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變革的年代。
這是一個利用最少資源、產生極致價值的年代。
身處于餐飲行業,你每天都能感受到行業正在發生急劇的變革。從設計到出品、從組織到效率,從精益創業到新零售,特別是疫情重創餐飲行業之后,品牌企業強者愈強、逆勢開店擴張的消息不斷傳來,在極速的變革中誰將立于不敗之地?誰將引領餐飲業的風向?
今天餐飲O2O參訪的這位,人稱京城油潑面大王——陜味食族創始人陳雷,或許會給出滿意的答案。
01
把拳頭收回來才可以更有力的出擊
打造極致輕模型,實現坪效4-5千/月
陳雷的餐飲經歷可謂豐富:從業28年,大學三年級在北京從40平米的小吃店開始創業。一路走來,其間發展過美食廣場、團餐、火鍋、中式快餐等連鎖項目。十年前開始專注于陜西美食,建立了秦門陜西菜和陜味食族西安小吃兩個品牌。
2017年將陜味食族重新定位,聚焦開創油潑面這一品類,ALL IN 陜西小吃賽道。三年下來,和團隊一起,和一碗油潑面較勁,將門店模型不斷優化,門店面積從一百多平米優化到最小40平米,平均60平米,又回到了28年前創業原點的小店模型,只不過這次是基于供應鏈標準化、管理體系化的可復制連鎖模型。陜味食族就這樣通過聚焦爆品、靈活用工、做大坪效、深耕供應鏈,實現了企業的騰飛。
陳雷發覺小吃快餐行業的痛點——集合店面積大、人員多、SKU多,沒有爆品、缺乏核心產品,盈利壓力特別大,幾乎無法對抗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成本“三高”壓力。
陜味食族在望京某購物中心的一家集合店147平,廚房面積就有70平米,生意一直挺好。但2018年租約到期,商場整體調整,引進某國際品牌,要求陜味食族面積壓縮到80平米,門頭還要縮進去,而且鋪租還和之前幾乎一樣。
困難倒逼成長,沒想到陜味食族的“瘦身騰飛”之路從這里開始。
每一家企業的調整都是痛苦的,陜味食族也不例外。
產品線經過調整SKU幾乎壓縮一半,店鋪動線也重新規劃,廚房的面積縮小,用工減少一半,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80平米的營業額與之前147平米的營業額持平。
按陳雷的話來說,用80%的精力花在10%的爆品上,將核心產品打造出來,不僅讓消費者有清晰的選擇,同時經營面積、人工等最優化的模型由此確立,相當于你把拳頭收回來打出去才夠力。
瘦身成功的店面相當于陜味食族百店擴張的原點,之前覺得遙不可及的全國連鎖大業似乎一下子變得觸手可及。
按“精益創業”的理念,“最小化可行產品”指使用最小資源、被最快制作出來,可執行基本功能,能被消費者使用的實驗性產品。陜味食族“最小化門店”的改造過程,接近于這個理念。
特別是今年的新冠疫情更讓餐飲業體驗切膚之痛,大型快餐將成為行業“恐龍”,難以生存。以前300-400平米的快餐店可以活得很好,可當整體經濟困難的時候,客流就難以支撐店面的運營。所以普遍來看,百平米以內的快餐店將成為行業進化的方向。
02
按三個維度構建最小化模型的支撐體系
首先是打造極致爆品,構建產品矩陣。
陜味食族是第一家聚焦到油潑面的餐飲連鎖品牌,圍繞客單價25元,聚焦爆品油潑面,連同招牌biangbiang、紅燒牛肉、經典素面等六大品相,打造極致產品線。
主推一碗濃郁陜西特色的油潑面,強化消費者認知,相當于舉起一面大旗,在消費者心智中牢牢扎下根。
特別是biangbiang面是關中一絕,陜味食族特地開發出5公分的標準褲帶面,不僅更容易鋪開入味,同時大碗吃面隱隱包含一種江湖英雄任我行的豪邁與不羈,在《白鹿原》的電影作品里、在吳亦凡大碗寬面的說唱里,油潑面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承載了歷史與記憶,照亮了時尚與生活。
這些鮮活的元素在陜味食族油潑面的店面設計里也體現得非常充分,場景的設計與表達體現了其核心主張,張揚、爽快、熱烈的場景加上味蕾的引爆,陜味食族品牌的張力由此彰顯無遺。
重點打造、全新升級的新版店已于7月亮相,以更加時尚、直觀、易為90、00后接受的視覺形式,傳達品牌形象、品類定位、三秦文化,北京、天津、南京的十余家新形象店賓客如云。
其次:采用4+N極致用工,提升精細化管理效率
在用工方面,陜味食族采用4+N模式,即4名全職員工+2至4名小時工。在疫情期間59平小店只需要3名全職員工,外賣出餐可達300單,營業額沒有發生大跳水,目前總體外賣占比維持在25-50%之間。
標準化作業,徹底去廚師化。在過去3年里陜味食族建有2個中央工廠,半成品都在工廠解決完,在門店油潑面只需要做扯面、煮面兩個動作環節,90秒就能完成出餐,不需要依賴任何大廚,就可以快速出餐。而在傳統餐飲企業里,大廚基本上決定一家企業的生死。
不僅如此,陜味食族也采用通崗制,每個員工包括收銀員都熟悉門店所有制作工序,這樣各種突發的情況包括換班都可以及時安排。
從精細化管理來講,外賣+堂食+團餐,飯點高峰期需要較多人手。由于位置或商圈情況不一,有的店面晚餐可能很少人,或者周六、周日少用工,由于陜味食族門店普遍采用移動化管理工具,如外賣監控系統、店長值班管理系統、小時用工系統、訂貨系統等,精細化管理用工成為一個閉環。
最后,對于業內普遍采用的“包吃包住”,陜味食族采取砍掉員工宿舍、通過貨幣形式給每位員工補助600-1000元的方式解決了問題。
通過輕模式運營,縮減宿舍房租還有難以控制的空調、網絡、熱水、電費等隱性成本,讓店長得以集中精力運營店面。
03
深耕京津翼,挺進長三角
正是因為強勁的增長勢頭,2018年正大集團攜手華萊士成立的“上海吉慶餐飲”戰略入股陜味食族,在資本的加持下公司擴張速度加快。
目前陜味食族已在全國開了100多家門店,疫情期間更是簽約30多家門店,逆勢擴張的態勢可見一斑。陳雷表示由于管理系統的完善、人員儲備充分,近期公司開店的速度還要加快。
開店也有激勵機制,首先門店的店長可以入股投資,投資分紅為5-10%,管理分紅為5%,極大提升了店長的積極性,對企業的穩定、持續經營大有好處。
在加盟商方面,公司摒棄傳統松散式加盟方式,采用托管式加盟,垂直管理,確保加盟商收益和門店QSC水準。
直營、加盟并重,深耕京津冀、挺進長三角是今年的戰略規劃,為此天津、南京市場核心商圈已順利開店,歡迎各位小伙伴親臨觀摩。
-end-
作者 | 宋雨虹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