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半個北京的醬豬蹄,兩家匠豬蹄專賣店,開業至今一共賣出了400000只豬蹄!
堅持每天兩次新鮮出鍋,三十六味天然草本,十二道工序,四小時熬制一份豬蹄,不做任何推廣,做好口味,用口碑吸引消費者。
在餐飲競爭激烈的帝都市中心,開了兩家匠豬蹄專賣店,生意火爆,客流不息。
每天一到飯點,店里火爆程度甚是壯觀!外賣員也是守候在店門口等著出爐!
而這兩家店的老板是一位來自內蒙的懷揣著夢想的人。
林俊環在這條路上,帶著對美食的向往與追求,悶不吭聲地行走了數十年,終于走成了現在的自己。
1
一個從內蒙而來
懷揣夢想的小伙
林俊環小時候家里窮,家里人要他回去種地,他卻并不想。于是,他找叔叔借了一點錢來到北京。
期間被騙過搶過,睡過馬路天橋,挨餓受凍過,最后在三元橋附近的一家餐館找到了一份工作,這家餐館就是后來有名的金三元。
想要學做菜,卻因為只是一個雜工,被大廚擠兌,于是林俊環每天6點就起來去義務切配,而當時負責的師傅9點才上班。
或者真的是勤能補拙,又或者是老天爺開了門。
師傅慢慢接受了林俊環在后廚,他也終于踏上了這條會伴隨至今的餐飲路。
當時有一道菜,是醬豬蹄,恰好就是林俊環在負責切配。
“整整一年他都在調試這款醬豬蹄,靠悟性和勤奮,做出了一旦吃到就再也難忘的醬豬蹄。
當時金三元的老板或許也沒有料到,這個招進來打雜的小伙子,竟然是讓他生意從400平發展到4000平,在京城連開數家分店,并且越做越大的關鍵人物。
林俊環偷偷琢磨的醬豬蹄竟成為了那家店的最熱門的單品,并且越傳越開,很多人會慕名而來,包括成龍、章子怡,鞏俐等明星。
而這些大咖之中,有一位顧客讓林俊環特別印象深刻。
他說,那天餐廳門口停了一輛甲01開頭的車,車上下來幾個穿警衛衣服的高大護衛,面無表情地站在店門口,他們只知道來了個大人物,卻不知道到底是誰。
有幾個同事好奇地想要打聽一下,正在打包醬豬蹄的武警,示意性地瞥了一眼店內墻上掛的合照,說來的人是照片里職級最大的人。
林俊環朝那張照片看過去,上面是當時老板的岳父還在體制內時與領導的合影,而那位站在旁邊視察工作的,正是當時的國家最高領導人。
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研發的醬豬蹄,竟然會得到長者的青睞。
對于林俊環來說,能得到各界的認可,自然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可他由于一心撲在產品研發上,沒有想到這家餐廳醬豬蹄所申請的專利,是沒有自己的名字在內的,正因為如此,感到失望的他,決心離開,去深造學習更多更完整的技術知識。
他先后在北京旅游學院去學習餐飲管理,后來去俄羅斯做交換生。
畢業之后,他被分配到了五星級酒店凱賓斯基,一年多時間,凱賓斯基旗下的7個餐廳,11個廚房,他全部輪崗過。
他去了當時非常火的小肥羊,從店總做到區域總經理,又在風靡全國的麻辣誘惑,從副店長開始做到區域負責人。
當初那個帶著簡單行李和少許借金離開內蒙的少年,或許也沒想到,會因為自己對美食的堅持努力,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直到2014年10月,下定決心自己出來單干。他還是不能忘記改變他命運的醬豬蹄。
“我覺得這個醬豬蹄是好東西,不想就這么讓它消失了。”
2
一份不止三十六道風味的匠心豬蹄
曾經風靡半個北京的醬豬蹄又重新上線。林俊環在京城開了兩家匠豬蹄專賣店—三十六味,開業至今一共賣出了400000只豬蹄!
即便這樣火爆,仍然堅持每天兩次新鮮出鍋,希望不管何時而來的顧客都能吃到最可口的美味。
1、三十六味天然草本,十二道工序,四小時熬制一份豬蹄
堅決不用菜市場的便宜豬蹄。
每一個豬蹄都來自美國,選用最好的進口品牌豬蹄進行醬制。
每一個豬蹄都層層把關。
然后將挑好的豬蹄清洗,用流動水浸泡十二個小時
接著需要噴烤,去除殘留的毛。
燎好的豬蹄會進鍋里焯水。
然后把豬蹄拿出來清洗干凈
處理好的豬蹄要用36味天然草本香料,
和草藥進行四個小時的醬制。
每天只出鍋兩次。
保證顧客吃到的都是最新鮮出爐的,
賣完就沒!
2、不做任何推廣,做好口味,用口碑吸引消費者。
豬蹄分為醬香和麻辣兩個口味,滿足了不同口味需求的吃貨。
醬香型口感濃郁卻不膩味,適合喜歡豬蹄卻又不想吃辣的小伙伴。
麻辣型口感刺激,滿足吃貨的挑剔舌尖,回味無窮。
三十六味匠豬蹄幾乎沒有做過什么推廣,即便如此,也有很多慕名而來的粉絲會自發進行宣傳。
而在這之前的一次小型內部封測中,也受到很多吃貨們的反饋。
“反正我這里回頭客特別多,有人開玩笑說是什么網紅豬蹄,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是能夠被人喜歡,還是覺得自己做對了事。”
林俊環看著網上的這些點評,笑著說。
3
匠心做好餐飲是這個時代的旋律
我沒有太多想法,就是覺得研究好吃的,是一件令我和令吃東西的人都快樂的事,是好事。——林俊環
經過數十年的專研,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他僅僅做了一件事,就是做好產品。
餐飲品牌如果對產品馬虎,消費者對品牌就馬虎;
餐飲品牌對產品心懷敬意,消費者對品牌就心懷敬意。
餐飲品牌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產品,消費者便以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品牌。
曾幾何時,越來越多的餐飲人,被互聯網+、O2O、大數據、顛覆式創新、社群經濟….等等等等眾多不明覺厲的一個個新概念攪得暈頭轉向,顛倒了主次,忘了自己是誰、自己的行業是什么、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信息高度透明的時代,注定是價值的回歸、產品的回歸。
那些對產品懷有敬畏之心、不為環境所動、以一生甚至幾代人來呵護、心存匠心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最值得尊敬的餐飲人。
– END –
來源 | 四維先生
來源 | 餐飲O2O
編輯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