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淘汰率高達50%,為什么這47個品牌卻能獲巨額融資?

    請關注以上藍色字體

    2018第六屆CCH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

    時間:2018年8月24-26日 

    地點:廣交會展館A區1.1-5.1館

    官網:http://www.gzjc8888.com


    在餐飲品牌高達50%的淘汰比例之下,2016-2017年卻有一批餐飲品牌極受資本方青睞,獲得千萬乃至上億元投資。那么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餐飲品牌的投資點到底在哪? 哪類餐飲品牌更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



    從2006年至今,50%的餐飲品牌已經陣亡,剩下的50%有一部分還在掙扎,快進快出,方生方死,近年的餐飲淘汰賽已經啟動加速度!


    曾經以為營銷大于產品,打著互聯網旗號顛覆傳統餐企部分新銳餐企,由于低估了餐飲業的復雜性不斷遭遇困境,紛紛跌落神壇。


    相反,另一部分注重深耕產品和盈利模式的餐飲品牌卻迎來了逆勢增長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認可,接連獲得資本方的千萬至上億元投資

    餐飲品牌淘汰賽加速,

    它們卻能獲得億元融資



    根據2017年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的餐飲行業市場,餐企每年以兩位數的百分比在增長,同時以70%的比例在洗牌(數據來源:《中國餐飲數據報告(白皮書2017)》),但還有一組數據:


    • 有靠一個小小肉夾饃成功融資8000萬的【西少爺】;

    • 有將傳統水餃變成時尚水餃并贏得5000萬融資的【小恒水餃】;

    • 有千年傳承的醬香火鍋獲得9000萬融資的【魏老香】;

    • 還有靠賣一杯茶獲得1億元融資的【喜茶】;


    ……


    在這么高的洗牌比例之下,這些品牌是如何贏得市場認可的?縱觀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來看,主要離不開這四點:


    ? 能快速復制,標準化程度強具有開上千家店的基因,這一點是硬性指標。能夠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標準化,標準問題極致化的企業才有資本價值,也就是要求能夠做標準化的產品、流程和個性化的服務。


    ? 口味廣譜化,甚至國際化喜歡吃這個產品的人很多,而且老少皆宜,不受地域限制。


    運用互聯網思維、資本思維運營的餐飲品牌以伏牛堂米粉為例,品牌團隊有非常強的互聯網營銷能力,可以讓這個品牌迅速做到全國,其品牌門店數雖然很少,但影響力卻很大。并能用資本思維運營品牌,還能開發出能夠上門配送的快銷品——袋裝米粉。


    ? 創始人背景及品牌團隊多數創始人是有高學歷背景,相比傳統餐飲老板,他們更善于運用互聯網思維經營餐飲。



    2016-2017年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這4類最受關注






    01 中式簡餐正用特色餐飲切簡餐市場


    邢少爺

    4個月2次融資6000萬



     


    小恒水餃

    B輪融資5000萬


    小恒水餃,于2014年8月成立,據說吃品牌創始人吃遍全國近萬家餃子館,花費4年半時間做研發才推出的新餐飲品牌,是純手工的自創品牌水餃,自主研發自創的互聯網餐飲品牌。

     

    在2015年1月和7月獲得融資,其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險峰華興、青松資本及著名消費品投資專家“快刀手”朱擁華。


    2016年2月完成新一輪5000萬人民幣融資本輪投資方由競技創投領投,其早期投資方全部跟投。


    截至2017年2月,小恒水餃已在全國開了50余家分店。



    小恒水餃項目從2011年進入研發階段,經過四年深度研究測試,才正式推向北京市場;已經形成了“線下實體店+線上外賣”的穩定模式在第一輪融資之后,就組建完成了豪華高管陣容均來自世界500強企業高管

     

    其品牌文化一直傳達家的情懷,例如小恒水餃在2016年冬至的前2個月就已經開始宣傳“小恒餃子節”這個概念,同時在還進行了10萬禮品大抽獎的活動,這樣就在客戶心里把“冬至”“餃子節”和“小恒水餃”牢牢地綁在了一起。



    同時,餐廳設計用“小恒黃”與黑色搭配,所有店面采用大面積明黃和大面積純黑的撞色,以及墻壁上的個性插圖,使小恒水餃的設計游離于時尚餐廳和快餐廳之間,既有快餐廳的高效性和流動性,又有時尚餐廳的波普藝術整個餐廳的品牌在互聯網世界里獨樹一幟,迅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遇見小面

    B輪融資2500萬


    遇見小面于2014年6月創立于廣州,“就是一個東北人在廣州賣重慶小面的故事”……2016年初才獲得著名餐企九毛九的Pre A輪投資, 11月16日,又獲得弘毅投資旗下香港上市公司百福控股2500萬元新一輪融資此后,遇見小面變為“源于重慶,立足廣州,中國小面,全球遇見”。

