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了!這兒有一份“榜上無名”的自查清單

    (大賽報名開啟,點擊圖片獲取更多相關信息)


    今天是3·15,又到了一年一度,消費者最揚眉吐氣、各大企業公關部最提心吊膽的時期。  


    面對陡然增多的“監督者”,緊急的自我排查、充分的應急預案和得體的臨場應對,會給你接下來的時間段多加幾重“保險”。  


    這里總結了一份餐飲店3·15自檢指南——



    1

    3·15來了,如何做自檢? 

    麥肯系門店排查:“人、機、物”


    “春節之后,所有沒有進行全面自檢的餐廳,都是在給自己的3·15埋雷。”麥當勞某餐廳前店長W表示。    


    ▲麥肯們的門店排查工作:人、機、物


    春節期間,由于餐飲門店人員和物料短缺,服務質量會出現普遍下降。好在這個時期,顧客的耐心和容忍度也比較高。 


     “最可怕的是,餐廳在春節過后容易陷入一種疲勞和麻痹狀態,甚至覺得好不容易忙完春節可以休息休息,忽視3·15已近在眼前。”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媒體也沒閑著,一方面,他們會有針對性的探訪餐廳,甚至會喬裝臥底,在3·15之前一兩個月就進入企業內部采集資料。所以說,過了春節,留給餐廳進行深度自查整改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排查隱患迎接3·15,容易被盯上的麥當勞肯德基們,都是怎么做的?


    這些大型連鎖快餐品牌,將3·15之前的門店排查直觀地劃分為:人、機、物。

    :餐廳工作人員健康證是否齊全,員工是否進行了合理的崗前培訓;  

    :餐廳內所有設備,是否都進行了安全檢查,有沒有按照規定張貼合格標志;


    :所有原料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及時向供應商索證索票,購銷臺賬是否缺失。 


    對于餐廳而言,和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方面是最重要的。但你的自檢必須做到“人、機、物”的全覆蓋。


    2

    假如被曝光了怎么辦? 

    請記住這應對的“三宜兩忌”


    不論準備是否充分,相信沒有任何老板希望3.15那天早上一睜眼,發現自己的門店上了電視、報紙、網絡熱搜,只能倉皇應對。  


    綜合了數位餐飲品牌公關負責人和門店店長的經驗之談,這里總結出了安度3·15的“三宜兩忌”:


     宜    面對媒體,迅速準確回應


    3·15時期,最危險的是自己的門店被曝光,然后是所處的行業或者經營的品類被曝光。前者會直接影響品牌聲譽,后者則會引發消費者對于該品類餐廳的整體印象下滑。    


    除了進行真實徹底的自檢,找到并消除隱患外,制定應急措施也非常重要。同時客訴和媒體應對也必須建立預案。 


    ▲提前建立預案,做好準備


    例如,面對公眾和媒體質疑,應該快速準確的進行回應。這里強調準確,一是不可以有反復甚至自相矛盾的表態,其次是解釋要有針對性,不能搬出一堆法律條款打太極。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廣大消費者有無數渠道可以獲知門店的狀況。正因如此,一旦發生危機,品牌的回應,本質上不是由媒體來解讀,而是由千千萬萬的消費者自行解讀——


    這個時候,模棱兩可的回應無法表現出應有的態度和誠意,對緩解危機毫無幫助,甚至可能引發和助長謠言的傳播,造成危機后的次生傷害。


     宜    面對客訴,真誠溝通


    作為餐飲門店的一線管理者,當顧客就餐提出問題,甚至“刁難”時,店長們的當務之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這個過程中,真誠和輕松的溝通技巧大有裨益。   


    ▲真誠的溝通往往能解決多數問題 


    在呷哺呷哺任職店長多年的小李是區域門店當中有名的“救火隊員”。他最擅長的是和顧客“拉家常”——


    “當顧客在店里挑出毛病找到店長時,你們之間一定會發生一番對話,除了傾聽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訴求,完全可以把它當成一番朋友之間的閑聊。比如,您是不是經常來我們店用餐呀?感謝您喜愛我們的餐廳,能不能給我說說,對我們的哪些菜品比較喜歡呢?”  


