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互聯網餐飲已經成為傳統行業進行互聯網轉型的典型之一,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選擇以互聯網為突破口。然而,互聯網餐飲絕不是很多人眉飛色舞地談論著的外賣加上互聯網營銷這么簡單。
互聯網餐飲的創業,切入路徑很重要。
傳統餐廳為四塊:廚房、廚師、服務員、門店。如果互聯網作為工具替代了其中一個,或者某幾個環節,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思路。
以外賣為例,本質上,快遞取代了服務員的環節并擴大了服務員的服務半徑。當然,用戶體驗和品質保證是另外一個重要問題,這也是很多互聯網餐飲品牌和平臺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也意味著新的創業機會。
另外,如果替換掉廚師,那就是中央廚房統一加工和分配食材;如果替代了店內服務員,就有了無人餐廳。在傳統餐飲領域,門店成本幾乎占4成,如果外賣來源不是傳統的餐飲店而是普通家庭,這樣就相當于直接取代了傳統餐廳的廚房、廚師、服務員和門店,屬于模式的創新和顛覆。這些都是可供參考的互聯網切入路徑。
現在,用互聯網的工具替換掉傳統的門店,消滅旺鋪的房租。
還有一種切入路徑,就是去思考和觀察,什么產品天生就應該是互聯網外賣產品,只是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被傳統餐飲給占據了。比如,那些99%的人買了就會直接帶走,從來沒有在購買的地方當場吃掉的東西,我們發現了這里面有面包、辣醬、水果,當然還有更多,這就是市場機會。
再看看現在的團購和外賣模式。
團購商家在線下本身有著良好的獲客渠道(地段),80%的訂單都集中在20%的品牌商戶上。但在團購網站上,品牌商戶的分賬比例卻很低,團購網站規模無法產生更大的“效應”。
外賣不一樣。現在外賣領域里燒的錢比團購還要多,但最終是能夠產生足夠的“效應”的,比如現在已經有消費者能夠接受外送費用,也出現了更多的外賣品牌,這些都是市場的增量。
互聯網創業講究長板理論,先把最長的一塊板發揮到極致,而不是把所有短板都補齊。互聯網餐飲的市場和用戶就站在面前,你不去占領就會有競爭對手占領,需要迅速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讓市場和用戶認知并接受。
這里也就涉及到一個爆款思維。
互聯網餐飲,必須做爆款。一款熱銷產品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力遠遠超過十款不痛不癢的產品。所以,創業者必須懂得做“互聯網-”,能夠壯士斷腕。當你把選項做到減無可減,減到只剩一件的時候,你的營銷方式、產品設計、擴張路徑、創業模式等等,都會變得特別清晰。
舉一個例子。假設一個中等餐館至少有150道菜,而你一天只有一個爆款,那么每天你送錯的幾率就會很低,甚至可以提前搬到樓下,用戶點了就送,不僅出錯概率極低,而且速度非常快。用戶吃不到可以不下單,但是如果送錯或者讓用戶多等30分鐘,那么給用戶造成的傷害,要比前者大得多。
當然,只做爆款是不夠的。去麥當勞要吃漢堡,但麥當勞真正賺錢的是可樂和薯條。
以單品吸引用戶是第一步,下一步要賺錢還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附加服務。通過單品成功切入市場之后還需要再豐富產品線,這需要一個時間規劃:在日均100單的時候做到什么產品輸出,200、500單的時候怎么去設計產品結構,等等。
開一家甜品店、咖啡店、面館、火鍋店,等等,這是很多人的愿望。然而,每天早晨大街上起來最早的一批人是誰?是那些開餐館賣早餐的,還有比他們更早的就是食材供應的人。如果有人認為互聯網餐飲創業不會像傳統餐飲那么苦,就大錯特錯了。
餐飲是一個事無巨細的行業,互聯網餐飲同樣如此,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導致成本成倍的增加或者體驗成倍的變差。
互聯網餐飲基本涉及了餐飲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某種意義上比傳統餐飲還要復雜,絕對不是簡簡單單拉著大廚、把店關了就可以搞互聯網餐飲的,很多事情需要創業者想明白。因此,互聯網餐飲創業,團隊里至少要有懂餐飲和互聯網的人。
文章轉自公眾號星河互聯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0656.html