     

    按照創始人宋其的設想:遇見小面是2014年街邊小面,2015年品牌小面,2016年大牌小面,2017年是小面PLUS,要做能開在愛馬仕旁邊的小面品牌。

     

    從歐美的發達國家來看,凡是成規模化和全球化的,基本都是偏剛需,偏快餐。比如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


    遇見小面具有門店面積小、租金低、坪效高、人效高的特點。因為產品的簡單化,讓單品業態的市場包容度也越來越大。以廣州289藝術園店為例,92個餐位,每天中午有3-4次的翻臺。


     

    目前,遇見小面有8家門店,產品依靠中央廚房配送,一切都是標準化和專業化。如在中央廚房,各種器具電子稱、量杯、油溫計、鹽度計、甜度計的應用把每一個過程每一個參數落實下來,每發生問題具體的調整這個特定的參數即可。


    計劃2017-2018年主要在廣州、深圳開店,未來兩到三年內能在珠三角開出50家門店,下一步向北京市場邁進。


    Kao鋪

    A輪2000萬元融資


    Kao鋪是一家以提供24小時堂食+外賣的獨立美食品牌主打全天候提供服務餐飲品牌。于2016年7月獲得A輪2000萬元融資并與國安七將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估值達2億人民幣,融資將主要用于新開門店。

     

    Kao鋪原名【Kao!烤鋪】,最新一輪融資之后,才更名為Kao鋪。進而創建了“Kao鋪外賣平臺”,實行區域承包制,每個外賣員承包一輛車,用區域掌柜的方式,承包固定樓宇,以降低配送流程成本。



    新的Kao鋪每個店只有6個人,1個店長、1個助理和4個員工;1分鐘出6-12份,5-10秒出1份餐的智能化出餐標準。目標食客是上班族、學生族,堂食的占比僅為20%,外賣的銷量占據了80%,堅持做輕不做重:輕資產運作,低成本運營。



    Kao鋪主要通過集中生產、統一管理、標準化配置、保障食品安全和物流配送效率。其外賣模式通過整合上游供應鏈,通過線下一體化的標準生產和配送,提供產品輸出的最短路徑到達用戶。

     

    其主要原料在珠海中央工廠里進行80%產品的加工,然后運送到北京3000㎡的倉庫內,再運送到各個門店以及加盟店。同時,由于門店內只需要進行20%的烹飪,不需要高成本的大廚,這就保證了每分鐘能出20份標準化產品


    截至2016年10月底,已開出了81家分店,其中19家是直營店,月營收突破700萬元,實現了100%盈利,爭取2017年年底在全國擴張到300家店


    02 茶飲業態被視為咖啡之后另一個巨大的商機



    因味茶

    A輪融資5億


    因味茶成立于2015年,于2016年7月獲得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高達5億人民幣的投資,并由“奶茶妹妹”章澤天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因味茶不是傳統的茶葉+茶杯,而是各種+:鉀鹽、奶、水果酵素、酒等,這種雞尾酒式的玩法,確實足夠吸引眼球。因此,因味茶打破大家對茶的傳統印象,以科技和時尚的姿態,闖入執著于品質的年輕人視線。



    與傳統茶館請茶藝師泡茶的方式不同,因味茶通過主研發智能泡茶,服務員就能根據茶的特性通過操作iPad便泡出最好喝的口感。可以大量節省時間和人工費用,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同時,好玩、分享,永遠是年輕顧客消費的動力,DIY調茶,在因味茶內部被稱作“Tea +”項目。


    店內產品“可見即可售”:環繞著茶空間的既有小眾設計師品牌的家具,裝飾品、衣架,也有風格獨特的壁畫、茶杯、陳設,乃至桌上的花草,顧客任何眼前所見之物,都可以通過掃碼下單購買,能夠快速沉淀顧客數據,提供大數據運營支撐。



    相對于喜茶,因味茶更旗幟鮮明對標星巴克,它的計劃是到2018年開出300家店,還要謀求美國市場

    喜茶

    A輪融資1億元


    喜茶于2011年成立于廣東省江門市,5年期間成為廣州、深圳、中山、東莞最受歡迎的茶品牌,并形成獨特的“排隊代購”現象。


    92年出生的創始人在5年時間內將喜茶打造成茶飲店中的“網紅”,有著日銷高達4000-5000杯的坪效吸引了投資方的目光。2016年8月喜茶獲得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以及知名投資人何伯權的共同投資,融資金額超1億元



