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商業地產云智庫
數據來源:贏商大數據中心
自帶“健康、品質、匠心、獨特場景”標簽的日料品牌,在新一輪餐飲消費升級中成功突圍。
目前,75%的購物中心都引入了日料品牌,這匹低調跑出的“餐飲黑馬”,是如何成為購物中心招商必選的?
2017年,一匹餐飲“黑馬”低調跑出。《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中指出,日本料理(下文簡稱“日料”) 2016年年營業額超越了80%的品類,不僅遠遠拋離韓國菜,更排在了中國傳統菜系粵菜、浙菜之前,年營業額排名第8,表現矚目。
另一方面,根據《2017年中國餐飲細分市場分析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日料門店數量從2016年初的27745家增至35047家(截至2016年12月31日),日料的快速增長也正在喚起購物中心的招商關注。
01
日料是如何成為
購物中心招商標配的?
贏商大數據中心選取全國28個城市、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的746個購物中心為樣本,通過對日料品牌的分布特征、細分業態、品牌亮點等維度研究,分析其發展特性。(具體城市選取請見文末說明)
在贏商大數據的監測中,已有75%購物中心引入日料品牌,平均每個購物中心就有2.6家日料品牌。
最多的一個購物中心容納了17家日料品牌,上海IFC、廣州正佳廣場都擁有超過10家日料品牌,品類涵蓋居酒屋、拉面、日式烤肉、天婦羅、壽司、日式咖喱、日式便當等。
2、日料品牌進mall大地圖:消費水平越高的區域越愛引入日料
從區域分布來看,購物中心日料門店大多集中在華東、華南、華北地區,占據了整體門店數量的80%。華中、東北、西北的購物中心日料品牌進駐占比均低于10%。
一線城市擁有龐大餐飲消費容量、高餐飲消費水平、以及對多元餐飲的需求和包容性,北上廣深購物中心均對日料品牌的引入表現積極,尤其上海購物中心擁有日料品牌超過365個,位于全國之首。
從日料品牌進駐商圈級別來看,日料品牌承租能力較好,且客群定位主要面向年輕人及高端消費群體,因此品牌大多傾向于進入主城區城市級/區域型商圈,占比達到89%。
日料品牌在購物中心的樓層分布,以-1層、3層、4層、1層為主,占比在14%~18%。日料品牌獨有的門店設計、文化主題體驗以及引流能力,能營造出較佳的商業氛圍,購物中心傾向將其設置在低樓層,充當“門面”角色。
日料為何低調地火了起來?歸根到底,是來自于年輕餐飲消費者的支持。
80后、90后年輕人以74.5%的高餐飲消費貢獻、62.3%的高就餐頻次,成為新一代餐飲消費主力軍,他們的餐飲需求呈現多樣化。除了菜品口味第一之外,還要求品牌的用餐環境、擺盤顏值、服務體驗等附加值。
面對餐飲消費主力軍的多樣需求,日料在價格定位、細分品類、體驗營造、食材等方面的優勢,使其在新一輪消費升級中脫穎而出。
(1)價格優勢
日料品類豐富,各個細分市場都培育了相應的成熟客群,普遍客單價在數十到上千不等,豐儉由人。當下人均消費數百甚至上千的高級日料在悄然風行,搶占高端餐飲消費市場。
(2)品類優勢
日料對于“極致單品”的打造可稱為餐飲界典范,其細分品類豐富,從高端定位的懷石料理、壽司,到拉面、丼飯、天婦羅、烤串、火鍋等各個細分單品,都能獨當一面,滿足不同客層的需求。
(3)體驗優勢
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和食”,與日本四季、地理、自然風物、傳統節慶充分結合。強儀式感、強主題性,使得日料在場景體驗營造上有更多“玩法”。
(4)食材優勢
日料的精髓在于呈現食材的原味、最佳風味,向來以最嚴苛的條件挑選最佳食材出名。
相對醬味較重的韓餐,日料的生食、蒸煮等烹調方式更符合當下注重品質、健康的飲食趨勢。由于日料對食材的嚴選,讓擁有供應鏈優勢的品牌更易凸顯競爭力。
02
mall里新興日料品牌
代表了哪些餐飲新潮流?
