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宜貨”如何打造品牌價值?價格還是品牌?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如何把一款產品賣出高價?為什么我勸你把產品的價格定得足夠高?“便宜貨”如何打造品牌價值?


    今天將為您講述關于定價的一些學問和小技巧。




    知乎上曾經有個問題挺火面試的時候,銷售經理讓你把一瓶礦泉水賣 300 元,你會怎么應對?

    面對這種類型的問題,大部分人都習慣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希望讓別人認為這瓶水本身很有價值,比如宣稱:


    這是一瓶好水,來自海拔8000米的雪域高原;

    這瓶水是馬云喝過的;

    這瓶水是少林方丈開過光的等……


    然而,哪怕稍微有點營銷意識的人,都不會這樣思考問題,他們會做出這種類型的回答:


    你買我一瓶水,我告訴你一個重要的信息,這叫賣的是附加值;

    你買我一瓶水,我記得你的好,這叫賣的是人情;

    你買我一瓶水,我可以引薦你去見我當局長的老舅,這叫賣的是關系………


    他們考慮的重點并不是產品,而是價格消費者會為什么事物支付300元?



    科特勒曾說過:“營銷不是通過價格出售產品, 而是在出售價格本身。


    事實上,人們普遍傾向于通過價格去判斷一個商品不妨回憶一下,你走在超市里,如果看見一瓶飲料賣3塊錢,你肯定會把它歸類為低端飲料,但如果你看到它的標價是8塊,就會認為它比較高端,甚至還會猜測它的口感應該不錯。


    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而不是“一分貨一分錢”,就是這個道理。


    01

    價格與成本無關


    很多人認為:產品的價格應該由成本決定只有當價格高于成本,商家才有可能盈利;只有當價格越接近成本,消費者才更可能去購買。


    然而,這其實是不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你在賣一款減肥產品,假設它單個成本為200元,并且效果很好。


    如果你把它賣給一個很想減肥的胖子,那他很可能會花1000元來買這個產品,圓了自己的瘦身夢。


    但如果在你面前站著的,本來就是一個“皮包骨”,即使你把價格降到100元,他也不會買來使用。


    所以,價格并不取決于成本,而是取決于供需關系 。


    這也是為什么奢侈品的價格都遠高于其成本。


    很多人認為:那些奢侈品品牌,一個成本幾百元的包包一下子就賣上萬元,這簡直太暴利了!


    實際上,這一點也不暴利只要是正規奢侈品,一定會嚴格控制自己的供應量(所謂的奢侈,其實就是賣個“稀缺價值”),它始終會把需求控制在遠高于供給的狀態。



    不信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滿大街的人都提著古馳的包包,那時候它還算一個奢侈品品牌嗎?


    這也是為什么奢侈品最怕山寨貨。這不僅是擔心山寨質量會損害品牌的口碑,更重要的是山寨貨的出現,相當于是提升了供給,會降低品牌的稀缺價值。


    02

    成功的品牌往往喜歡定高價


    曾經有個業務員對自己的老板說:“老板,市場上有一個小廠,價格很低,很難對付,怎么辦?”


    老板抽了一口煙,說到:“既然它這么厲害,那為什么它一直是一家小廠,而我們卻是大廠呢?”



    縱觀歷史,你會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高價打贏低價是常有的事,而低價打贏高價卻僅僅是個案。


    為什么高價反而更容易勝出?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只有當你的價格足夠高,才可能產生更多的盈利,而這部分盈利,其實就是用來支撐(預支)你的營銷活動的。


    比如請巨星代言、投更多的廣告、租更好的門店、招更好的客服,等等……


    而那些一開始就把價格壓得很低的企業,基本永遠沒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品牌。當然,具有特殊優勢或具有戰略意義的低價除外。


    另外,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高價往往意味著他購買的不再是單純的產品,還包括了產品之外的東西也就是品牌的“無形價值” 。


    還是說奢侈品包包。他們之所以要買一個萬元包,其實就是想向其他人傳遞一個信息我是一個買得起萬元包的人。


    那么,這種“無形價值”跟“品牌”有什么必然聯系嗎?當然有。


    就拿咖啡來說。同樣是咖啡,雖然雀巢咖啡的銷量和使用頻次都遠高于星巴克,但對星巴克這個品牌感興趣的人卻明顯更多。


    比如下圖所示,星巴克的微博粉絲是雀巢的兩倍。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雀巢只提供了產品的有形價值(比如提神和口感),而沒有像星巴克那樣成功打造品牌的無形價值(比如文化內涵)。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品牌,應該是像宗教一樣的能代表某種信仰、某種文化、某種精神。


    而要建立這些東西,通常都很需要錢。


    錢從哪兒來?