    喜茶從開一家店開始就有基本的公司的架構,而非從個體戶做起來。在此輪融資之前,除了創始人創業時投入的十幾萬元,喜茶沒有依賴外來資金或借貸,擴張到50家門店并形成現象級品牌,其盈利能力不可小覷。



    喜茶2017年的經營計劃,是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密集開店,目標在2017年開到100家店。以便建立更好的品牌勢能,并爭取在今年或明年進入北京。



    03 輕食沙拉符合健康趨勢,易于標準化,受資本青睞


    2015年被稱為沙拉爆發的元年,根據大眾點評的數據,從2016年開始,傳統中餐各菜系占比開始下滑,原本大熱的日料、韓餐亦開始停止增長。單2016年上半年不少小品類占比已經增長了3%,主食沙拉便是其中之一。


    基于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反映在了沙拉等輕食種類的購買趨勢上。沙拉代表健康趨勢、易于標準化、制作簡單,而且相比其他品類,更受投資人青睞不僅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出現沙拉熱,熱潮還波及到一些省會城市。


    同時,沙拉天生自帶的健康標簽使其受到女性顧客和健身人士的追捧,再者制作過程沒有明火和油煙,門店可選擇范圍大,更易進入商超等門檻高、要求多的鋪位。近年以“好色派沙拉”為代表的新興沙拉品牌已經開始進駐購物中心。


    好色派沙拉

    A+輪融資2200萬


    好色派沙拉成立于2014年9月, 于2015年8月,獲得由東方弘道領投,FreeS跟投的千萬元A輪融資;2016年7月,獲東方富海、華諾創投、FreeS的2200萬元A+輪融資。



    好色派沙拉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寶潔、騰訊、岡本等領先行業公司,具有明顯的跨界優勢。兩年內從零一躍發展成為國內主食沙拉領先品牌,這和好色派沙拉團隊對消費品、互聯網營銷等深刻理解有非常大的關系。



    好色派沙拉與互聯網深度結合,從線上發展到線下開店,通過微信、社區推廣產品,主打增肌減脂主食沙拉,采用提供電商解決方案、營銷應用及活動插件的有贊微商城系統,有贊微商城與健身房綁定,實現三方受益。



    目前,好色派沙拉擁有4家實體門店,均位于CBD核心區域的mall內,每家店都在 60-80㎡左右,客單均價約60元,月坪效約6000元。拓展方面,2016年主要以廣深為主,2017年準備進軍北上。


    04 甜品甜點消費規模已超千億,或將趕超美國


    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近兩年,甜品甜點業態在購物中心里面從輔助變為必備,在餐飲業態的比重明顯增長,從2011年的17%到2016年超過了44%


    以烘焙業和冰激凌為例


    目前中國面包糕點行業消費規模已超千億,居亞洲首位全球范圍僅次于美國。其面包糕點行業增長速度一直維持在10%以上,是面包糕點產業增長最快的國家。


    冰淇淋市場消費規模則達到1110多億,并在2年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與此同時內地人均冰淇淋消費量僅為4升,而美國的人均消費量則為18.4升。仍保有增長空間,可觀的市場規模、增速及增量空間,也吸引了不少資本方入局。


    原麥山丘

    A輪千萬融資


    原麥山丘是一個烘焙連鎖品牌,而且是只賣面包的面包店,創立于2013年。2016年3月,與上海的在線蛋糕品牌Mcake合并(Mcake一年有接近2億銷售額),由Mcake單人CEO,可謂強強聯合。到2016年底時已獲得點亮基金、創新工場A輪千萬融資。



    原麥山丘面包的特點是低糖、低油、低鹽,采用大店模式+網購的運營模式,其中線上業務已占到30%。僅靠賣面包,一個100㎡的單店最高月流水近240萬元。到2016年全國14門店,基本單店月流水都超百萬元,而且只開月流水達到一百萬的門店。



    原麥山丘每個季節都推出一次新品,邀請評論人、美食專家、媒體人、真愛顧客來參加店參加新品品鑒會。

     

    原麥山丘設有中央工廠,轉為為門店供應只需要簡單操作就能烘焙美味的標準“半成品”,而門店只需要簡單操作就可以。解決了線下門店產品復制的問題,還要讓店長經營可復制,首當其沖的就是店長積極性問題,于是實行“股權激勵制度”



    目前,在北京站穩腳跟的原麥山丘要向全國擴張了,將采用“新模式”進行擴張,一年內至少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開出50家店。


