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咖啡之翼正式在新三板掛牌。
更引人關注的是咖啡之翼股東名單,”神仙姐姐”尹峰、娛樂大咖何炅、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58同城董事長姚勁波等人現身公司前十大股東榜單。
咖啡之翼成為餐飲跨界的典范。
在尹峰看來,咖啡之翼靠的是四個關鍵詞:“IP”和“跨界”是面對細分市場的影響力,“數據”和“資本”是持續經營并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現在整個餐飲白熱化競爭的時候,餐飲企業應該如何突圍?
4月28日,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在餐飲O2O主辦的《2017中國餐飲投資與創新故事會》上進行了題為《數據和IP驅動下跨界餐飲的資本之路》的分享。
尹峰精彩觀點:
1、新消費時代現在已經來臨,從美團的數據看到80后、90后成為整個市場消費力的百分之七八十。
2、很多餐飲行業敢于上資本市場,成為公眾公司,就是因為中國市場餐飲行業精細化、規范化、合法化的機會來了。
3、用17年的心血研發了一套餐飲管理的內功管理系統,現在這套系統在ERP、SCM、COPM、OPM都可以完全自動化。
4、用出品人格化、產品周變化,給每一個新推出的產品一個新身份,把常規意義上對產品的表達方式變成游戲人格化的表達方式。
5、一定要跟用戶玩起來。因為擁有用戶才會擁有市場,才會擁有品牌的未來和發展趨勢。
以下是尹峰演講實錄節選:
1
餐飲3.0時代到來
餐飲企業上市時機成熟
2017年所有的市場數據都在預測中國餐飲將突破4萬億。
資本市場也在看好餐飲市場。這么多新興餐飲在去年拿到投資,這些都說明一個利好效益。
商業發展這件事,在發達國家一定比發展中國家快半步甚至一步到兩步。美國和日本在商業這個基礎建設上,他們的過去可能是中國的現在,而中國的未來就是他們的現在。
1、3.0互聯網品牌營銷時代到來。
當餐飲發展到3.0時代,如何持續的模式復制,并穩定增長,需要我們在供應鏈和營銷上的共同發力,樹立自己真正的品牌,攻占用戶的心理。因為品牌才是最后公信力的選擇。
新消費時代現在已經來臨,從美團的數據看到80后、90后成為整個市場消費力的百分之七八十。
這一代消費人群的特點是自帶安全感出生的孩子,沒有生存危機,非常自帶自信心,選擇決策很快,跟著感覺走,我喜歡的我愿意的,不會被價格或者其他因素綁架,很忠于自己。
2、上市時機成熟。
這是國際上餐飲行業發展的軌跡,從單店盈利模式到連鎖盈利模式的復制再到供應鏈的支持,最后到資本對接,直到最后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大品牌。
很多餐飲行業敢于上資本市場,成為公眾公司,就是因為中國市場餐飲行業精細化、規范化、合法化的機會來了。
我們也有機會在中國成立非常多偉大的像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這樣可傳承的大品牌。
2
餐飲兩種打法
資源整合型、戰略布局型
現在餐飲行業被分成兩種打法,第一種打法叫資源整合型。
可能不自己研發生產產品,只做產品的搬運工,整合好相關資源,就可以用品牌攻占。
這種打法下,先了解市場有哪些客戶,客戶的需求是什么,客戶將決定我們的方向,市場的大小決定品牌的規模。
我們身邊的資源決定未來品牌的版圖,品牌是否成為持續的品牌,就看這個品牌的續航能力。
第二種打法叫戰略布局型。
還是用產品作為出發點,不停的刷新NPS值,NPS值講的是用戶進退變值,如果產品體驗好,會不斷傳播,新客戶變成老客戶,老客戶帶來新客戶。
我們有一招非常核心的超級產品,這樣將決定我們的核心用戶,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刷新用戶體驗,流量不斷增長。
當流量不斷增長,就推動我們不停的布局,決定版圖更大。當很多同行業競爭的時候,用戶一定會選擇具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品牌,于是我們就具有持續的續航能力。
3
咖啡之翼的玩法
“IP、跨界、數據、資本”
品牌未來方向要去哪兒,像姚勁波經常說的,現在的創業和經營,不缺團隊和產品,甚至不缺資金,缺的是方向。
如果方向錯了,再使力也無效。但是方向對了,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論和最好的資源整合平臺,就會快速爆發。
互聯網的很多思維和打法傳統行業值得借鑒。這樣的驅使下,咖啡之翼選擇了什么樣的方式,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打法。
1、IP玩法:我們是誰?
