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餐飲是個苦逼活需“熬”過7關

    提示點擊上方"餐飲界"立馬關注!


    導讀

    越來越多的人沖著餐飲O2O創業而去,希望在大浪潮中實現自己的夢想。下面,外賣來看看這行有多少坑。


    創業奔著風投去

    年輕或者心態年輕的創業者最感興趣的話題還是項目如何融資,再加上媒體整天報道某家企業又融了多少資,讓這些創業者從創業開始就奔著風投去的,先不說這種TOVC的策略是否正確,首先你的商業模式和產品要做好定位,萬一融資困難至少可以自我造血,不至于現金流斷裂半途而廢。

    TOVC的模式是現在很多創業者經常干的事情,他們想的全是我怎么把錢圈過來,這種心態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有了這種心態,你的公司離死也就不遠了。

    從BC兩端的平衡點切入

    商家智能化、互聯網是趨勢,大家都看到了。大部分創業者從B端切入,從管理軟件、CRM、干掉點菜寶等工具等各種角度切入。這部分創業的邏輯是:通過B端帶通C端,以為做好了B端,C端水到渠成,最終交易完成來做,完成O2O閉環。

    餐飲管理系統實在是競爭紅海,商家的訴求是少花錢、好用、提高業績,而系統的替代門檻真心傷不起。另一方面,以商家B端為主,C端消費者無感,B端和C端失衡嚴重,同樣存在問題。

    因用餐的時效性,桌位就成為就餐時的稀缺資源,有效的解決辦法包括:在線取號排隊(也可現場取)、預訂桌位(門檻較高,恐有最低消費)、提前點菜,預留桌位的話用戶的等待時間是最少的但對餐廳造成了一定的浪費,單純的排隊系統能減少客人的流水但還是不能提高翻臺率,在線點菜通過盡力節省用戶的點菜時間來幫助餐廳提升效率,間接地增加了營業額,但對于用戶習慣還是一個挑戰。

    在理論條件下,廚房并不是限制餐廳服務能力的最大瓶頸,應該是桌位,桌位的閑置以及就餐時間過長都會造成浪費,如果既沒有做到提前點菜,服務員還不能起到推薦的作用(要知道菜品的利潤是不同的,有些比較高),最坑爹的是最初菜譜的上傳者還不一定是餐廳工作人員,服務價值與推廣缺失的矛盾顯示了該模式的弊端。

    品類選擇題如何做

    去年我接觸了很多餐飲企業,大致分為兩種。一種選擇了趨勢性的發展,稱為趨勢性品類,可以持續維持七到十年。還有一種叫潮流性品類,短至一年,最多不超過三年。

    潮流性品類在整個行業的導入期是有效的,所以創業者先從這個品類入手。但行業逐漸成熟以后,這種方式就有瓶頸了。在日本這樣的企業已經不存在了,因為這樣的企業需要超強的品類開發能力和完善內部體制,每一個品牌都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總經理。

    我們與餐飲老板溝通的時候,是贊成企業選擇持久性的趨勢性業態,長期得到消費者支持,保障企業的收益性和發展性。企業一定會越到一個穩妥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休眠期。但是不要擔心,因為這個是必經的。我們在這個穩妥期好好的強建我們內部,迎接一個新的革新。

    另外,購物中心競爭白熱化同質化,出現大量人流冷清的空場,進購物中心開店的策略:寧愿選擇高租金的旺場,高租金代表高人流高商業價值。低租金開小店,高租金開大店。

    重度垂直的背后是定位

    O2O餐飲的三個切入點垂直、工具、社交。

    2013是平臺元年,2014則到處是重度垂直,但重度垂直背后的深意是什么?重度垂直,就是要聚焦、專注,細分,就是精準定位。

    當美團、百度們在大眾剛需外賣迅猛發展,一些細分的O2O仍然有機會。初期做為外賣大平臺的產品提供商,后期可發展為平臺的品類運營商。

    比如,挑食專做火鍋外賣培訓用戶習慣,當用戶想吃火鍋時自然聯想到了“挑食”,獎勵就是在任性突然想吃火鍋的時候,吃到了火鍋。想象一下,日式料理是否也可以這樣來做。杭州點我吧外賣就是品牌類外賣,想吃外婆家、新白鹿等連鎖品牌就聯想到點我吧,區別于餓了么,餓了么只是泛外賣、低端外賣。

    針對傳統餐飲企業轉型,也是要重度垂直戰略,就是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形成閉環;通過直接面對用戶、連接商戶,縮短鏈條打造極致體驗。重度垂直是打造壁壘的必要路徑,很多傳統餐飲老板聽了重度垂直戰略都很受啟發。

    餐飲天生具有社交屬性,人與人一起吃飯一定有某種社交需求的。比如,廣州的吖咪廚房,今年1月才上線,但選擇美食培訓+廚房飯局+派對社交的模式很快火爆全國,并順利拿到A輪投資

    少談情懷,死磕產品

    《三體》里面講,宇宙可能會從11維降到1維,那么最后那一維是什么?答案:產品。

    產品是一切的基礎,離開產品談情懷,好比太監…今天是殺雞要用牛刀,少做一點事情,把事情做到極致…雕爺牛腩:創業者通常有三個密碼,第一個是你的稟賦,第二個是你的樂趣,第三個密碼才叫做情懷。羅輯思維:用死磕態度來干產品。

    餐飲業的本質是產品,只有堅持安全、好吃、不貴的核心思路,摒棄某些華而不實的情懷主義,做到持續重復的消費才是王道。

    餐飲苦逼,O2O得“熬”

    餐飲是個苦逼活,“熬”出頭才會有春天。

    O2O需要大量苦逼地推,美團網有一萬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是地面推廣人員,為什么?就是為了讓餐飲老板在美團上開店。大眾點評也是“熬”到了春天,強大的地推能力和團隊執行力是這行業的生存法則,誰也逃不過。

    就算是因互聯網迅速崛起的品牌,遲早會回歸線下,慢慢“熬”。如西少爺,迅速在線上建立品牌之后,還是回歸了餐飲服務的本質,“苦逼”挨個城市攻城掠地,形成線下品牌連鎖。所以,如果想要在這個行業里存活,必須得耐得住寂寞。

    值得訂閱

    微信號:canyinj

    餐飲界權威自媒體——專注互聯網餐飲模式研究,業內近12萬粉絲關注!


    歡迎原創投稿 小編微信號:laohekansjihie 郵箱:1499596415@qq.com

    點下面「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4648.html

    (0)
    上一篇 2015年9月14日 23:46
    下一篇 2015年9月15日 07: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