    就從高昂的產品毛利中來把價格定高一些,就是為了把利潤空間預支出來,用于開展營銷活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總體顧客利益”。


    另外,最開始把價格定高一些,其實也是為將來做打算高開低走很簡單,低開高走就很難 。


    假設奔馳出一款價格20萬的便宜車型,一定能賣得很好這相當于是在告訴消費者:嘿!現在,你只要花20萬,就能買一個50萬牌子的車;


    而如果本田出一款價格50萬的高端車型,就一定賣不好這相當于是在告訴消費者:嘿!現在,你需要花50萬才能買到之前20萬牌子的車,蠢豬。


    03

    低價打贏高價的個案


    當然,歷史上并不是不存在低價取勝的案例。


    不過,低價之所以能成功,絕對不是因為“商家更有良心”,更不是因為“沒辦法才走低價”,而是因為它們一定在某些方面(如渠道、生產線、盈利模式)具有競爭對手難以效仿的優勢。


    比如小米。在當時,其他手機品牌無法快速將渠道由線下轉為線上(這樣會損害經銷商利益),所以小米才有機會以“超高性價比”的名義異軍突起,在線上做得風生水起。


    然而,正如上文所述:低價很難形成持續的競爭力,尤其是當競爭對手也能玩低價的時候。


    所以小米才會拼命把自己的產業快速擴張到其他領域,即使手機業務不賺錢,也可以靠其他業務來支撐。


    另外,并不是說低價就只能以“省多少錢”作為核心賣點,“便宜貨”也需要營銷,也需要打造品牌的無形價值。


    還是說小米,它不會說“想省錢,買小米”,而是會說“因為發燒,所以小米”。(無形價值:追求極致的態度)


    再比如肯德基的咖啡,雖然相比于星巴克,它很便宜,但它不會直接說“肯德基咖啡,好喝又實惠”,而是會說“咖啡是用來覺醒,而不是拗造型”。(無形價值:務實的生活態度)



    總之,低價的產品一定要給消費者一個臺階下 我買便宜貨,并不是因為我沒錢,而是因為我更務實不裝逼/我是內行更識貨/這個產品是限量版的/比我更有錢的人都在用這個產品……


    04

    與價格有關的小把戲


    無論是定高價還是低價,都是從“非貨幣”的角度,讓消費者對價格產生認同。


    其實,價格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營銷能力。


    1)90多的消費品和100多的禮品


    先說消費品。


    商家肯定希望自家的產品能賣的又貴又多,而作為消費者,往往又不愿意為普通的消費品花太多錢。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價格的后幾位數定成9和8,比如99元。


    有研究顯示:當商品價格是99時,愿意購買的人的數量,是當價格為101時的1.4倍。


    這其中的區別,并不是2元錢因為消費者最先感知的數字是最左邊的那一位,所以,這兩者其實是90多和100多的差別。


    再說禮品。


    同樣一組研究顯示:當一個禮品以101的價格出售時,愿意購買的人的數量,是當價格為99元時的1.2倍。


    這其中的區別,也不是2元錢,而是“幾十塊錢的禮品”和“一百多的禮品”的差別。


    只要是給別人買東西,消費者就會理智(精明)得多只需多花2元錢,就能將禮品由“幾十元”升級為“一百多元”,就更有面子,何樂而不為呢?


    2)降價的“100法則”


    對于降價促銷,什么時候該用“立減20元”,什么時候該用“降價20%”呢?


    有一種說法叫“100法則”:


    當你的原價高于100時,就應該用“立減XX元” 。比如原價200元,你說“立減50”元,就會比“降價25%”更有吸引力因為50>25,消費者會感覺前面的說法降得更多…


    而當你的原價低于100時,就應該用“降價XX%” 。比如原價50元,“降價50%”看上去就會比“立減25元”降得更多…


    當然,這個法則在國外會更加適用,因為國內的商家更習慣于用“8折促銷”,而不是“降價20%”這種說法。


    小結


    定價本身是一門非常精妙的學問,它幾乎容不得犯半點錯,所謂的定價定生死,并不是沒有道理之前就有一家藥品公司,做著做著就倒閉了,最后復盤,發現根本原因就是定價定高了5%。


    另外,很多人認為定價的目標,就是使當前的利益(銷量×利潤)最大化,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


    實際上,產品的定價與企業的目標是密不可分的 。


    而所謂的目標,也是多種多樣,比如:生存、當前利潤最大化、市場份額最大化、市場獲利(撇脂)最大化、產品質量的領導地位等等。


    不同的目標,就會有不同的定價策略


    總之,當你認識到:推銷才是賣產品,而營銷是在賣價格時,就說明你已經入了營銷的門了 。


    而當你繼續往下走,就會發現:定價,其實也是最復雜的營銷問題。


    – END –


    來源 | 品牌圈圈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定位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老板戀上魚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62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17日 21:27
    下一篇 2017年12月17日 22: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