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購物中心內餐飲無疑成了最火的業態。尤其是社區型購物中心,餐飲似乎已成為招攬人氣的重要法寶。
餐飲大舉入駐購物中心,證明了市場的需求和選擇,但是事實上,綜合體餐飲賺錢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有商業模式、定位匹配等原因,你對購物中心餐飲真的了解嗎?
購物中心的餐飲配套成功與否已逐漸成為一個項目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許多高檔購物中心項目為了尋覓到符合項目定位且尚未進駐項目所在城市的特色餐廳而煞費苦心。
城市里的購物中心越來越多,以深圳為例,下半年新開的購物中心多達11個,這意味著更多的餐飲品牌,都將面對在購物中心里,求生存、要發展的問題。
南都曾按面積規模統計,正佳廣場的餐飲規模占比高達30%,太古匯、西城都薈、樂峰廣場的占比則超過25%;另外天河城、太陽新天地的占比超過20%。
一方面占據了人流優勢,另一方面則競爭激烈化,是否進駐購物中心,對餐飲品牌來說似乎陷入了一種矛盾。作者根據這段時間的觀察,跟大家說一說餐飲品牌入駐購物中心,你要特別注意這”九陰真經“。
一、商業模式是否吻合
不管是已經成熟的連鎖品牌,還是創新品牌,都會受到來自購物中心的“誘惑”。光是一個集客能力,就會讓很多餐飲人心動,但是進駐之前先要想想,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否適合進駐購物中心?
比如一個適合做夜宵,正餐聚客能力弱的餐飲品牌,面對早十點晚十點的購物中心營業時間,你在購物中心里根本無法施展。
商業模式是否吻合,是餐飲人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二、餐飲品牌與購物中心的“三重匹配”
餐飲品牌跟購物中心是一種雙向選擇的關系,對于這種合作的契合程度如何檢驗?其實兩者之間存在“三重匹配”,通過檢視——定位是否匹配、目標客群是否匹配以及品牌勢能是否匹配,才能初步確定,是否會達成雙贏的合作。
1、定位的匹配
現在,購物中心的定位、主題及功能趨于差異化,餐飲品牌進駐前,就要自我評估:自己品牌的定位與購物中心的定位是否是匹配?
打個簡單的比方,在一個定位中低端的購物中心里,開一個高端餐飲品牌,這就是不匹配。定位匹配了,合作也會更順暢。
2、目標客群的匹配
購物中心店與街店不同,鹿鹿有個說法,叫做“消費者的二次選擇”。什么意思呢?首先,消費者得進入購物中心,其次TA要選擇你!
事實上,不同的購物中心吸引光顧的人群是不同的,如果你期望的消費群體,連購物中心的門都不進,那么如何做到他們的生意呢?目標客群不匹配,真是讓人大傷腦筋。
3、品牌勢能的匹配
在一個城市,最具品牌效應、最有人氣的購物中心,往往就那么幾個。作為餐飲人,魄力往往是杠杠的,要進還不得進最好的?事實上,這個你也得想好,你的品牌勢能,是否跟購物中心的品牌勢能處在同一水平?
如果它強你弱,苛刻的條件很可能會被擺出來,沒有發言權、甚至沒有選擇權,入駐是入駐了,但并不如意。餐飲品牌和購物中心的合作,能夠“門當戶對”往往會更好。
三、入駐后的五大難題
1、購物中心內如何選址
這是每個餐飲品牌最頭疼的問題,也有很多朋友自有一番方法。鹿鹿在此想分享兩點:
首先要觀察這個購物中心,對于餐飲業態的整體—分區域布局規劃,也就是說,在哪個區域開,得先想清楚;
其次,你要選好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點,這個就要考慮商場的人流動線,然后是它的可達性和可視性。
鹿鹿有個朋友,開的餐廳位置雖然很好,但那層是個快餐區域,但他做的是正餐。當消費者一旦熟悉了購物中心的布局,TA會直接奔向TA所需要的區域,你的“錯位”必然影響生意。
2、購物中心內的競爭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對業態的整體規劃與把控是很重要的。餐飲的比例多點,是不是商場人氣就旺?那再多加點?事實上,餐飲業態的占比,必須控制。
深圳有個新開的購物中心,從B1-L5每層都有餐飲,包括:小吃、快餐、簡餐、特色餐飲、主題餐飲、美食廣場……餐飲業態占比驚人。
導致的結果呢?顧客數量有限,而選擇過多,大家為了生存紛紛打折,家家都沒有活的很好。
3、平時和周末的兩難
有些購物中心,平日和周末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周一到周五甚是冷清,餐飲老板天天想著怎么讓生意好一點,到了周末生意又忙不過來,翻臺高了出品與服務還跟不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餐飲門店苦想辦法,分析消費人群需求,針對購物中心內的員工餐、午市套餐、下午茶等紛紛上馬。每到周末又加多臨時人手,做好“開戰”的準備。
4、開業就爆好不好
最近出現一個怪圈現象,就是開業必須火,一般的火還不行,必須做爆,門庭若市大排長龍。開業就火固然不錯,但是這事“危”與“機”并存。
你準備好了,這一火自然好不得意,為以后的好生意埋下伏筆。你沒準備好(如產品、服務、后廚、流程等細節還未完全搞定),火爆的生意,會快速的把自己缺陷暴露在消費者面前。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負面消息的傳遞比正面消息更快,這下就很可能得不償失了。
5、購物中心的“其它”要求
購物中心由于自身的管理機制、運營模式不同,其實差異很大。有的購物中心合作起來開放透明,有的則頗多門道。
對于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購物中心,確實得小心應對,有的會提出附加的約定,有的會“審核”你的裝修效果,還有的根本就是拖拖拖,拖到讓你心急如焚。
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這就要求你得提前了解,有了準備,應對上才自有辦法。
結語:
要不要進購物中心?要進什么購物中心?進去之后如何運營?
面對購物中心拋出的“橄欖枝”,你要把這些問題先想清楚,綜合的進行了解、評估后再做決定。即將和已經在購物中心里發展的餐飲品牌伙伴們,希望你們越做越好,加油!
– END –
首次匠心餐飲專場論壇
熱餐飲冷思考,餐飲回歸產品本質
餐飲人回歸匠心專注,將作品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雜餐飲人依然冷靜執著
國際化視野
大中華兩岸三地餐飲人同臺交流,與世界同步
20位大咖云集,現場精彩觀點激發與碰撞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詢活動詳情!
來源:鹿鹿餐飲大白話(ID:canyindabaihua)
作者:王鹿鹿
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