    除了這些“趁機”的市場調研,還可以聊得更寬泛些,一番家常聊完,顧客基本上氣也消了。小李趁機再表達一下誠意,提出一個適當的補償方案,顧客也能滿意地離開。


     宜    疑似碰瓷,軟中帶硬


    如果在餐飲門店的“人、機、物”都已經提前完成排查,門店裝有監控的情況下,面對不依不饒的顧客,甚至疑似“碰瓷”的職業投訴者,先禮后兵,而不是無底線的妥協。    


    ▲面對無理的要求,不要一味無底線妥協


    前年3·15期間,小李被附近門店店長請來“救火”:一位顧客說在香菜里吃出一根頭發,立刻要求按照《消法》十倍賠償。“當時顧客消費60多元,要求我們賠一千元給他。店長求情的情況下,該顧客還是不依不饒。”


    小李撥通了對方的電話,耐心地聽完對方提出的要求,誠懇地溝通,對方還是堅持要求大額賠償,小李語氣一變,表示門店的原料供應都是有據可查的,歡迎相關部門監督,同時,門店也裝有監控,有必要時可以報警請警察協助查明原因。


    “對方聽完后口氣立刻變軟了,我趁機掛掉了電話。”  沒過一會兒,對方主動打來電話,希望再“商量商量”,小李一聽,又勸慰了幾句,最終對方接受免單了事。


     忌    群龍無首,惶恐遮掩


    餐飲門店用工量大,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3·15這個非常時期,通過培訓讓全體員工都具有冷靜處理客訴,得體回應媒體的能力,并不現實,“這個時候最關鍵的,不是讓所有員工知道遇到問題該干什么,而是要讓他們知道,一定不能干什么。”   


    ▲平時的培訓工作就很重要了


    每到3·15前夕,W店長都會把“四不準”向員工反復強調:


    • 不準拒絕——不能簡單粗暴地拒絕客人投訴或者媒體采訪要求;

    • 不準遮擋——媒體采訪往往會進行拍照攝像,此時不可故意阻撓遮擋;

    • 不準辱罵——由于不知所措,店員急于讓記者離開,切不可開口諷刺辱罵;

    • 不準發生肢體接觸——一旦發生,有理也難說清了。


    之所以反復強調“四不準”,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無益于問題的解決,問題嚴重時甚至會火上澆油。一線員工只需要堅持這些原則,其它的自有專人處理。” 


    與此同時,3·15期間,所有餐廳門店,都應該有一名富有經驗的管理者“站崗”,有善于應對客訴和媒體的“專業人士”來妥善處理,和堅持“四不準”的員工互相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化解危機。


     忌    趁對手被曝光,落井下石


    3·15的炮彈落了下來,萬幸沒砸中你,卻砸中了你的競爭對手,這是一件大喜事嗎?    


    ▲“被曝光”影響的也是行業的整體形象


    也許會有餐飲老板表示喜聞樂見,競爭對手被曝光,自己出頭的機會就多了。“切記不要得意忘形,甚至落井下石,這樣反而會給自己的品牌扣分。”曾在麥當勞擔任過公關部門負責人的A先生表示。


    “當顧客看到你對涉事企業冷嘲熱諷,或者針對被曝光的品類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多么安全,這種感受并不好。你很可能會被貼上瞎蹭熱度、雞賊的標簽。”


    A先生認為,3·15的曝光,影響的是餐飲行業或者餐飲品類的整體形象,在對手出現品牌信任危機的情況下,首先要考慮的是防止引火燒身,而不是趁機營銷自己。


    3

    結語


    以上“滅火”部分,希望你用不著。  


    即使用不著,借3·15之機進行一次全面自檢,也是極好的。 


    畢竟,對于餐飲這樣的行業而言,需要365天嚴陣以待。



    >更多相關文章,點擊下方藍字查看:

    咖啡館的“危機公關”:顧客給出差評怎么辦?

    從喜茶回應“雇人排隊”說起,品牌該如何做危機公關?

    顧客明明給的差評,我卻“視如珍寶”


    END

    文章經授權轉載于餐飲老板內參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34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15日 07:31
    下一篇 2018年3月15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