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紅餐飲都活不過三年 喜茶會是個例外么?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邊是墜落,一邊在升騰,誰,不在掙扎?                       ——白巖松

    2017年消費市場的開年第一火,喜茶當之無愧,紅到讓那些曾經“飛”在互聯網風口上的“豬”都感到慚愧:排隊六小時,每人限購三杯,黃牛250%加價,實名制購買,發跡于二三線城市的喜茶搖身一變,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企業。

    而喜茶走紅的另一面,是網紅餐飲“鼻祖”們相繼傳來殉難的消息:紅遍健身圈的“色拉日記”宣布停業,很高興遇見你、水貨、小豬豬相繼閉店,“一代宗師”雕爺牛腩、黃太吉等更是徒留一地雞毛……

    “一年紅火,兩年穩中有降,三年就撐不下去”。難道網紅餐飲的宿命都是過把癮就死,撐不過兩三年的“短命”怪圈?喜茶會不會是例外?



    01.進擊的喜茶


    「喜茶」火了。創投圈奔走相告。


    2017年2月,喜茶入駐上海,首家門店平均每天賣出近4000杯,奶茶杯疊起來的高度接近于上海第一高樓——總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


    在上海人民廣場來福士商場中,排隊買喜茶幾乎成了一道風景,上百人在店門口前排隊等待,最長等待時間為6小時,火爆的場面甚至“逼”得商場保安維持秩序,期間還穿插著各類黃牛,原價20元左右的奶茶被炒至近百元。


    難以想象,這個網紅餐飲竟然出自一個90后之手。2012年創辦喜茶,聶云宸只有21歲,在他的操盤下,如今喜茶堪稱茶飲界的一匹黑馬。



    這個誕生于三線城市的茶飲品牌,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成為了茶飲行業中一個現象級的存在。


    2011年在江門市創立,如今已在廣州、深圳、中山、東莞等地開了50余家門店,除前期部分加盟店之外,均為直營。聶云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其廣深兩地門店,平均單店單月營業額100萬+,其中深圳排隊最火爆的海岸城店,面積90㎡左右,月營業額150—170萬。


    這個數字有多“可怕”?即使放在市場成熟、又是消費剛需的餐飲界,其坪效都能位列超一流矩陣。崛起于深圳的云味館,日均翻臺達到15次,200多平的店面營業額1000萬/年,就成為眾多餐企搬著小板凳研究學習的對象。


    喜茶高舉高打式風格,讓敏銳的資本大鱷嗅到了機會的味道。2016年,喜茶獲得超過1億元融資,由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以及知名投資人何伯權共同投資。



    資本介入,聶云宸如虎添翼。喜茶現在有50家店,今年的目標是開到100家。據他透露,此輪融資,除了擴張,考慮更多的將是內部完善——在人員培訓、ERP、門店品控、服務管理、品牌調性和產品升級等方面做進一步的提升。


    02.喜茶上演“自殺”


    喜茶的現象級走紅,成就了一大波人氣奶茶店。但當我們重新審視時,喜茶爆紅背后卻危機四伏。


    我們只見喜茶排隊的長,可曾想過,這排隊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我們艷羨喜茶成了網紅,可曾想過,網紅能有多長久?

    我們只聽說喜茶拿了IDG、何伯權1個億,可曾想過,他為什么要拿這1個億?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一些網紅餐飲。他們聲勢頗高地進入餐飲界,席卷一票粉絲,之后從“當紅炸子雞”到人氣漸失,逐漸被淡忘甚至唾棄。許多網紅餐廳都在經歷相似的道路,面臨相似的困局,究竟是怎樣一種套路?能不能破局走出“花無百日紅”困局?


    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餐飲收入32310億元,同比增長11.7%。而這一年GDP增長只有6.9%。但是,另外一項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餐飲業月倒閉率高達10%,年復合倒閉率超100%,北上廣深半年倒閉16萬家餐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這是《阿房宮賦》中的警言,告誡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喜茶暫時成功背后的營銷策略和喜茶所面臨的危機,卻也值得深思。


    脆弱的產品護城河


    聶云宸自述,花了一年的時間不斷修改配方研發新品,才有了后來喜茶的引爆。



    據相關資料顯示,喜茶主要分兩代產品,第一代是于江門創立的奶蓋茶,第二代是于中山改良沿用至今的芝士茶。聶云宸指的新品就是芝士奶霜,但其實芝士奶霜(或稱喜芝芝)配方這一塊,早已流通出去。


    食品工業一直以來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就是口味抄襲起來太容易。同時,用戶的口味是沒有忠誠度的,他們總在追求新鮮的味道。網紅餐廳其實和網紅本身十分相似,俗稱“見光死”,這和許多看了網絡上各種推薦而前往餐廳“拔草”的顧客感受很類似。