    05 外賣品牌新零售重構商業模式


    由于受到餐飲O2O、轉型升級、“互聯網+”的深刻影響,外賣品牌不同于其他業態品牌,一般以線上訂單為主,僅在線下設置少量體驗店以及廚房店,但這種模式卻極受資本青睞,在這一批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中,其所占比重超過了1/4,這體現了餐飲越來越突破了空間限制。其中較為成功的品牌有“淘汰郎”、“笨熊造飯”……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品牌理念新穎,擅長互聯網營銷,受資本青睞


    相對傳統餐飲品牌,外賣品牌的材料出品、運營模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突破:


    直接與原料生產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一般與原材料產地直接合作,降低采購成本,如【大蝦來了】的蝦源是與當地蝦塘直接合作;【鍋否】與內蒙古的牛羊肉專供養殖屠宰廠、及各大蔬菜種植基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自建物流配送、自建中央廚房


    自建物流、自建中央廚房或自建區域廚房,解決從產品采購到切配成本成品的問題,而且這個中央廚房還可充當配送站點。


    如【淘汰郎】通過收購了一家快遞公司,除了滿足自身小火鍋外送提供方便外,還為打造一項全新的生鮮配送業務,并為其他生鮮商家提供冷鏈服務。【笨熊造飯】從中央廚房到倉儲加熱中心的餐品由云鳥配送負責,從加熱中心到最后一公里驛站的配送任務則由笨熊造飯員工負責。


    自有線上訂餐平臺,線下設有體驗店


    外賣品牌雖然堂食餐廳極少,但為了支持配送,會商圈內租賃實體店鋪或開設線下體驗店。如【物只鹵鵝】會根據店面的位置進行功能劃分,主要有形象體驗店、智能門店和配送點三種;其中,形象體驗店落地一級商圈和大型SHOPPING MALL。



    為了保證重復消費,提升外賣品牌體驗感


    舉個典型的例子:【鍋否】是一個主打火鍋的外賣品牌,火鍋食材擺菜和鋪桌則由鍋否的配送人員完成,鍋否還為用戶準備了垃圾箱,鍋否的配送人員甚至自帶包腳的塑料袋。



    除了將服務延續到餐桌上,餐巾紙、垃圾箱等延展性用品也提供的非常完善,有趣的是會向顧客提供1.5升的康師傅礦泉水用于火鍋過程中加水,甚至還會贈送小料容器等精致小禮物。


    目前,互聯網線上正在加速向線下滲透,線上線下融為一體,將共同構筑新的消費零售場景。餐飲業在標準化、供應鏈的強大推力下,也正在加速向零售化邁進。堂食+外賣+可流通食品商品,借助互聯網突破時空限制,將成為餐飲業主流的商業模式。

    從融資情況看餐飲品牌模式

    未來發展趨勢

    根據資本方投資的這47個餐飲品牌來看,這些品牌的發展模式共性中體現著如下發展趨勢:


    ? 突破“溫度”屬性、空間限制,更加零售化


    餐飲零售化最明顯體驗就是突破食物的“溫度”屬性和空間限制。如本次所提到的外賣品牌、西少爺做的就是這種模式。外賣品牌所體現的外賣模式就是零售化,如火鍋外賣就已經突破了空間限制。而西少爺上座率雖然一般只有30%,但外帶和外賣銷量卻十分驚人。


    ? 快餐正向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精致快餐轉變


    如今主流消費者需要的是快速、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精致的快餐品牌,如產品打造,門店設計,也更加注重體驗,我們管這種模式叫做“快餐正餐化”。

     

    ? 正餐不再依賴大廚,全員通崗,優化人力成本結構


    傳統意義上的正餐正在被逐漸做快,之前需要20分鐘出餐的產品,現在5分鐘之內就能出餐,而且經營面積更小,客單價更低,更受消費者歡迎。


    以及人員配置的優化,不再依賴大廚,不設固定崗位,全員通崗,人力成本結構得到優化。如【四爺燜雞】設定菜品種類不超過10種,單店員工不超過5人,店面需要在40-65㎡,通過把控店鋪運用成本提高營業利潤。


    ? 緊跟消費需求和潮流,讓賣水成為剛需化


    如在廣州、深圳等地風靡的喜茶、因味茶,滿足了90后年輕人對芝士奶茶的產品剛需。一杯水30~40元的價格,比任何餐品都有天然的高毛利優勢,想法把水變成剛需將是一件很牛的事情。

     

    ? 標準化、模式化的單品品牌更具競爭力


    與其他餐飲業態相比,單品品牌更易于實現標準化、模式化模式,擁有較大的競爭力。而且門店方面實現標準化,既能簡化采購等運營環節,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又能保證產品質量處于較穩定的狀態,有助于門店形成規模化經營。



    資料來源:贏商大數據、商業地產云智庫

    責任編輯:Shelley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80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21日 15:37
    下一篇 2017年10月21日 2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