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難堪大任,餐廳發展還得從這3個層面留人 | 管理

    近日,參某發現,那些打著“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廚師”的噱頭而紅極一時的機器人餐廳,日子過得并不好。曾經,有個餐廳老板算過一筆賬,一臺服務型機器人造價在8-10萬,每個月的維修費用大概需要三五百。如果這些機器人能夠取代人工,那么以長遠來看,餐廳就能大大減少經營成本。

    事實上,這些機器人的功能非常有限,在很多地方明顯“智商不足”,并不能給餐廳帶來實質上的變化。顧客在嘗鮮過后就很少再次上門消費了。很顯然,現在的機器人只是噱頭,難堪大用。目前,餐廳要想生存和發展還需以人為本。



    餐飲一直是離職率非常高的行業。在國內,餐飲從業人員的地位并不高,而且大多工作時間較長,放假調休不太自由。這使得很多年輕人不太愿意從事餐飲服務,就算入了行也大多抱著混日子的想法。對于很多餐廳而言,這樣的情況極大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和壯大。那么,餐廳該如何做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呢?


    除卻傳統那套“胡蘿卜+大棒”的管理方法,參某認為,餐飲人不妨從以下3個角度下手!

    1
    摸得著的“胡蘿卜”
    激勵員工的積極性


    自去年一家名為“很久以前”的串店推出“打賞制度”后,“打賞”成為2015最熱門的餐飲詞匯之一。很多餐廳也相繼推出了打賞制度。餐廳的員工佩戴著印有二維碼的“打賞卡”,如果你覺得服務滿意,就可以拿出手機掃二維碼,給服務員“打賞”,打賞金額在3-4元不等。


    據了解,“很久以前”推出打賞制度后,店里員工每個月能夠獲得1000-2000元的額外收入。對于薪資待遇普遍較低的餐廳服務員來講,這個數額的“賞錢”擁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時,客人的打賞舉動也是對服務員工作的認可和支持。因此,服務員會更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甚至主動檢討工作中的細節,期待能夠獲得客人精神上和金錢上的認可。


    當然不可否認,餐廳老板們對打賞制度如此熱衷,是因為這些額外的激勵獎金是由客人支付,餐廳只需提供打賞平臺,并制定相關制度就能鼓勵員工主動提升服務質量,何樂不為呢!



    盡管國內不少餐廳為了提高員工積極性,也會設置內部激勵機制,但與打賞制度相比,內部激勵的獎金猶如九牛一毛,而且只有少數的幾個人能夠拿到,對于大多數的員工來講,這根“胡蘿卜”不僅顯得細小,而且是看得見摸不著。相比之下,打賞制度這根“胡蘿卜”就顯得實在多了。


    然而,也有餐企將內部激勵制度設置得與打賞一樣實在,比如臺灣連鎖西餐廳“王品”。公司會固定每天拿出當日營業額的3%來作為員工的獎勵進行發放,這個就算是公司給予員工的“賞錢”,實實在在根據當天員工的盈利情況來“打賞”。

    2
    一根成長的“鞭子” 
    賦予員工前進的動力


    上文提及“王品”會拿出每天營業額的3%來獎勵給員工,激勵他們做好分內之事。除此之外,“王品”還會拿出1%的年營業額,成立基金人力池,用于“王品”的內部員工培養訓練。


    如今,“王品”每年的營業額大概在14億左右,這意味著他將拿出一千多萬來培養他的員工。正處于良好發展狀態的“王品”,每年都有新店開張,這導致他對于基礎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內部的培養計劃,為“王品”解決了大部分的基礎人才問題,并保留了大部分優秀的員工。



    餐飲行業的辛苦和勞累,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在他們看來,這份工作很可能只是暫時的,如果有條件就會選擇更有發展機會的平臺。當員工將這份工作當作無奈之下的選擇,他們就不會主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巧。而很多餐飲品牌在多年的發展中,逐漸意識到員工對餐廳發展的重要性,他們開始強調對員工的培養,并為此制定了一系列公平的晉升制度。


    海底撈、木屋燒烤作為國內優秀的餐飲品牌,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同樣也得益于其內部的培養制度。穩定的發展和公平的晉升機會,將企業打造成一個成長的平臺,員工可以在這里實現自己的價值,提升個人的能力,與餐企一起成長。


    參某認為,餐廳不僅需要傳統管理方法的“棒子”去約束員工,讓他們少犯錯多做事,更需要用成長的“鞭子”去鞭策員工,賦予他們一個進步的欲望。員工擁有前進的動力,對餐廳的發展至關重要。

    3
    情感搭建的“橋梁”
    傳遞餐廳文化的魅力


    星巴克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近2000名店長,每一年的流失率只有個位數。他們將這個難以置信的數字,歸功于星巴克的伙伴規則。星巴克將員工的體驗感放在首位,并落到實處。在員工進入星巴克后都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你不僅可以在這里展現成長的碩果,收獲伙伴們的認可與支持,還可以一展所長,成為伙伴中的明星……


    星巴克為愛旅游的員工設計“伙伴是天下”計劃,增進人才交流,讓員工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和更精彩的未來;為了異鄉游子能回鄉,星巴克又開展“回家計劃”,讓員工既能回鄉又能繼續喜愛的職業與夢想……



    星巴克認為,咖啡正是聯系人與人關系的橋梁。伙伴法則給予每一個星巴克人關懷和幫助,讓他們體現自我的價值。在星巴克贏得尊重和支持,獲得價值認同的員工,很樂意主動與客戶交談,并將專屬于星巴克的品牌文化傳遞出去,這便賦予了企業一種看不見的競爭力。


    餐廳不僅僅是一個果腹的地方,更是人與人交流的場所。餐廳的每一個員工都代表著餐廳的品牌文化。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精氣神可以打動客戶,也可以趕走客戶。用情感搭建“橋梁”,讓員工認可餐廳的文化和精神,再將餐廳文化的魅力傳遞給客戶,這必然有利于幫助餐廳將顧客轉化為忠實的粉絲。



    參某說


    主動打賞表現好的餐廳員工,從金錢和精神兩個方面鼓勵他們,是見效最快的“胡蘿卜”;而構建一個成長的平臺,用內部培訓和晉升制度“鞭策”員工,讓員工擁有更多提升自我的動力,則是當下很多連鎖餐廳常使用的方法。然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更需要有專屬的品牌文化去感動客戶,而感動客戶之前,必先用文化情感感動員工,在企業、員工與客戶之間搭建起“橋梁”。而怎樣讓每一個員工認可品牌的文化,是餐廳需要考慮的地方。


    總而言之,讓你的員工提起精神和你一起努力,金錢、成長或是文化都是值得考究的方法,而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都需要讓員工充分體現自我的價值。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eddy,屬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368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8日 22:43
    下一篇 2016年4月8日 23: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