    在各種美食、環境照片上無比奪目,簡直有一種“一見鐘情”的感覺,到店后卻不盡人意。當然也有相當滿足的,嘗鮮、體驗用餐環境后認為這就是“真愛”,也忍不住要拍拍照、發發點評;而吃過幾次后就漸漸發現,這里其實并不適合自己,當初的完美體驗效果不再,口味似乎其實很普通,心動的感覺消失了……

    網紅餐飲的發展軌跡,是一場與食客的閃婚閃離。


    排隊是一個危險信號



    作為喜茶的一個標志,排隊文化一直伴隨著喜茶爆紅。根據相關人士披露,喜茶其實是在雇人排隊,為了營造自身的人氣,雇一批“消費者”排隊,排完一輪再排一輪,“人氣”足了,就吸引了真正的消費者。


    為了制造人氣,網紅餐飲的排隊文化早已不是秘密,屢屢見諸報端:號稱“全宇宙排隊最長的燒餅鋪”,成都春熙路的喬東家
    脆皮火燒跌落神壇;武漢一家賣臭豆腐的店請“托”被曝光……

    背后的邏輯可能是,“制造”排隊想象,讓很多人自然會抱著從眾和好奇心來一起排隊,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就把產品購買“需要排隊”的勢能放大了,然后通過媒體推送,進行勢能二次增長,最后,那些排了幾個小時隊買到的人,出于炫耀的心理會發朋友圈,就達成了第三次聚集勢能引爆的過程。

    可是,將排隊做成一種文化,顯然拯救不了店鋪的業績。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一旦失去了消費者的認可,進一步的營銷推廣也就無法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饑餓營銷究竟是誰餓得慌



    饑餓營銷是一種永遠不過時的營銷手段,它利用了人性的弱點:“人無我有”的炫耀心理,和“人有我無”的攀比心理。為了抓住這種心理,喜茶設置的標志性行規就是“排隊”,只要有喜茶店的地方就會有排隊的現象,當大家開始懷疑其排隊真實性的時候,喜茶已悄然走紅。

    同理,饑餓營銷只是一種手段,對一眾
    餐飲創業者來說,沒有過硬的產品只會更加“饑餓”。


    投資人不單單是喝喝奶茶,資本最終會回歸理性。喜茶從拿到1億資金到現在,差不多1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按照投行的退出機制習慣,一般1-3年。而這一年,喜茶已經在花出去了大半,但收入并沒有太多。很難向投資者交代收益與回報的事宜。

    當然,有人會說喜茶估值多少多少,不過估值這東西,從來都是投資人用來忽悠未來投資人的,當不得真。資本永遠講究回報,沒有回報,永遠沒有說服力。


    03.一切脫離餐飲本質的創新都是耍流氓



    我們必須承認,以喜茶為代表的網紅餐飲無論在顏值,還是營銷傳播手段上的創新都有開拓意義。

    可是這些創新和記憶點大多都是噱頭,食物口味至多只能算尚可,基本都重于顏值、以及高曝光度的傳播模式,而定價則比同類產品高出不少。

    網紅餐飲吸引愛嘗鮮愛曬照片的新新人類過來拔草湊熱鬧,但拔完草之后成為回頭客甚至死忠粉的卻是寥寥可數——因為網紅餐飲于消費者的主要意義不是“吃”而是“曬”,背離了餐飲業的本質。



    餐飲的本質永遠都是以美味為標配,以內容為王道,偏離本質的創新就像毛太祖說的,那是耍流氓。

    用一個爆點吸引人到店固然很牛,但接下來的二次消費以及反復消費,拿什么來吸引消費者?喜新厭舊是人類的特性之一,如今這個世界又有太多層出不窮的新東西來撩撥欲望,從來只聞新網紅笑,哪里記得舊網紅哭,網紅餐飲的成名與倒閉之路好像一場閃婚再閃離。


    資料來源|中華餐飲網

    責任編輯|Shelley


    公告通知

    主辦單位:中國烹飪協會

    支持單位:廣州市人民政府 世界飯店聯合會              

    承辦單位:廣州軍創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委員會

    協辦單位:廣東省火鍋聯盟等(全國各省市餐飲烹飪協會及火鍋協會)

     

    2017中國國際火鍋文化節暨中國火鍋品牌連鎖加盟大會將于2017年8月25-27日在廣交會琶洲展館A區舉行。即日起,可點擊閱讀原文或撥打熱線:020-66620558 報名參展或參觀。

    獲取更多火鍋節相關資訊,可點擊文章頂部藍色字體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陸官網: www.gzgjhgj.com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30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8日 14:39
    下一篇 2017年6月8日 17: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