IP是指知識財富,比如神仙姐姐是一個IP,徐小平是個IP,何炅、姚勁波、杜海濤是一個IP,甚至最后咖啡之翼變成一個IP。
那時候我想當時的美國一定會成為中國,中國隨著文明的發展,也會需要一個社交當時國外的咖啡館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星巴克那種小咖啡館,結構比較簡單,另外一種是代餐的咖啡館。
這個模式一旦設立之后就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注重的是品牌文化鏈接客戶的能力,而產品只是客戶在咖啡廳能夠解決的生理功能,我們一直在做的是品牌輸出工作。
投資人給我們定位是中國娛樂咖啡第一品牌。
從咖啡這個生活方式切入,用文化創意、泛娛樂、消費升級和連鎖復制打造中國自己的咖啡品牌。
中國的餐飲市場3.5萬億,咖啡市場才700億市場。
其中200億是我們這樣的咖啡館精品咖啡,500億是速溶咖啡市場,中國700億市場到目前沒有非常NO.1的品牌,除了外來的星巴克。
而我本人一直覺得美國人是不那么容易懂中國人真正的需求,我們知道了解用戶才能打造一個可持續續航的品牌。
那時候我們下決心說要成為中國人真正的第三空間。從咖啡這樣一個社交品類切入。
2、跨界玩法:咖啡輕餐+明星
行業優勢,需求增長,用戶崛起,資本風向,跟我講的核心消費群的變化有很大關系。80、90崛起,他們的生活形態已經國際化。
我們家里如果有90后、00后,這些小孩在選擇消費場景的時候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他們會更喜歡選擇在哪兒,和誰在一起,而不是選擇吃什么。
如果在吃什么的狀態下,他們選擇的是好看、好玩、有趣、獨特,而不真正是真的很好吃。這都是目標人群在發生變化。
這些年輕的消費群在發生變化,所以咖啡市場的崛起非常快,每年的增長持續20%。
我們有兩個特征,第一,明星用戶化。
比如說何老師、海濤、勁波、陳歐、徐小平,我的合伙人有一個特質,特別熱愛生活,有一顆童心。
這樣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熱愛自己的事業,對每一個用戶體驗的變化都會欣喜若狂。
每一個明星對時尚領域特別敏銳,當他們把他們對生活的敏銳和感知傳達過來,我們會用最快速度的推到所有的店鋪,于是明星變成我們最核心的影響力用戶。
2、用戶明星化
很多客戶選擇咖啡之翼,有時候不是因為喜歡明星IP,而是想跟這些IP一樣擁有同樣的品質生活。
于是他們會選擇來到咖啡之翼。所以咖啡之翼的口號叫“我們在一起”,明星和用戶同質同頻,在他們心里沒有偶像,他們就是老大,我們就是做自己。
3、借勢營銷:潮流、互聯網、明星
在IP之路,我們也會做很多營銷,比如大咖外賣,是我們孵化的一個品牌,我們讓陳歐開著他的保時捷和杜海濤送了這個品牌的第一份外賣。
互聯網的出現,對所有傳統行業來說是加上了翅膀,我們不需要害怕它們,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效率使用他們。
我們常常會把趨勢性的潮流事件和互聯網以及明星結合起來,做線下會員活動,在線上做推廣。
明星引導用戶的消費方向,明星與用戶同質同頻,讓用戶更有存在加。這種更適合80、90、00,做自己。
4、產品驅動:人格化、周邊化
我們用出品人格化、產品周變化,我們給每一個新推出的產品一個新身份,把常規意義上對產品的表達方式變成游戲人格化的表達方式。
產品周邊化是指除了桌子上面的產品,把空間的產品以及客戶的消費習慣沉淀在我們系統里,把一次二次三次的消費升級一直延伸到客戶的生活中。
包括衍生品抱枕、手機殼、鑰匙鏈。女性有一個特征,隨手買的習慣。現在的消費市場80%都是女性在決定方向。
5、場景驅動上:城市第三空間
我們一直做的是城市的社交平臺,第三個空間,所以會把場景打造得像鋼筋水泥叢林中的小綠洲,不是純功能性的咖啡廳或者餐廳。
這是我們的上午系列,在350-450平米的空間,這個是輕奢系列,200-300一天。
6、會員驅動:和用戶玩起來
前面已經講過,我們經常會跟會員做各種互動的活動,要好玩,要互動。
咖啡館開業的時候選址不是A類選址,怎么讓客戶快速引爆,于是我們做了一個軟件設計。三里屯的中心有很多圍欄,我們在上面拴了2000只杯子,杯子上帶著翅膀和掃碼。
早上來上班的白領會很好奇,每個人都去掃描。
我們會有一個密碼給他告訴他你拿著這個杯子到對面的咖啡館,就將解密這個杯子擁有的權利。
一定要跟用戶玩起來。因為擁有用戶才會擁有市場,才會擁有品牌的未來和發展趨勢。
– END –
分享 | 尹峰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