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菜在標準化,洋快餐卻在去標準化,為啥?| 反思

    隨著新消費群體的成長,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共同促成了一個新消費時代的到來——個性化消費時代。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餐飲企業也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來激發消費者的新奇感,促進持續性消費。


    餐飲店光好吃是不夠的,餐飲企業也需要根據餐廳所處的地區、地域特色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則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認同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幾年,在有關部門的推動下,國內各個菜系都在一窩蜂推動所謂的“標準化”。


    但不久前,必勝客卻將標準化放到一邊,推出了自己的首家個性化的餐廳。



    其實,麥當勞的“黑金麥當勞”,也在嘗試一種不同于標準化生產的現場制作快餐。點擊閱讀:麥當勞變身記:體驗、智能、個性、人性一個不能少?


    如何在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所以,標準化能夠走多遠?如何在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洋快餐也在在犯嘀咕。


    現在,有些人對標準化非常熱心,甚至認為,沒有標準化就沒有產業化;沒有標準化,一個菜系就得不到持續的發展。



    “標準”和“標準化”之間的區別



    我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標準”和“標準化”之間的區別。


    一個餐飲企業,對各自的菜色的出品,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規格,甚至某些經典菜色,制定一個傳統標準,這都無可非議。但制定這些“標準”來進行經營管理,并非就是“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就是所有的產品都要按照同一個標準量化來進行工業化的生產,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這種按“標準化”生產的出品,在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早已實現。



    但是,全世界最好的餐廳,包括法國菜、日本菜,人家從來就沒有提出過要搞什么“標準化”,也沒有一個標榜自己是標準化生產的餐廳。


    根據我個人對美食的領悟,每一道菜、每一位廚師,每一間餐廳,在對同一道菜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不但每一間餐廳的定位不一樣,售價不一樣。而且,每一個餐廳老板的品味與要求也不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奢談什么標準化,無異于癡人說夢。



    例如,粵菜餐廳里最簡單的一道“炒油菜”,在選菜、刀工、用油、用鹽與火候的掌控上,凡是大受好評的,每一家都各有獨門絕招,都不一樣。


    粵菜這么大一個體系,一旦真的標準化,粵菜恐怕已不再是粵菜。


    當“洋快餐”都在向個性化回歸時,你難道還覺察不出什么嗎?


    —END—


    來源:美食導報(微信號:meishidaobao)

    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93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3月28日 21:31
    下一篇 2016年3月28日 22: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