從贏商大數據監測情況所看,日料品牌已經悄然成為購物中心餐飲招商的必選項,但由于日料品牌重視品牌培育、供應鏈壁壘高、拓展謹慎的特性,其新興品牌占比相對較低,2014-2016年創立/進入中國的日料品牌僅占整體日料品牌數量的6%不到。
但是,在這個對新興品牌篩選嚴苛、競爭異常激烈的日料市場中,仍有一批新興日料品牌成功跑出,就是因為其創新模式戳中了年輕人對新餐飲消費的需求點,而獲得了他們的高關注度。那么,這些新興日料品牌分別代表了哪些餐飲新潮流?
場景
▼
■ 利用空間打造沉浸式用餐體驗
場景化是餐飲消費升級的主要趨勢之一,越來越多品牌在用餐環境中加入獨有文化元素、或音樂氣味等五感體驗,以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
而在新興日料品牌中,不乏利用整體空間來打造沉浸式用餐體驗的品牌,比如連餐廳外觀也改造成日本影視中常見的列車、建筑,體驗感進一步升級。
1、小町號酒場·料理:滿載日料的“列車”駛入購物中心
“小町號”之名取自往來于東京和秋田的特急列車,以“列車”為概念,這家主打當季食材及日本割烹料理的居酒屋,第一次將列車開進了購物中心。令人驚艷的門店外部是真正的鐵皮列車,內部設有實木的榻榻米座位及吧臺座。
在全開放式廚房里展現料理烹調的過程,每季根據當下最佳食材推出限定菜單,搭配日式清酒、梅酒、燒酒、大吟釀等各種酒飲,從料理中品嘗四季風味。小町號酒場·料理從空間營造到菜品設計,無一不體現著日料特有的儀式感。目前在深圳購物公園開有1家門店。
2、三丁目的回憶:三層日式建筑再現“深夜食堂”場景
“三丁目的回憶”在上海大悅城里重現了整棟3層、全木質結構的日式建筑,外觀仿若千與千尋里的油屋,大約可以容納180人。內部裝飾圍繞“回憶”主題,兒時玩具、偶像文化、動漫元素隨處可見,讓食客完全沉浸入特有的場景設計里。
菜品主打洋風和食,從傳統日料里跳脫出來,加入創新概念及混搭元素,讓其更能滿足年輕人的多元、愛玩的餐飲需求。
單品
▼
■ 品牌/產品/體驗,多元的“單品餐飲”玩法
餐飲市場持續分化、細化,更多單品餐飲品牌涌現在市面上,現象級品類的出現周期也越來越短,同時淘汰率也在攀升。主打“一道菜”的單品餐飲如何在餐飲業態更迭中存續,長期保持新鮮感?
以日料為例,其品類可細分為壽司、拉面、丼飯、天婦羅、烤串、火鍋……新興日料品牌對于極致單品的打造均采用加法,無論是“品牌+”、“產品+”、“體驗+”都是在專注單品的同時,盡可能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
3、拉面競技館:日式街道內集合7碗日本最強拉面
2016年,國內首家拉面競技館進駐上海大悅城7F,同美食廣場概念擁有特設入口及售卡廳,門面以紅燈籠點綴,還未進入拉面世界就感受到特制的特別氛圍。
“拉面競技館”集合來自日本7地的特色拉面,以濃湯濃醬風味出名的“背脂神”、擁有日本第一雞湯的“麺屋武一”、辛辣味增面“有頂天”等等,均是在日本全國各地選撥中脫穎而出的人氣拉面店。
除了拉面,館內還設有以日本節目為主題的游樂設施和日式甜品,在完全的敞開式布局,以多元特色業態、獨有節目還原日式街道場景。
4、丼丼屋:專營各式丼飯的時尚日料餐廳
丼丼屋作為日料店卻不賣壽司,作為香港美心集團旗下的丼飯專門店,它主打的是另一種日式家庭風格美食——丼飯。
可以理解成是日式的蓋澆飯,招牌菜品包括刺身丼、五色丼、鰻魚丼、親子丼、勝丼……在傳統基礎上,丼丼屋還推出獨家特色“mini小丼飯”,一次品嘗5種迷你尺寸的美味。
