鋪離“卓越”也就不遠了!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鶴九,屬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