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廣東全省活禽市場按照要求統一休市消毒,記者走訪廣州部分市場與食肆發現仍存在“消毒盲區”。金山大道、帽峰山山腳的農家樂,照售“當日現買現宰”的活雞、活鴿;一些農家樂自養的雞從來不消毒。
農家樂飼養的雞是否已消毒?用水沖洗雞舍就算消毒?外地雞直供農家樂就能逃避消毒?前日,廣東全省活禽市場按照要求統一休市消毒,記者走訪廣州部分市場與食肆發現仍存在“消毒盲區”。金山大道、帽峰山山腳的農家樂,照售“當日現買現宰”的活雞、活鴿;一些農家樂自養的雞從來不消毒……不少市民對此頗有顧慮,呼吁有關部門加強管理。
4大盲區
農莊“走地雞”自產自銷
帽峰山山腳的太和燒雞,是市民十分喜歡的“燒味”。前日下午,在帽峰山的一家農家樂“竹家莊”,記者看見一個簡易雞籠里飼養了30多只母雞,5只走地雞在停車場上悠閑地踱著方步。
雞舍有沒消毒?竹家莊的老板表示,每天都有用石灰消毒。不過,廚房師傅的一番話將老板的“大話”揭穿了。該師傅稱,雞舍圈養的30多只母雞是前日從白云區某市場采購回來的。外面的走地雞是老板自己飼養的。“每日消毒?沒聽說過!” 做飯師傅說,太和燒雞以前多用自家走地雞,但是近期禽流感流行,老板怕有疫情,轉而采購外面市場的雞。為了減少風險,采購的雞也基本上爭取當天賣完,不留庫存以保安全。 用水沖洗雞舍就算消毒
記者隨后來到帽峰山山腳的新天地農莊,在門口竹籠里面放著從農貿市場上買回來的雞。見記者詢問如何進行消毒,工作人員稱每日都進行清洗,就是打開水龍頭,將籠舍清洗干凈。“有沒有用消毒水?”“沒有的事情!”
工作人員稱,燒雞是用高溫烤熟的,絕對沒有問題。冬至那天,雖然有客人也擔心,但聽說煮熟就沒有問題,所以多數人并未拒絕吃燒雞。
拿不出活雞檢疫證明書
前日中午,記者來到番禺金山大道附近的農家樂時,發現不少農莊、酒家在照常銷售“當日現買現宰”的活雞、活鴿。中午12時,在新荔枝樓山莊,不少客人點了該山莊的招牌菜“豬肚包雞”,88元一大煲吸引了許多食客消費。記者隨機采訪了三位消費者,他們都抱著“不會剛好中招”的僥幸心理,其中一位直言:“上一次發生禽流感時不敢吃雞,這一次忍不住了,我覺得不會那么巧吧。”
記者了解到,凡是進入廣州市場銷售的活禽,都必須有嚴格的檢驗檢疫證明。但該山莊的服務人員表示,店內的雞都是從清遠運來的,沒有檢驗證明。“我們店在那邊有固定的供貨渠道,都是檢查了沒問題才出欄的,不會受禽流感的影響,預訂價格也和以前一樣,都沒什么影響。”
野鴿是否有消毒不得而知
在金山大道的龍門寨柴火飯莊,前臺有一塊顯眼的“排行榜”,寫著當日銷售最火爆的菜品,其中“野鴿”榮登“亞軍”。見記者有興趣,服務人員熱情地介紹說,野鴿是山里的野味。被問及具體進貨渠道,是否進行過消毒、檢疫,該服務員稱,雖然是野生,但后來經人工飼養,“消毒啊什么的不比市場賣的乳鴿少,全部都檢查過才能進店,不會有什么問題。”
在煮飯婆山莊,當班服務人員也熱情向記者推薦乳鴿,并指著正在用餐的幾桌客人說:“乳鴿是我們店的招牌。”
農莊老板:
雞只發病 自己解決
李×偉在番禺新造鎮曾邊村有一個占地200畝的火龍果種植基地和一個農莊,為了豐富食譜,農莊內養了80多只雞。他告訴記者,受禽流感影響,生意有一點下滑,特別是吃雞的客人謹慎了。這80多只雞起先是從外面買回來的,然后放在農莊內飼養一段時間,最后作為走地雞賣給消費者。
兩年前,李×偉飼養的雞曾出現疫情,那個時候也沒有相關部門上門檢查,一切都靠自己解決,也就是挖個坑撒上石灰,把出現疫情的雞給掩埋掉。李×偉說,隨著養雞經驗越來越豐富,他會定期給雞更換籠舍并加強清洗,不過現在依然沒有任何部門會前來檢查和提供防疫經驗。
相關部門:
餐館現宰現做活禽
需提供檢疫合格證
昨天,記者就酒樓、食肆內養雞如何監管的問題采訪了農業及工商部門。農業部門回應稱,農業部門負責家禽養殖場戶和家禽批發巿場的監管;餐飲經營單位的短期養殖行為屬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監管。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昨日未能對本報的報道進行評論。而記者昨日多次聯系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一直未果。
工商部門表示,餐館內部暫時養殖、現宰現做現賣的活禽,餐館需提供檢驗檢疫合格證,這些在銷售之前就應該由相應的監管部門把關。
不過,記者曾要求多家餐館提供禽類的檢驗檢疫合格證,但受訪餐館均未提供。調查中,記者發現,雖然監管部門有嚴格的規章,但對于餐館內的活禽,卻少有執行到位。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