門店設計方面以富有時尚感的日式餐廳為主調,深圳門店則迎合女性喜好,使用了紫色調。目前,丼丼屋已布局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地,下一步將在廣州選址拓店。
在日本當地擁有超過300間分店的御好燒專門店——“日本道頓堀御好燒”,于2017年進駐香港K11,店內每張餐桌都附設巨型鐵板,可讓食客體驗DIY正宗御好燒的樂趣。
御好燒是源自日本的特色鐵板燒小吃,不同地方的御好燒在做法和材料上各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大阪燒和廣島燒,店內配有各種御好燒吃法的操作指南,店員手把手指導食客DIY,為用餐體驗大大增加娛樂性及參與感。
跨界
▼
■ 文化+餐飲+零售,日料“新物種”誕生
新零售的概念正在融入餐飲界,新興日料品牌也展現出餐飲“新物種”的特性,跨界文化、零售,給餐廳重新賦予了文化、社交、零售等功能。
“富山面家”的跨界合作、主題更換,有效保持品牌活力、增加消費頻次;而永輝超市則利用自身全球采購鏈,在日料的高供應鏈壁壘中,確立價格優勢,推出“鮭魚工坊”高端食材體驗店這一新業態。
2017年6月,富山面家配合《變形金剛》電影上映,推出變形金剛主題店。加菲貓、HelloKitty、潮牌Aape等IP都曾與其合作,從店裝、菜單、菜品設計、周邊產品都將IP文化玩到了極致,同時引爆流量及話題。冠軍黑醬油拉面、北海道牛奶拉面、激辛辣味噌拉面是其招牌菜式。
富山面家始發于日本富山縣,隨后就走向國際,在泰國、新加坡、馬尼拉、香港、紐約及上海等城市布局門店。目前已進駐上海瑞虹天地月亮灣、上海晶品購物中心、上海soho復興廣場、上海凱德星貿廣場等。
鮭魚工坊是永輝超市的自營日料品牌,結合“超市+餐飲”的新玩法,創下從開業至今單店賣出10000頭三文魚的記錄。店鋪面積在150-250㎡之間,外帶、堂食皆可,吧臺、四人桌、包廂一應俱全,木質裝修使其頗具傳統日料店風格。
鮭魚工坊主打依托永輝的全球采購鏈采購回來的三文魚,除了刺身、壽司和丼飯,還通過烤魚頭、魚骨熬湯、炸魚皮等烹調方式,在提高三文魚利用率的基礎上降低成本,讓高級日料做到親民化,一天能賣出一般日料店將近兩個月的三文魚用量。
03
總結
1、消費者對日料的印象總是跟隨著“健康”、“高端”、“品質”、“匠心”、“文化”等標簽。日料遵循嚴選食材、凸顯原味的理念,符合健康、品質的餐飲消費大趨勢。
加之嚴格的上菜順序、講究的就餐儀式,可滿足高端人群用餐需求,人均過千的高端日料正開始搶占高端餐飲市場。
2、日料品牌擁有獨特鮮明的文化底蘊,大多數品牌在門店設計上都會結合特定場景,進行體驗創新,輸出日本文化的附加價值。
對于當下“場景化”玩法盛行的餐飲行業而言,日料品牌會是很好的學習模板。
3、 在餐飲需求多元化的趨勢之下,將會有更多“新物種”誕生,以抹茶為主調的日式甜品店正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日料品類可細分為數十種,從高端料理、家庭料理到特色單品等,新興品類的挖掘潛力依舊巨大。
4、日料品牌重視品牌培育、供應鏈壁壘高、拓展謹慎的特性,使得日料市場面臨著擁有大品類但沒有大品牌的局面。
但這對品牌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只要能夠緊抓自身核心競爭力,在經營模式、體驗創新、品牌塑造上實現差異化,當下便是新品牌突圍的最好時機。
– END –
作者 | 辛婉孺
來源 | 商業地產云智庫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