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在4月18日召開的“GIIS2018中國餐飲服務及零售化領袖峰會”上談及在新時代下的餐飲企業該如何發展的問題時,分享了她的心得。小編覺得里面有很多值得餐飲人借鑒的點,特此整理出來。
餐飲企業要有未來的規劃!
首先是我們要看清楚、站在未來看現在,我們不是說今天我該怎么辦?今年該怎么辦?我們至少要看3、5年未來的規劃是什么?消費者主流是什么?消費者更關心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樣的服務?要不斷地看到餐飲發展的變化。
1)外賣是剛需
數據顯示,去年增長最火爆的是在線外賣,超過2000億,而今年要達到20%、30%的增長。
空巢青年現在有5800萬,而他們的消費能力遠遠高于屌絲。這類人在餐飲外賣方面的需求非常旺盛,消費力也非常強。同時,16歲到65歲的主力消費群體達到9.84億,有極大的外食需求。外賣在未來將成為剛需。
2)健康食品是趨勢
城鎮人口和流動人口基本上在10個億左右,其中對于消費升級需求最強烈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了4個億,這是一個跨越性的、非常重要的變化。
恩格爾系數指人均消費食品所占消費的比例,現在逐年下降達到28.6%,說明隨著人們越來越富裕,大家更希望能好好體驗生活,吃得更好、更健康、更豐富。
3)餐飲零售化
餐飲行業原來因為O2O發生巨大的改變,獲得了新的銷售渠道,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通過京東、天貓銷售成品、食材和特色產品。這些都是一種趨勢。
4)強IP+創新模式受歡迎
2018年強IP+創新的模式越來越火爆,IP可以帶來溢價,現在很多的主題餐飲、火車皮餐廳有非常大的顧客流量。另外,我們不僅需要多品類經營,還需要創新可以引爆市場的單品,更需要通過爆款衍生同品類產品,或者實現更精致的升級,這些都是未來很好的生存方式。
5)餐企服務要利用新科技,外包第三方是趨勢
現在很多的企業后臺存在從HR到維修、督導等非常多的支持部門,這個成為一個非常大的成本支出。我們現在在進行逐漸的改革,把所有的后勤系統原則上外包給第三方服務,我自己不養這些人,而且跟第三方服務按效果收費。
我們使用了維修保養系統,把每一個設備都建立了檔案,有設備保養管理、門店設備維修、存檔模塊等等,進而實現效果可視化。
未來更多的是企業之間的合作、共享,從原來的自營變成了大家共同的分享我們整個行業的紅利。比如說共享倉儲物流,可以讓你物流費用大大降低;共享中央廚房加工,把后臺繁重的工作交給第三方,把前臺的品牌特色做得更好。
未來的企業要從自營走向共享,從交易走向賦能。
餐飲企業如何打造品牌?
1)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這個粉絲不是花錢買的僵尸粉,而是真正認可你的品牌的粉絲。
你要產生心與心的互動,了解他真實的需求,你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交流和生活方式的重新架構。
我們通過菜品跟消費者構成了交互,用思想理念、文化傳承、文化傳遞和讓他產生共鳴,進而讓消費者產生品牌認同。所以說跟粉絲互動是尋找增長點的最直接的方式。
2)利用大數據分析
通過數據分析知道你的運營,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通過數據分析,通過線上跟消費者進行更多交流,掌握門店顧客的滿意度,獲取更多的關注點。
包括現在的新技術廣泛應用,很多都可以實現餐飲行業的降本增效。比如收銀系統、點餐系統、排隊等等。這些是基本構建。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數據之后,我們該怎么管理好自己的企業?怎么用我們的數據來指導我們的運營?比如說我們微信點餐,打包、堂食、外賣、會員積分這些是基本功能,還包括報表統計、營銷系統、門店管理。通過報表統計知道我們有哪些涌動,通過營銷系統知道會員的消費關注點發生了哪些變化,包括管理是否到位、損耗是否正常。市場現在提供了免費的軟件,我們判斷他是否真的有用,更多的看這個系統的功能(和會員互動)是否實現了。
內容參考至億歐網
推薦閱讀:
●2018年餐飲業的機會在哪兒?
●2017年商場餐飲關店10087家!能活成“贏家”的只有……
●新式餐飲當道,2018炙手可熱的50個品牌都有誰?
●2018餐飲供應鏈的4個趨勢,看準你就贏了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今日新餐飲”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