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個五年 快飲經銷商如何頑強地活下去


    前一段時間,三個經銷商朋友在一起聊天,談到飲品行業難做,其中一個經銷商這樣說:我們只看到了奶茶店倒掉,從來沒有看到經銷商倒掉,日子難過,但撐下去沒有問題。

    另外一個經銷商立即反駁道,那是因為經銷商還沒有到臨界點,下面五年,一定會看到經銷商倒掉,而且不會是一個兩個。

    三個人沉默了。



    純利潤
    低于5個點  情況還在惡化

    經銷商的運營困難是伴隨著連鎖體系的強大而逐漸呈現出來的。從2013年開始這種困難程度有所上升,2014年比較明顯,2015年呈現出快速加劇的態勢。

     

    其表現就是經銷商的利潤率持續下降,營業額尤其是大型經銷商的營業額增長乏力,部分經銷商還出現持平乃至下跌的局面,這對很多從事上十年甚至更久的經銷商來說,是一個新現象。


    據某地經銷商介紹,其一年的產值做到了近3000萬,2015年各類開支去掉后,基本盈利歸零。2010-2013年時,他的營業額2300-2600萬左右,一年有上百萬的純利潤。


    目前出現的情況,他歸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代理的廠家產品強勢的太少,只有一家強勢的,結果價格又太透明,做不出利潤來。

     

    快報得到的數據表明,多數奶茶經銷商目前的純利潤大約在3-5個點。但這個利潤目前還要受到人員工資上調、物流成本增加、房租上漲、同行壓價等影響,呈現繼續惡化的趨勢。


    有經銷商坦言,他們的利潤很大一部分依靠廠家年底返點,對廠家的壓貨的要求只能硬著頭皮去完成。

     

     

    大環境
    不好是經濟“新常態” 

    奶茶經銷商的困境和國內多數行業的經銷商困境類似。在當下信息化越來越發達、物流體系越來越健全的時代背景下,“去中間化”成了一個當下國際和國內的必然命題。

     

    很多工業化成品如鞋包、日化品、辦公用品等,其經銷商更是大批次轉行或倒閉。作為餐飲飲品原輔料提供者,快飲行業經銷商需要向客戶提供產品應用解決方案,需要提供將半成品變成成品的一個過程,因此這種沖擊比別的行業相對還算好。


    但是上述服務中有一個缺陷,即這種服務主要面對的是單店客戶,單店客戶形成的單兵作戰在與連鎖品牌的集團化作戰中日漸式微,品牌連鎖化飲品店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飲品業的主流,即經銷商服務的客戶數量將難免持續減少,這種解決方案的需求量也會變得尷尬。

     

    另外一個大環境是經濟增速降低,這個是全國性問題,經濟增長降速將成為“新常態”,前十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帶來的行業紅利也會隨之消失。


    上述問題進一步導致了經銷商之間的競爭加劇。由于國內廠家尤其是形成品牌的廠家數量有限,產品同質化甚至同品牌化現象普遍,競爭的唯一武器變成了價格,即價格戰,這將經銷商進一步推進了深淵。

     

    價格戰必然導致利潤降低,經銷商在人員工資、系統化建設、硬件設置等方面投資捉襟見肘,此時人才流失且難以新聘合適人員,開始困擾經銷商。

     

     

    各種轉型

    ?成功的似乎還不多


     

    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小畫面,提出的那個問題:經銷商在下面五年會不會出現倒閉現象?甚至倒閉潮?

     

    我們判斷不會輕易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在幾個月前報道經銷商的稿件中提到,各地經銷商都在轉型。


    經銷商相對快飲品牌來說,一般情況下公司老板年齡相對要大一些,早年做經銷商賺錢容易,商業模式簡單粗暴易成功,一干就是上十年,但連鎖品牌往往就幾年的壽命。


    當下新品牌的掌舵人一般較年輕,但這代掌舵人文化知識較高,起點較高,且意愿上都想把品牌做成百年老店,認真經營,永續發展,這對經銷商來說,未必是個好事情。


    但是作為經濟人,適應經濟變化也是各地經銷商的應有之義。大家也都在忙著轉型,有往上游轉型做工廠的,有往下游轉型做連鎖品牌的,有往橫向轉型重點做咖啡關聯產業的,也有實在轉型不動把公司轉給兒子的,等等不一。

     

    不過,就目前來看,轉型成功的似乎并不多。在探索的路上,我們看到的是,一些年輕的經銷商,尤其是80后做貿易的一批老板,其思路清晰,模式微創新,在營業額和利潤率上做得風生水起,這對老一代經銷商來說,是個擠壓。

     

     

    餐飲飲品
    是藍海 配套服務不專業


    各種轉型中,將重心往餐飲去做的并不多。據了解,各地經銷商一般都會和當地的一些酒店有或多或少的貿易往來,但由于結賬問題、產品配套問題等并沒有形成大規模粘合。

     

    中國餐飲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餐飲市場產值達到3萬億,其中飲品類占比僅為3%,即900億元左右。這其中又被王老吉、豆漿、可樂、酸奶等的占去了70%,剩下的30%才是時尚飲品,即我們的“菜”。


    按照國外餐飲的銷售數據,一般情況下時尚飲品占比可以達到15%左右。


    國內餐飲行業飲品銷售占比較低,一是受制于餐飲老板經營思路的慣性,餐飲老板主要精力主要放在菜品的出品上,飲品品類基本不怎么關注;


    二是價格畸高,成本幾元錢的飲品非要賣到48-78元一扎,接受度非常低;三是專門針對不同類型酒店如火鍋店、中式正餐店、西式快餐店、休閑餐飲店等缺乏專業的飲品應用方案,還是用傳統飲品原料供應,貨不對板。


    實際上,一些西餐餐飲店中,飲品的占比已經達到10%甚至15%了,這種情況各地都可以找到案例。


    西餐餐飲中,其菜品搭配、酒店氛圍、飲品呈現方式、飲品價格等等各類因素綜合發酵,消費者在店中點飲品的比率大大提升,這也為我們提供了某些暗示。


    據了解,目前各地餐飲系統極少出現直接向飲品原料廠家訂貨現象,其產品采購渠道仍以經銷商為主。在供貨利潤方面,顯然比向奶茶店供貨要強不少。

     

    問題來了,目前專門針對餐飲系統提供分門別類的解決方案的廠家寥寥無幾。系統化解決餐飲店飲品營銷的公司更是缺乏。

    目前,中國飲品快報聯合部分廠家和品牌運營商潛心研究,針對餐飲系統打造出一套應用和運營解決方案,并成立托馬斯流行飲品研究院,下一步致力于建設全國一百個城市運營中心。而城市運營中心的合作對象即我們快飲行業經銷商。



    本文配圖來自中國飲品快報旗下托馬斯流行飲品研究院


    中國飲品快報將會召開“飲品行業經銷商轉型餐飲渠道策略交流會”,歡迎報名,報名熱線:027-87579755、15927006672

    聯系人:鄭洲

    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版權聲明:
    文章為中國飲品快報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飲品快報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4年創意飲品大賽圖片回顧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0433.html

    (0)
    上一篇 2016年5月20日 17:28
    下一篇 2016年5月20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